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 疯狂缩编 35 岁职场人何去何从?

摘要

互联网巨头人才优化缩编的消息不绝于耳。有消息称, 某游戏类大厂预计优化 20% 左右, 某电商类大厂预计优化 30%。

互联网巨头人才优化缩编的消息不绝于耳。有消息称, 某游戏类大厂预计优化 20% 左右, 某电商类大厂预计优化 30%。日前, 多方媒体还报道, 某互联网巨头下半年优化动作仍将延续, 多个细分业务部门裁员比例甚至会达到 40%-50%, 少数业务面临整体裁撤。

不安的情绪也迅速蔓延开来, 有大厂员工表示,「35 岁还未升到管理层, 很怕下一个被裁对象就是自己」。也有不少中高端职员蠢蠢欲动, 谋求新打算。

优化潮真的来了吗?

虽然各个公司每年都会优化和调整业务, 进行人才盘点, 但此次大厂的相应人才调整还是有些来势汹汹。

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 没了新增量。同时, 伴随外部环境改变, 部分业务成本居高不下, 陷入困境。

被「毕业」, 撑得住吗?

对于企业而言, 裁员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对于个人而言, 裁员时代的一粒尘埃, 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有被「毕业」的大厂同学算了一笔账:

每月收入项:27000(工资税后收入, 在一线城市可算得上中等水平);

每月支出项:房贷 12000+孩子学费 1500+教育培训费 1000+生活费 6000(家庭日常吃穿用度、生活用品等)+出行开支等 500(尽量不买贵的, 反正不嫌弃)+孩子衣服玩具等 500+父母赡养费等 2000=23500 元;

最后固定存款:3500 元不到 (大部分时间可能 3500 都剩不下)。

计算下来, 在没有副业收入, 没有额外投资收入的情况下, 个人被「毕业」后, 等同于失业, 家庭抗风险能力极低。

「被毕业」也意味着, 被动卷入职场自救战, 被动卷入经济生存战。

中高端人才该何去何从?

对于大厂的中高端人才, 尤其是 35 岁左右的大厂精英来说, 此时正是职业规划升级或是转换的重要时机。一般来说, 此时中高端人才会进行两条路径的选择。

一是换行业换跑道。从招聘趋势来看, 目前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型行业机会值得关注。此外, 伴随元宇宙的到来, 创作者经济以及 3D\VR\AR 等领域, 正释放出中高端职场机会。

二是换环境换城市。新一线城市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猎聘最新发布的《2022 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 从 2017-2021 连续五年来, 中高端求职者投递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占比来看, 一线城市从 2017 年的 45.33% 下降到 2021 年的 36.87%;新一线城市的投递占比则从 31.52% 上升到 2021 年的 35.03%, 越来越趋近于一线城市。

具体来说, 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均是热门选择, 也有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以长沙为例, 长沙政府正把软件业作为「抢占发展风口的战略性产业大力推进」。目前长沙也集聚了万兴科技、安克创新、芒果 TV、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企业。

还有什么路径可选?

除了换跑道换城市, 今年职场也释放出不少利好机会。创意软件 A 股龙头万兴科技 (300624.SZ) 今年就推出「拿着高薪去创业」创业 3.0 政策, 并持续推进「拿深圳同等高薪, 住长沙宜居房子, 干全球软件事业」策略, 在长沙、深圳等城市持续招募精英人才。

万兴科技成立于 2003 年, 于 2018 年登陆 A 股创业板, 是全球领先的新生代数字创意赋能者, 已推出万兴喵影、Wondershare Filmora、亿图图示、亿图脑图 MindMaster、墨刀等创意软件, 全球累计用户数超 15 亿, 被称为中国版 Adobe。

据了解, 万兴科技推出「创业 3.0」政策, 是一种全方位帮助创业者在竞争力上获得体系化提升的战略布局;「拿着高薪」实际上是一种「入职」的概念, 旨在让创业者与平台的联系更加紧密, 全身心投入平台、融入其中。而「高薪」与「合伙创业」的兼备, 让优秀应聘者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 还可以享受高薪与股权等配套激励。

在人才选择上, 万兴科技优先选择拥有创业的决心、具有创业的素质, 以及基于元宇宙创作者经济主航道 (如音视频创意软件、3D、VR/AR、数字艺术创作) 等领域的人才。

目前万兴科技还启动第四届「兴创杯」创新创业大赛, 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视频创意、元宇宙两大主题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优秀人才。

万兴科技在北京、长沙、杭州、温哥华、东京等地都设有运营中心, 据说员工还有机会进行全球轮岗。

在互联网巨头人才优化下, 换跑道、换城市, 或者不如换一家全球化的、有前景的软件上市公司。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