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极狐阿尔法 T,一位「厚重」的「诤友」

摘要

性能炸裂,但并不十分好上手。

智能卓越者称英髦,体能卓越者谓之英雄。在古代汉语中,英雄指的其实是动物中,最健硕的那一只。

这大概是极狐阿尔法 T 给我的第一印象——一只「英雄」。

最近有幸试驾了一周时间极狐阿尔法 T 600 公里续航、双电机四驱高性能版本(代号 600H),从开始的别扭,到熟悉后的舒适;从澎湃的爆发力,再到颇为智能的系统,都让这台车给了我一种,认识了一位「诤友」的感觉。

「高术莫用」

「怎么这么大?」

第一眼看到阿尔法 T 实车,甚至在开了几天之后,笔者还是会时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个真的很奇怪,因为从尺寸上来说,阿尔法 T 是一台比较标准的种尺寸 SUV,最好的对标是特斯拉 Model Y,两台车在尺寸上相当接近,但是从感官上,阿尔法 T 就是比 Model Y 大一圈。

应该还是设计思路上的不同,同样是流线型线条,阿尔法 T 的更硬朗一些,尾部的非溜背设计让后者看起来更「壮硕」。

阿尔法 T 侧面看真的很好看

不仅如此,阿尔法 T 开起来的感觉也也更「大」,这就很有意思,因为之前笔者也试驾过 MPV,但是后者的「大」,让笔者以至于停车和低速行驶时都格外注意。

同时,阿尔法 T 开起来更「重」。一方面是因为搭载了一块超过 93 千瓦时的大电池,整车就要比 Model Y 重上了 300 公斤——笔者一度怀疑阿尔法 T 优秀的操控和底盘表现,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车身真的很重,即便和同级别的电车相比也是如此。

当然,传说中的奔驰「大 G」团队的底盘调校也密不可分。和一般电车主打灵动轻盈不同,阿尔法 T 似乎,甚至是有些刻意地做出了一种「厚重」的驾驶感。不过这种感觉并不让人难受或者讨厌,反而会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重」和「大」,反而丝毫不影响阿尔法 T 的动力表现,尤其是一款配备了最高 435 马力、720 牛米总扭矩的前后双电机,让阿尔法 T 的百公里加速缩短到 4.6 秒,瞬间秒杀路上一切小伙伴。

笔者在开始试车时,在城市道路两次较深程度踩了加速踏板,阿尔法 T 以几乎弹射的方式向前冲去,椅背带来的推背感让笔者心里一惊,有种人还没反应过来,但车已经到了超车位置的感觉。自此之后,再踩电门时格外温柔,因为动力实在是太强悍了。

在武侠小说里,内力深厚的大侠,反而不会轻易出手。驾驶双电四驱的阿尔法 T 往往会有这种感觉,正因为有澎湃的动力,在路上反而更谨慎和谦虚,不会有种「动力在手,天下我有」的狂放感。但是,当情况需要时,阿尔法 T 可以随时以全力出手,掌控情况。

由于是四驱,阿尔法 T 也配备了雪地、沙地等多种路况模式,不过可惜笔者只在城市道路来开,没能体验车辆「打野」的能力。

「诤友难寻」

深藏不露是阿尔法 T 大侠的一面,它还有「诤友」的一面。

阿尔法 T 虽然同样是电动车,但其实没有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芯片,这意味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该车只有自适应巡航、变道辅助、主动刹停等功能。但这些看起来并不十分先进的功能,却让笔者对驾驶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日常通勤和出行会涉及环路,非常适合开启自适应巡航功能。笔者此前一直认为自适应巡航属于比较鸡肋的功能。毕竟,相对于智能汽车的 L2+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巡航显得就不那么酷了。

但真实情况是,开启自动巡航后,只要手握方向盘把稳方向,同时备住刹车应对紧急情况就好,其实还是能让驾驶者放松不少的。

笔者此前在驾驶时,一旦遇到前车速度较慢,就开始无限扫描相邻车道,计算如何超车绕过前车。超车一刻看似很爽,但其实无意识之中浪费了大量精力。相反,在巡航状态下,即便是较慢的车,只要跟在后面保持车道,几十公里的路程其实并不会比之前频繁变道多花多少时间,而心情却好了很多。

阿尔法 T 在这方面像一位诤友,用实际行动告诉驾驶者,即便有毫秒级超车的能力,反而是平稳运行,才是驾驶之道。

Bug 还是 Feature?

既然是大侠,难免有一些粗犷之处。阿尔法 T 的操控和使用方面,确实还有一些尴尬之处。

笔者刚一进入驾驶室的时候,是字面意义上的花了大概 10 分钟来摸索这辆车要怎么开。因为车辆中间一块连屏为应用屏,下方功能区则是另一块大屏,主要控制车辆基础功能。这两快屏幕本身则没什么联动。

方向盘左侧从上至下三根拨杆,让人有些头大

同时诡异的是,方向盘左侧有三根拨杆,拨杆上还有按钮和旋钮,单单分清这三根拨杆怎么用,又花了好一阵。

左侧的三个拨杆,从上至下分别是转向灯(结合雨刮)、方向盘调整拨杆和自适应巡航拨杆。虽然有长有短,但是毫无疑问会出现手忙脚乱拨错的现象。想开启自适应巡航时候调整起了方向盘、想变道打灯时候,不小心打开了雨刮,真的都在试驾时候出现了。

毕竟,一般车的话,方向盘调节可能是按钮,而巡航大可放在方向盘左侧的功能键上,这样左侧设计会更简洁,同时不容易误操作。不过,也有说法,不是 Bug(错误),就是 Feature(特性),因为也有老司机说某些奔驰车也是这样设计的。

同时,在路上遇到过这样一件尴尬的事情。在驾驶途中,CarPlay 掉线,音乐和导航消失了。事后查看发现,原来是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板上,正是上午阳光直射的时候,结果笔者的 iPhone

直接因为温度过高黑屏了。好在将手机放在车门内侧的凹槽中一段时间后恢复功能,导航重新上线。

两块中控屏,其实操作比较割裂,没什么互动

当然,目前不少车型都配备了无线充电板,而当上面没有遮拦,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确实容易发生这样的小尴尬。

当一周时间结束时,还车的时候,笔者颇感不舍,因为已经和阿尔法 T 的磨合已经渐入佳境。

总的来说,阿尔法 T 确实不是一款很容易「上手」的车。不过,只要耐心开过一段时间,就会感受出这辆车的诚意。

但有些可惜的是,即便有扎实的表现和做工,在人们已经被智能化「惯坏」的当下,四驱双电机定价超过 30 万元的档位,消费者会期待这款车在智能方面有更好的表现。而接下来极狐阿尔法系列与华为的合作,或许会弥补极狐在智能电气化方面的短板。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