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享「双折叠」殊荣两年之后,联想还能玩出哪些新花样

摘要

2022 年,折叠成为了智能终端市场的关键词。不仅主流手机厂商三星、OPPO 纷纷发布折叠屏手机,近日 PC 厂商惠普和华硕也透露,计划于今年推出搭载 OLED 柔性屏幕的可折叠笔记本电脑。

2022 年,折叠成为了智能终端市场的关键词。不仅主流手机厂商三星、OPPO 纷纷发布折叠屏手机,近日 PC 厂商惠普和华硕也透露,计划于今年推出搭载 OLED 柔性屏幕的可折叠笔记本电脑。最早布局折叠屏赛道、全球第一家 " 手机 + 电脑 " 双折叠的厂商联想集团,近期也有了新动作。

" 折三代 "MOTO Razr Moven 即将问世

近日,根据外媒报道,联想已经发布两代的折叠屏智能手机 MOTO Razr 系列,目前第三代——代号 "MOTO Maven" 也悄然 " 浮出水面 ",计划在夏季正式发布。

MOTO Maven 虽然延续了前两代上下翻折方案,但对整体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取消了下巴部分的凸起,并将指纹传感器集成到了电源键上,并且取消了第一代 Razr 折叠手机的凸起的单摄圆形摄像头,而是使用了药丸形双摄像头切口。

据爆料,在摄像方面,MOTO Maven 采用后置 5000 万像素 f/1.8 主摄 +1300 万像素广角 / 微距组合传感器,配备一块居中打孔屏,分辨率为 FHD+,前摄为 3200 万像素镜头。

摩托罗拉最初计划提供两个配置版本的产品:骁龙 8 和骁龙 8 Plus(SM8475)。但因为后者延迟交付,具体芯片搭载方案目前暂时不确定。

全球第一款 " 折叠屏 PC" 已独享风光两年

联想集团除了在折叠手机市场取得不错成绩,在 " 折叠 PC" 领域同样是标杆。早在 2020 年,联想集团就推出了被誉为 " 世界上第一台可折叠的 "OLED 屏 PC——ThinkPad X1 Fold。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问世的折叠屏 PC 产品。在此产品发布后,虽然不少其他厂商也宣布过折叠屏 PC 的相关信息,但不是原型机就是概念机。

巨大挑战来自于屏幕、膜片、玻璃以及铰链等相关关键材料的成熟性。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刘暾分析称,对于折叠屏 PC 最重要的部分 OLED 面板来说,在良率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生产一块面板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以面板利用率为例,裁切成较小尺寸手机面板和较大尺寸电脑面板的成本差别很大。另外,由于电脑屏幕尺寸较大,要做到坏点较少,且在反复折叠的过程中外观无折痕,难度也很高。

先进的制造工艺水平也是影响产品能否量产的关键因素之一。ThinkPad X1 Fold 采用了比例为 4:3 的 13.3 英寸 2K OLED 屏幕,屏幕亮度可以达到 300 尼特,拥有极为出色的视觉效果。整个机身屏幕和铰链设计非常精妙,为了支撑 5 层之多的折叠屏幕,X1 Fold 采用了镁合金框架与碳纤维百叶窗设计,铰链部分则是通过整体机械结构联动开合,使得屏幕展开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平整光滑,再与磁力巧妙配合之后,实现了屏幕的无缝折叠。

相较于其他传统 PC 使用的金属材质的机身而言,ThinkPad X1 Fold 外表采用了一块本身具备自然纹理的欧洲真皮外壳,整体外观商务风十足。值得一提的是,13.3 英寸的机身折叠之后的大小仅相当于 9 英寸,同时 999g 的机身重量也赋予了 ThinkPad X1 Fold 便携性。

联想之所以能够全球首发 " 可折叠 " 且产品力优秀的 PC,与其多年深耕柔性设备技术,以及在 PC 领域的经验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柔性设备背后的技术积累

早在 2015 年,联想集团就启动了柔性技术相关研究,并且在 2016 年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推出了业界第一个真正可弯可折的柔性设备原型 CPlus 和 Folio。

而在关键部件上,从屏幕和转轴到系统设计,从概念原型到商用产品,从产品形态到全生态系统,联想集团也在不断引领柔性设备的创新和行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折叠屏手机的最大技术障碍,在于屏幕折痕。2019 年发布的首款 Razr 刀锋手机在转轴铰链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联想自主研发的星轨转轴技术,使柔性显示屏可以按照星轨曲线进行折叠,解决了屏幕对折时折痕无法消除,转角过大折叠时又无法平整的难题。

2021 年,联想水滴形柔性屏技术及可折叠产品项目,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技术发明类二等奖。评奖公告指出," 水滴形柔性屏技术及可折叠产品持续开展柔性折叠核心技术研究以及创新折叠产品开发,凭借创新的 " 水滴形 " 设计实现了 " 零折痕、零间隙 " 弯折设备的研发和量产,已成为全球柔性设备的龙头产品。"

展望未来,联想认为,如何提高柔性屏幕的折叠寿命,如何保证对折中间没有明显的折痕,如何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 逐一解开上述疑问的答案,将是下一步柔性设备研究与探索的主要课题。随着柔性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未来的柔性产品将会从一个细分的领域,逐渐占据消费类产品的半壁江山。

来源:ZAKER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