央视探访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 数智创新助推智造升级

摘要

8 月 20 日,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工信部共同打造, 央视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报道《智造中国》走进广东。

8 月 20 日,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工信部共同打造, 央视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报道《智造中国》走进广东。央视财经记者深入探访了「灯塔工厂」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 体验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数字产线的智造升级。

从「顺德味道」到「顺德智造」一台微波炉可做 2000 多道菜

当天上午, 央视记者先后来到美的集团微清事业部的「吃货研究院」与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

吃货研究院首席烹饪专家周开祺介绍, 这里的一款微波炉最多可以做出 2000 多种菜品。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现在的微波炉已经陆续增加了烤、蒸、炸等各种功能。

这种产品快速迭代的背后, 离不开技术和制造能力的支撑。磁控管的主要功能是发射微波来加热食物, 是微波炉的「心脏」。要实现小巧的微蒸烤一体机, 就必须生产出体积更小、功率更强的磁控管, 技术上有门槛。而想要实现指定温度, 就得加上传感器;想要内置菜谱、连接手机, 就得再加上各类芯片……这些零部件的生产和装配, 都对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仿真模型 数字产线 智能化贯穿全流程

为了能让不断迭代的新品最快速度投产, 这两年企业在由设计到制造的环节上, 有了新变化。记者了解到, 现在的新品在投产前, 工艺人员都会用电脑软件对产品和生产流程进行仿真测试, 最大程度降低试错成本。

此外, 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 整个工厂各条产线的运行状态、各类生产数据都一目了然, 还能实时跟踪每个订单生产到了哪个位置、步骤, 真正实现了工厂的数字化。

在微波炉工厂的总装车间, 一台台微波炉基本成型、准备下线。目前这些产线上逐步应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 比如拧螺丝的工序就基本都由机器完成:一台微波炉箱体上的 20、30 颗螺丝, 只有最后一颗需要人工来拧紧。此外, 在产品质量检测的多个环节, 也都用上了各类传感器和视觉检测等技术。

效率柔性兼备 8 秒下线一台微波炉

而在其他车间里, 立体仓、AGV 小车、工业机器人等设备, 都在让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随着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产品款式越来越多, 工厂现在选择人机搭配作业, 这样可以在保证效率的同时, 尽可能提升柔性, 一条线就能满足多款不同产品的生产。现在这样一条产线, 每 8 秒可以下线一台微波炉, 而整个工厂的年产能可以达到 4800 万台,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微波炉工厂。

产线持续升级改造 智能制造仍在进行时

但即便是达到了这样的生产能力, 这个车间还有多条产线正在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这些新产线将用到更多智能化的设备、更合理的设计, 去满足产线的柔性和效率。

央视记者认为, 这也恰恰是智能制造最真实的一面, 它会根据实际市场的需要、生产的需要, 去不断迭代升级, 这是一个「进行时」, 而不是「完成时」。通过智能制造的赋能, 未来微波炉还能做出更多美味, 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