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软件用户的需求更加复杂, 开发团队技术栈更加丰富, 但是留给开发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软件交付速度越来越快。
软件开发很难吗? 难, 也不难。
有业内人士曾公开表示, 如果仍然用传统的开发方式来开发软件, 那么会很难。
因为软件用户的需求更加复杂, 开发团队技术栈更加丰富, 但是留给开发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软件交付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有时候为了赶项目进度, 架构还没有设计好, 开发人员就介入了, 这就好比要建造一栋房子却没有打好地基, 会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总结起来就是:
团队组建及管理难;
需求沟通成本高, 项目进展慢;
代码质量难标准化, 系统品质难管控;
敏捷管理落地执行难;
项目排期长, 交付系统无法符合业务部分需求;
运维压力大, 成本高;
技术经验难沉淀, 企业易遭技术绑架。
事实上, 软件开发全流程包含设计、研发、测试、部署、运维, 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都可能导致项目开发失败, 最终让企业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数字化成为 IT 陷阱
Sainsbury's 和 Tesco 都是英国的连锁超市品牌, 为了抢夺市场, 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2000 年, 为了弥补利润,Sainsbury's 将注意力转向了基于大型设备的仓库管理系统。事实上, 该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系统, 它是近 400 个相互关联的供应链软件应用程序。
该项目外包给了咨询公司 Accenture, 价值 18 亿英镑, 为期七年。然而, 进行到第五年时, 这个新的供应链系统, 在花了数亿元英镑后, 以失败而告终。
Sainsbury's 将这次失败归结于以下原因:
项目太大了——「大爆炸」方法和瀑布式项目方法论受到限制;
项目周期太长, 人员流动造成项目中断, 对关键遗留系统疏于理解;
缺乏赞助商的支持;
外包治理薄弱;
糟糕的项目规划和「政治内斗」。
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 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基础性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的软件开发策略都没有做好, 即使是 Sainsbury's 和 Accenture 这两家大公司联手开发, 项目也注定会失败。
还有很多人以为, 软件交付给用户了, 事情就算完成了, 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软件后续维护做不到简单便捷、低成本, 很可能会让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前功尽弃。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 Kmart。2000 年,Kmart 花费 14 亿美元启动 IT 现代化项目, 以期夺回被沃尔玛和塔吉特抢走的市场份额。之后它意识到, 定制化的新系统维护成本非常高, 因此又启动了一个耗资 6 亿美元的项目, 来更新其供应链管理软件。
这两个项目的巨额费用, 令本就式微的 Kmart 不堪重负, 最终促使其在 2002 年提交了破产申请。后来,Kmart 与西尔斯控股公司合并, 裁减了 600 多家门店和 6.7 万名员工。
教训不可谓不深刻。IT 项目原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工具, 最后却成为了 IT 陷阱, 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累赘。
这对寄希望于数字化技术从而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来说, 尤其是从事传统零售、制造、服务、医疗等行业的企业, 本身在 IT 技术方面就相对薄弱, 从中吸取教训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数字化在可能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转型失败, 很可能会恶化企业处境, 比如利润率下降、成本压力上升、偿债要求提高等等。
在成功中找经验
那么, 要如何将这个「陷阱」转化成企业发展的台阶呢? 也许, 在以下成功案例中能够找到答案。
大型国有企业中石油要开发一个大型电商平台, 涵盖商品推荐、下单、客服、秒杀等众多复杂单元。为此, 企业聘请外部厂商, 组建了一个近二十人的开发团队, 花了约一年的时间才将其完成。但在电商平台上线后, 却出现了系统运行不稳定、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等诸多问题, 急需优化功能。
但是这并不容易。该电商平台是集团的年度重点项目, 上线需求紧迫, 时间本来就很紧张。由于系统优化涉及的开发量巨大, 继续依赖外部厂商进行开发, 成本投入支出庞大, 内部 IT 团队的开发水平又参差不齐, 短期内无法修复这些问题, 平台的市场推广进度严重受阻。
那怎么办? 在跟一家来自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接触后, 事情有了转机。中石油仅投入 9 人团队 45 天就完成了平台的重构及上线。测试过程表明, 平台的稳定性过关。
