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黑科技太秀了!原来这都离不开真空技术
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不仅各项冰雪赛事获得广大观众的兴趣,本届冬奥会的全球收视也爆棚。从「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卫星直播」衍化「云上直播」,「传统供电」蜕变「100% 绿电供应」,这些吸引眼球的冬奥场景的实现离不开背后的科技力量。那么,我们关注的真空技术如何助力冬奥?一起来康康↓↓↓
防水透气的滑雪服面料
冬奥开幕式上的时装秀看完,你是不是也种草了运动员的滑雪服?除了美观、时尚,冬奥会的制服装备还要满足各种工作场景的需求,并能充分保暖御寒、防风防雨。滑雪服采用防泼水的面料,这种材料结构在保证防水的同时,又可让水蒸气快速蒸发掉,因此它兼具防风防水和透气的功能。
而要使纺织品具有防水性和气密性,它的表面处理就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在生产防水面料、防紫外线眼镜时,会采用 CombiLine™罗茨泵组和涡轮分子泵等设备,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和氦质谱检漏技术进行表面处理。
CombiLine™罗茨泵
普发真空涡轮分子泵
「冰丝带」玻璃幕墙
由 1.2 万块宝石蓝色的光伏发电玻璃拼接而成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曲面玻璃幕墙,展示了本次冬奥会用黑科技实现高效节能的决心。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帮助冬奥会三大赛区 26 个场馆提供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实现 100%「绿电」供应,而真空技术则是「绿电」成为可能的根本。
真空对发电站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不损失所获得的量,接收器(或集热器)必须抽真空以隔热。接收器由中空玻璃管和内钢管组成。在温度变化时,这种设计使玻璃和钢材的不同热膨胀系数可以用柔性波纹管来平衡。传热钢管必须在不限制太阳辐射的情况下进行保温。这种类型的真空保温类似于保温壶原理,通过高透光率的特殊玻璃以及在两种管道上的特殊涂层,辐射和传送中的损失显著减少。
为了使生产过程尽可能节能和资源友好,普发真空大力推广光伏发电系统、热电厂和热回收系统,不断为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做努力。
国家速滑馆冰面
国家速滑馆冰面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冰面。其制冷方式,比传统方式效能提升 20% 以上,而且制冷均匀,不会出现各部位温度不同、冰面硬度不一的情况。产生余热还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每年可节电 200 万度。
在向冰面系统的盘管加注制冷剂之前,为了保证制冷设备效果,延长制冷设备寿命,必须保证制冷系统没有任何杂质气体混入,因此抽真空是非常必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制冷循环基本上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和各种连接点组成,还包括诸如各个部件之间的焊接和螺栓连接。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可能的泄漏点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漏测试,从而确保整个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有效且可持续地运作。
除了以上三大亮点以外,真空技术还在氢能汽车的储氢罐检漏、大气颗粒物环境监测分析、制冷集暖管道的密封性检测等方面都功劳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