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数十年经验 GPU 资深团队, 正在瞄准未来千亿 GPU 市场。】
一直以来, 芯片行业技术壁垒高、难度大、需投入巨资, 是难啃的「硬骨头」。随着智能时代发展, 芯片将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 中国亟需属于自己的芯片, 尤其是复杂的 GPU 大芯片。
一家创立于中国南京的 GPU 公司正是专注于这一市场。
2022 年 2 月消息, 砺算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来自达泰资本、将门创投、万物创投、海松资本、协立创投。资金将用于首代产品开发、团队扩张。
「未来,GPU 大芯片将从千亿迈向万亿数字经济市场。我们自研架构自有知识产权 TrueGPU, 服务端、云、边渲染和计算市场, 打造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砺算科技联合创始人、联席 CEO 宣以方表示。他和合伙人都在 GPU 领域顶级公司有接近三十年的经验, 曾负责销售过亿的 GPU 产品全流程开发、量产。
可以说, 这是中国仅有的拥有数十年完整 GPU 芯片开发设计经验的团队。初初创立就能迅速获得资本青睐, 重要原因正是这一团队背景。而其打造「TrueGPU」的愿景, 瞄准的是对千亿市场进行「全面国产替代」——用国产的高性能大芯片, 全方位替代目前市面上主打渲染的 GPU 产品。
打造 TrueGPU, 瞄准千亿 GPU 全方位市场
GPU 诞生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 并行计算能力强, 可以提供数十倍乃至于上百倍于 CPU 的性能, 专用于游戏相关的图形渲染。而后其数据并行的能力也受到关注, 广泛应用在 AI 计算中。
近几年来, 随着疫情期间远程工作的需求增长、汽车行业转向电动车、智能家居等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趋势, 全球芯片需求强劲, 芯片领域长期维持着可观的市场缺口。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元宇宙等趋势发展,GPU 芯片拥有难以替代的图形渲染能力, 市场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毫米雷达产生的大量数据, 元宇宙中的虚拟人等应用不断拓展, 智慧城市、云端游戏或云设计等大量的远端或边缘的图像渲染等……
而砺算科技打造的全自研 GPU, 瞄准的正是这一市场。
「我们主打的 TrueGPU, 有两个关键点, 首先是主打渲染性能, 而且是可以完成高性能渲染任务的 GPU 芯片,」联合创始人、联席 CEO 孔德海解释道,「其次就是全自研, 而不是购买 GPU IP, 自己掌握整体芯片设计。这两点有保证, 就意味着市场很广阔, 能覆盖全方位 GPU 市场。」他本人在 GPU 领域拥有近 20 年的经验。
根据 Market Study Report 数据, 全球 GPU 市场在 2020 年达到 224.1 亿美元, 预计将在 2021-2028 年间以 31.87% 的速度同比增长, 最终在 2028 年达到令人咋舌的 1655.9 亿美元。其中, 亚太地区的增速比平均水平更高, 达 32.23%。VerifiedMarketResearch、Reportlinker 等多个机构也对 GPU 行业做了类似的预测。
也就是说, 这一已经很庞大的市场, 将在未来数年间完成从千亿到万亿的飞跃。中国市场也在迅速增长。虽然以上数据同样包括 GPU 在 AI 计算等方面的应用, 但主打渲染的 GPU 市场仍旧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广泛应用在个人电脑、工作站、服务器、智能手机和游戏设备上。
目前, 全球 GPU 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在 GPU 市场, 排名前三的英伟达、AMD、英特尔的营收几乎垄断整个 GPU 行业的销售。中国市场上,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 预计 2027 年中国大陆 GPU 市场规模将超过 345.57 亿美元。
而砺算科技作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 GPU 设计开发完整经验的资深团队, 希望将他们过去数十年的经验集合, 打造全自研 GPU 大芯片,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 GPU 市场中与全球头部玩家同台竞技, 这也意味着, 他们瞄准的 TrueGPU 市场是目前国内同行的 10 倍以上, 涵盖从传统渲染市场到云游戏、元宇宙等多方面。
