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8 日集度首发概念车内饰提前曝光:一场机器人美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梦幻联动

摘要

  5 月,久违的科幻大作《爱、死亡和机器人》终于回归,八场科幻与视觉美学融合的迷幻之旅,不仅升华了大众的审美,也让「科幻美学」的奇幻观感再次深入人心。

  5 月,久违的科幻大作《爱、死亡和机器人》终于回归,八场科幻与视觉美学融合的迷幻之旅,不仅升华了大众的审美,也让「科幻美学」的奇幻观感再次深入人心。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节点,集度也在 6 月 8 日 ROBODAY 活动前,释放出了汽车机器人概念车 ROBO-01 的设计细节,其别无分号的「机器人美学」,不仅赢得了业界的满堂喝彩,更为日趋同质化的智能车设计思潮带来耳目一新的呈现。

  从大众艺术、到量产汽车,当未来主义审美开始在产业先锋的引领下走向大众,「科幻美学」是否能走入更多生活场景? 集度别具一格的「机器人美学」,又将会如何引领,乃至颠覆下一代智能汽车的设计?

  接下来,通过对集度概念车预告图的详细拆解,我们一探「机器人美学」究竟。

  特斯拉的短板,还是被中国车企补上了?

  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执牛耳者,特斯拉在「三电系统」、「高阶领航辅助驾驶」等尖端领域均开一时之先河,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领袖。然而,特斯拉过于「简洁」的内饰设计,已然成为特斯拉车型长期以来被不少消费者诟病的「短板」,特斯拉的内饰设计常被评价为「科技感有余但美感不足」,甚至有些简陋。

  而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智能汽车产业,对内饰的追求则不可谓不看重。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从车辆显示屏、座椅等硬件配置,再到交互、语音控制等车机系统 (与欧美市场不同,语音功能是中国智能车市场相当看重的功能),不少厂商对内饰的理解都走上了「堆料」、「堆智能化功能」的误区,而缺乏对用户需求和体验的深层洞察。

  然而,从集度本次释放的「猛料」来看,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一套完整而统一的「机器人美学」理念,已经被很好地转换为产品设计语言,在其概念车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像素级拆解集度海报的秘密

  先从本次集度放出的海报细节图说起。

  首先是 ROBO-01 的车尾设计。在集度兼具几何感和扁平感的车标之上,包围着极具运动感的尾翼,造型凌厉的尾灯,以及一条醒目的贯穿式灯带。值得一提的是,车身若隐若现的像素灯设计,很可能预示着 ROBO-01 车身将具有交互式灯语功能,即汽车机器人或将拥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

  接着是方向盘和中控部分,这也是集度预埋「彩蛋」最多的环节。这张图片大半被一块超大屏幕占据,而且还未见屏幕全景,或许集度的智能大屏幕会有令人想象不到的设计。独特的「U 型方向盘」(轭式方向盘),不得不令人联想到集度此前重点研发的线控转向技术,这为高阶自动驾驶和 U 型方向盘的设计埋下了伏笔。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首先是屏幕显示的「80%」电量、「580KM」两大信息,表明其拥有超过 700KM 里程的续航能力;方向盘没有实体按键,集度难道想把所有实体按键都取消? 左上角出现的装置应该是音响,是否是升降式设计令人期待。海报上方的「3D 沉浸感」、「实时情感响应」等解读词背后,究竟指代哪些高阶的智能化功能,所有的谜底也只能等待 6 月 8 日 ROBODAY 的揭晓。

  最后则是 ROBO-01 的后排空间,这也是目前集度披露的最为完整的一部分:一整套带有座椅、扶手控制台、车门、氛围灯带的设计方案,座椅头枕的设计具有强烈的科幻感和运动感。海报文案中「或许这才是你渴望的科幻感智能空间」字样,再次强调了其高度智能化的产品定位。

  不难发现,无论是外观设计、内饰布局,还是整车氛围感的打造、美感与功能相结合等设计突破,一套服务于集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机器人美学」,已然浮出水面。

  从 T 型车到机器人美学:集度如何示范智能汽车 3.0 时代的审美语言?

  汽车,是工业美学的巅峰。

  从电气化工业革命影响下的 T 型车、甲壳虫设计语言,再到美苏太空争霸背景下的太空「流线型」车身。汽车美学设计,永远是技术革命浪潮的伴随者与深度参与者。

  当汽车进入 2.0 电动时代,极简且「无进气栅」的设计,一度成为汽车设计的标准语言。

  然而,正如中国美学大家赵翼所云,「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无论设计语言如何超前,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汽车产业也逐渐步入以 AI 为驱动的智能汽车 3.0 时代,伴随新时代的带来,全新的美学思考破茧而出。

  集度的答案是「机器人美学」。

  除本次最新曝光的概念车实车图片外,集度的「机器人美学」理念还贯穿在其一系列品牌设计当中。除了极具未来感的「Pixel-J」车标外,集度还专门打造了汽车机器人的专属「语言」ROBO FONT 字体,让「机器人美学」成为真正的品牌内核。

  更重要的是,无论汽车设计美学如何迭代,发轫于包豪斯主义的现代设计,还是要将「设计服务于功能」的理念作为「第一性原理」,即一切设计都要为功能服务。我们不妨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来为智能汽车 3.0 时代的产品设计做大胆推论,汽车智能化进程已成大势,究竟是否会有一种全新的美学理念「一统江湖」,成为众玩家竞相模仿的「主流」? 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

来源:中文资讯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