这就不禁令人疑惑, 中石油到底是如何在短时间突破之前所遇到的困境, 仅由内部科技团队就完成了复杂程度远超普通电商平台的系统重构, 这样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再地追问下, 我们了解到, 关键在于飞算开发的 SoFlu 软件机器人。
它是一款通过人机协同, 自动完成软件后端开发、前端开发、测试、运维, 帮助开发者实现「一人一项目, 十人抵百人」的软件机器人。
首先, 团队使用 SoFlu 软件机器人进行可视化接口开发, 替代原来手工编码的开发模式, 可清晰按照业务逻辑, 最大限度贴合需求开发业务功能, 效率倍增。
同时, 因为开发过程中利用平台提供的满足规范验收标准的组件, 杜绝了因人工编码造成的代码质量问题, 节省团队大量审代码、改 BUG 等时间成本。
此外, 由于 SoFlu 软件机器人集成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要求的安全规范和管理模式, 保障电商平台的系统强壮度和安全性能。
最后, 由于开发、测试、运维三大平台是打通的, 团队很快就完成了开发、测试、联调、上线全流程任务, 并且在源头上降低系统维护难度。
这就是 SoFlu 软件机器人在电商平台项目中起到的作用。中石油企业内购商城信息化负责人吕灵敏在 SoFlu 软件机器人产品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平台上线运行了将近 1 年的过程中, 其稳定性和整体性能等方面得到了保证, 现在我们团队在面临新的需求时, 也可以从容地面对了。」
也难怪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石勇会给与评价,「SoFlu 软件机器人是软件自动化开发道路上的先行者, 很好地解决了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成本、技术和人才问题」。
开发方式的变革
在七年前, 飞算云智总裁陈定玮看到传统软件开发方式的局限性之后, 他就希望做些什么, 来解决研发人员的开发难处, 让不懂编程的人也能够开发软件。就像工业制造一样, 以前是人工生产, 现在是机器生产。
他最终决定要创造一个可以「让开发变得更简单」的开发工具。首先瞄准了 Java 开发, 因为互联网技术多以 Java 为主, 并且要做后端开发工具, 因为「最难的东西都在后端」,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再之后, 还要研发测试、运维以及前端开发这三个方面的工具, 最终形成完整的开发体系。
一开始, 陈定玮也面临外界的抵触和质疑, 甚至有人嘲讽他痴人说梦。但凭借着对技术的热忱, 陈定玮和飞算终于迎来了曙光。2022 年 5 月 24 日, SoFlu 软件机器人产品发布会正式召开, 正式宣告全球首款面向微服务架构设计和最佳实践的软件机器人诞生了。
随着前端开发平台的上线, 陈定玮对于 SoFlu 软件机器人的全部构想也浮出水面, 它包含 (后端) 全自动开发平台、(前端) 全自动开发平台、全自动测试平台、全自动运维平台。
市场上的开发工具有很多, 是什么让 SoFlu 软件机器人脱颖而出, 占据低门槛、高效率的绝对优势? 归根结底, 还是要得益于它的三大特性:
可视化
SoFlu 软件机器人拥有可视化开发界面, 用户利用简单的流程图就能分析业务逻辑, 拖拽组件就能完成软件开发。不论是专业的开发人员, 还是没有编程基础的普通人, 都可以创建复杂程度不同的软件, 自动化开发流程可以满足加速数字化转型的业务需求。平台简单易上手, 极大地降低了开发门槛和人力资源投入。
可视化组件拖拽开发
自动化
自动化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保证。不论是开发、测试、运维, 都能实现自动化。以后端开发为例, 连接数据库后, 平台自动生成库中所有表的基本接口和 SQL 语句, 开发效率提升 300%, 时间成本降低 10 倍。此外, 项目测试时, 平台能自动识别所有变动的接口, 自动查找接口关联的所有测试用例进行精准回归测试。
精准回归测试
全栈一体化
全栈一体化, 是 SoFlu 软件机器人与一般的开发平台最大的不同。它将软件开发、测试、运维全部联通, 并且自动化执行, 无需考虑与第三方平台的集成成本。比如, 由于测试平台关联了前后端开发平台, 一旦开发环节有所变化, 测试平台可以生成自动化的测试脚本, 实现精准回归测试。SoFlu 软件机器人的全自动运维平台提供 170 个接口, 方便用户实现精准定位问题, 极大地提升运维效率。
运维监控
正因为这三大特性, 即使只有一个人, 在 SoFlu 软件机器人的协助下, 也能玩转软件开发全流程, 让企业对 IT 人才的依赖性大幅降低, 真正做到「一人一项目, 十人抵百人」。
而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 它全面提升了企业的软件工程能力。
一方面, 它把技术经验沉淀在企业, 建立企业知识库, 形成良性循环复用, 全面提升企业 IT 生产力。正如陈定玮所言:「互联网架构并非靠设计出来的, 而是经过实战不断演练而成, 因此经验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 它将 CMMI、敏捷开发、DevOps 等所有管理模式有效落地, 使得软件项目管理流程更加简单、高效, 从而彻底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
SoFlu 软件机器人带来的软件开发方式的变革, 解决了整个软件开发流程面临的问题。诚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所说,「SoFlu 软件机器人的价值在于通过标准化、自动化的流程, 降低了从开发、测试到运维的门槛, 将敏捷管理制度落地, 帮助企业做到降本增效, 达到提升软件业创新速度的目标」。
对很多传统企业来说, 有了 SoFlu 软件机器人的助力, 开发自己的数字化平台不再是什么难事, 实现数字化转型也不再是什么难题。所谓的「IT 陷阱」, 将会真正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推手。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