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设计、系统设备全都有规范了,国内首个城市物流无人机系统技术标准发布

摘要

2021 年开始关于无人机物流、低空经济、无人配送等相关开放性政策频出。

2021 年开始关于无人机物流、低空经济、无人配送等相关开放性政策频出。

近期,民航局正式发布了《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轻小型)系统技术要求》。作为国内首个针对城市内应用的物流无人机系统技术行业标准,该文件由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迅蚁、美团等机构与企业联合起草,明确了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机设计性能和系统设备要求。

在标准落地的同时,今年两会期间,来自通航领域的委员和业界专家也对无人机配送的规范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无人机作为新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航空新业态发展的核心驱动。」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强调,促进无人机物流发展,除了要推动低空空域开放、加快构建无人机法律法规体系外,还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统筹规划无人机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加强研发、运营、监管等方面政策协同和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他建议将无人机物流运营所需的空域、场地、电气、通讯等资源纳入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推动城市物流网络建设,为无人机物流配送多场景应用提供支撑。同时要重点扶持一批无人机物流龙头示范企业,给予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加快企业提质增效。

据悉,目前国家 13 个无人机发展试验区中有 2 个无人机物流发展试验区,3 个城市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区。美团、顺丰、京东等无人机物流模式日趋成熟,已在十余个省市开展业务。

以美团为例,作为行业标准的起草者之一,早在 2017 年,美团便启动了城市场景的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履约工具变革,加快建设空地协同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致力于为用户提供 3 公里、15 分钟的标准配送服务。截至 2021 年 12 月,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的 8 个社区,1 个商圈落地,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 1.9 万单。

在过去几年里,无人配送一直被认为是「纯概念」项目。直到 2020 年,「无接触配送」概念大火,无人配送车辆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如今,「无人经济」兴起,曾经只在小范围测试运行的无人配送,已在快递和即时配等应用场景中渐次落地。随着智慧航空政策和无人配送利好的双重背景下,物流无人机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中关村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