团队资深, 自研架构、全自有知识产权 GPU
近几年,GPGPU 是国内芯片领域创业的热门领域。砺算科技瞄准的 TrueGPU, 其功能是 GPGPU 的超集——不同于一般仅做 AI 计算的 GPGPU,GPU 结合了渲染、科学计算、AI 计算。
热门创业公司的 GPGPU 专注 AI 计算, 并不具备渲染能力, 与 GPU 的渲染应用是完全不同的细分赛道。GPU 渲染涉及几何、像素、纹理映射、环境映射、光照等, 运算复杂;整体芯片包含图形渲染视觉计算、科学计算、AI 计算三个模块, 管理复杂度和设计难度非常高, 比仅涉及 AI 计算的 GPGPU 更高。
简而言之,GPU 的系统设计复杂, 系统庞大, 技术涉及面广, 需要一个技术积累过程, 想要从零打造完全自主的 GPU 芯片并非易事。
然而购买 IP 核的 GPU 开发方式, 可以说是起步容易、兑现难、进阶难:嵌入式 IP 性能低, 只能覆盖低端市场;由于 IP 核已固定, 扩展性较差;由于仅获授权, 自主性较低、生态支持并非完全可靠。
而自研 IP, 虽然难度大、更具挑战性, 却从长远来看拥有更好的发展路径:首先, 自研 IP 可以打造高性能 GPU, 覆盖国内全方位市场;其次, 自研自有 IP 可扩展, 可客制、定制, 能无限扩展到云游戏、元宇宙应用;最后, 自研 IP 拥有 DirectX、OpenGL、Vulkan 全生态支持, 商业化路径更为顺畅。
正是因此, 砺算团队确立了自研架构自有 IP 的路线来创立砺算科技。
当然, 自研架构的难度和壁垒极高, 并非任意创业团队都能轻易参与。砺算科技有此自信, 正是来自于团队从零到一打造大规模销售的高性能 GPU 的经验, 通过 28 年的 GPU 技术积累, 沉淀了国内少有的大芯片研发、量产的经验, 包括方法论、顶层设计、最优化调度、高运算单元利用率等, 这对 GPU 芯片研发成功、未来不断进行性能优化有着决定性作用。
砺算科技联合创始人、联席 CEO 宣以方曾领导量产 15 代 GPU 芯片, 是老牌头部 GPU 公司 S3 GPU 创始团队成员、年销售 2000 万颗的 Trio 图形芯片、以及 Savage 野人 GPU 的负责人, 领导 GPU 开发, 包括架构、ASIC、软件、系统、量产、市场等。联合创始人、CTO 牛一心则有十数年带领 GPU 硬件设计经验, 基于历代先进工艺节点, 包括 GPU、GPGPU、Tensor Core、AI、SoC 在内的产品 15 代, 支持 DirectX、OpenGL 全部标准。他也是全球第一个 GPU 芯片、总销售超 1 亿颗的 ViRGE 的负责人。S3 是全球第一家推出 GPU 芯片的公司, 曾经占据 GPU 芯片 90% 以上的市场, 给 DirectX 贡献了许多技术标准。
另一方面, 国内芯片行业的客观现实导致芯片行业人才缺乏, 砺算科技创立之初, 已经搭建了整建制研发和量产团队。团队毕业于加州大学、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微电子专业和计算机专业, 并具平均 15 年的 GPU 从业经历, 包括 S3、泰鼎、高通、英特尔、英伟达、AMD 以及国内 GPU 或 GPGPU 创业公司。
这一 GPU 团队汇聚了数十年经验的经验积累, 开发自研架构、自有知识产权 GPU 芯片, 蓄势待发, 将满足国内巨大的 GPU 市场。
迅速走向商业化落地, 全方位国产替代
据悉, 砺算科技有两种商业落地模式, 首先是研发和销售自研 TrueGPU™图形芯片, 在端、云、边等多领域应用。
其次是配合客户, 定制优化, 提供高性能 GPU 板卡和系统, 直接解决客户的技术和新产品商业化问题。
目前, 砺算科技正在开发基于原创自研架构盘古架构™的 GPU 产品, 对标国际一线企业产品, 是国内第一颗 6nm 的 GPU 芯片, 将于明年正式进入市场。
正如上文所说, 自研 IP、TrueGPU™, 让砺算科技能够满足从全方位多层级的 GPU 需求, 完成复杂渲染任务。
「这是国内首个使用 AI Powered GPU™技术的芯片, 我们通过 AI 的方法多快好省地增强 GPU 功能, 达到性能成倍的提升,PPA(Power, performance, area;功耗、性能、面积) 得到极大改善。」联合创始人、CTO 牛一心介绍道。
近两年, 国内 GPU 创业公司近 20 家, 也有老牌芯片企业入局,GPU 领域百花齐放, 都瞄准了这一庞大、增速极快的市场。
本次砺算科技的投资方中, 达泰资本源自清华及交大、专注硬科技, 微软背景的将门创投则长期布局图形生态, 更有深谙硬科技投资规律的万物创投、长期布局芯片的海松资本、拥有长三角广阔资源的协力投资等。
在长年布局芯片与硬科技的资本加持下, 这一拥有多年 GPU 行业经验的成熟团队, 将给国内 GPU 市场注入全新的力量, 令人期待国产 GPU 全方位替代的时代早日到来。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