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行业化进行到底

摘要

「历史上, 市场上其他厂商往往是把 ERP 及其周边的相关解决方案, 零零碎碎放在一起一并给到用户, 由用户自行管理;而 Infor 始终坚持做行业特定的解决方案。

「历史上, 市场上其他厂商往往是把 ERP 及其周边的相关解决方案, 零零碎碎放在一起一并给到用户, 由用户自行管理;而 Infor 始终坚持做行业特定的解决方案, 我们所提供的是端对端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方案, 比如专注于库存、专注于产品生命周期, 我们把这些特定的解决方案放到一起, 以统一的、整合的、单一的、端对端套件的方式, 提供给客户……客户想要的并不是零散的解决方案, 让他自行管理, 他们希望供应商就能够为他整理好这一切。」Soma Somasundaram,Infor 首席技术官兼产品总裁日前在 Infor 即将成立 20 年之际, 在线上媒体交流会上如是说。

(Infor 首席技术官兼产品总裁 Soma Somasundaram)

事实上, 成立于 2002 年的 Infor 在「企业信息化转型」时代, 曾经通过收购的方式, 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 40 多家软件公司的收购, 包括成立于 1982 年的 Fourth Shift、成立于成立于 1978 年的 MAPICS、成立于 1978 年的 Baan、成立于 1979 年的 Symix……客观上,Infor 的这些收购, 为那个虽然表面看起来百花齐放, 但实际上已经陷入恶性竞争的 ERP 市场, 划上了句号。

事实上,ERP 系统天然地拥有两张标签:功能和行业——前者, 是由于 ERP 系统实际上是一类管理软件的统称, 包括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源规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本管理、企业绩效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各种针对企业不同业务部门的功能, 都能够被划归 ERP 系统这样一张大网中, 所以不仅市场上存在针对不同业务部门的各种系统, 而且即便涵盖了以上全部功能的 ERP 系统, 实际上也是各有侧重;后者, 是因为随着 ERP 系统在制造业被广泛使用, 实际上在很短时间内, 其就已经成为各个行业趋之若鹜的企业管理工具——情形类似于今天的云计算——然而在具体实践中, 人们发现各个不同的行业用户, 实际上对于 ERP 的需求并不相同, 因此,ERP 的行业属性越来越被重视和强调。

因此, 收购了超过 40 家 ERP 厂商, 拥有了大量不同来源、对功能和行业都有不同侧重的 ERP 技术和解决方案之后,Infor 在 2014 年决定在产品梳理的过程中, 选择「行业」标签:将具有同样行业属性的功能和软件组合在一起, 构成行业应用套件, 同时, 将其部署在云端, 从而降低企业应用和获得的门槛, 推出了 CloudSuite——一个在云中的针对特定行业的 ERP 套件。至此,「提供行业特定的云 ERP 套件 (CloudSuites)」成了 Infor 一直坚持的「战略」, 并在 2017 年底, 推出了通用技术平台架构 Infor OS, 进一步加强在「行业」属性基础上, 通过云的方式完成对「功能」的无缝集成——也是 Soma Somasundaram 所称「坚持行业解决方案」的来由。

此次在 Soma Somasundaram 介绍的「Infor 行业云技术战略」时, 他重点谈到了 Infor 产品策略的三个设计特点:行业完整解决方案, 快速带来业务价值;在 Infor OS 平台的 API 基础上, 提高用相关的数据流程来推动更高业务自动化程度;以及提升生产力, 缩短价值生成时间。

「提高行业解决方案完整性和缩短价值生成时间, 是我们产品研发的一大重点。」Soma Somasundaram 举例说:「比如说像食品饮料行业, 我们把这些应用打散, 按照客户需求重新进行整合和配置, 客户不需要额外花时间配置。而我们在打散组合以后, 以开箱即用的方式一整套提供给我们的客户, 不仅进行整合, 还进行预配置, 把流程键入在一整套解决方案中——基于经验, 我们甚至可以提供一种极为特定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总是向前再走一步。例如在我们所提供的这种开箱即用套件里面就包括行业具体的 KPI, 一些仪表盘和数据衡量方式, 这就给用户提供了更清晰的行业洞见, 使得他们的运作更加有效率。所有这些特点和功能加总到一起就可以缩短价值生成时间, 因为客户不需要那么多时间去自己做挑选、配置、设计流程, 甚至可以减少在 API 上所花费的时间。」

Soma Somasundaram 还强调,Infor 与企业用户在实施部署 ERP 的过程是一个「共建解决方案」的过程,Infor 的咨询团队和服务团队会根据用户的需求给予帮助, 同时也会从每一个用户的需求中, 提炼相关的行业知识, 不断丰富和完善各个不同的行业解决方案。与此同时,Infor 遍布全球的大型生态圈和合作伙伴所构成, 也能从更「微型垂直行业领域」的角度, 提供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解决方案和行业知识, 从而在更短时间内, 实现用户价值。

Soma Somasundaram 还从技术层面谈到了 Infor 解决方案在「流程挖掘」方面的优势:Infor 解决方案从技术逻辑上分为原始数据层、行业层和流程层。在具体应用过程中,Infor 会根据行业特征为企业用户提供预配置方案, 如关于配额、销售、订单、船运、货运、支付、票据……正式上线后, 具体的业务会通过系统与数据层中的数据进行实时交互, 而数据层又会与行业层中的行业对象数据进行交互, 从而不断修正最初预配置方案中的相关业务流程, 提高流程效率, 最终在流程层得到最符合具体企业的优化后的业务流程。

「行业企业的流程是独特的, 有其行业特定性, 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也是特定的。」在回答笔者提问时,Soma Somasundaram 强调, 行业之间差异需要在系统当中得到体现, 他举例说, 如医疗健康行业就非常不同于制造业, 因为其用户群体是面向医护工作者的, 所以这个系统管理的不是产品, 而是关注这些病人是否得到了足够的医疗诊治, 医护人员是否有相关的执照等。与此同时,Soma Somasundaram 也承认其中有一些数据处理方式和工具是具有普适价值的,「比如通过使用 API 促进业务的转型, 有一些共同的业务功能。再比如供应链, 它既有行业的特定性, 同时各行业之间也存在平行、可借鉴的横向共同通用特点。」Somasundaram 强调, 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普适」原理,「Infor 觉得不同行业之间其实也可以实现互建, 比如说成本核算, 制造行业已经很成熟了, 但医疗健康行业之前很少涉及, 而现在却日益关注成本核算, 因此在各行业互建和横向方面也有很多普适数据处理的方式。」

写在最后

要强调功能特征, 还是强调行业属性? 曾经让整个 ERP 行业争论了很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一旦强调行业属性, 对于 ERP 系统提供商而言, 就会极大降低单个 ERP 产品的适用范围, 提高实施、部署和应用 ERP 的成本, 降低 ERP 系统本身的商业价值。因此在当时的 ERP 市场上, 往往大多是专注某一类功能, 或聚焦在某一个行业的 ERP 解决方案。全域覆盖的 ERP 解决方案, 在「ERP 定制化」被证明存在诸多问题后, 在市场上几乎是没有的。但是随着云计算 PaaS 理论的出现, 功能碎片化实际上真正解决了 ERP 到底要专注功能还是关注行业特殊需求的问题:用户真正需要的, 是能贴近自身业务需求的产品。因此把行业化进行到底, 无论从技术还是应用角度看, 都是一种无可避免的趋势。( 作者: 数字化商业时代 丁海骜 )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