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我生活在元宇宙,我可以随意选择我生存的宇宙和世界,不想待下去了就按「退出」,一键重启我的生活。
在元宇宙里,我们是否真的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或者说绝对自由?当我们畅想了海量的元宇宙场景之后,我们也开始思考元宇宙里的自由、秩序、和规则。
M2M 联合创始人,游戏建筑师,VR 艺术家,曾是半个电子竞技选手。
Totti | Digital FUN 视觉工作室 CEO TEA 新媒体社区创始人极度理性;设计师;程序员;艺术爱好者;重度社交依赖Digital FUN 创始人、导演,中国 TEA 新媒体社区创始人,曾在芝加哥视觉特效工作室 Leviathan 担任视觉总监。创立的 TEA 中国新媒体社区是国内最大的新媒体交流平台,同时也是加拿大 Derivative 公司中国区指定教育合作伙伴,运营 有 TouchDesigner 中文社区、Notch 中文社区、Unreal 中文社区等不同社群。
Simon|设计节点 DesignJoint 主理人、Co-Founder设计实践;技术新人;社群创始人;跨领域学习者;精益推崇者Simon 在完成中央圣马丁产品设计的学业后,现就读于伦艺 CCI 创意计算机学院。他曾以 UI/UX 设计、产品经理、人本研究员、品牌体验策略师的不同身份工作于小米、VipKid、唐硕体验咨询等公司。设计节点 DesignJoint 设计互助社区的联合创始人。
01
「元宇宙」是基础设施的改变,绝不仅是一个场景问题
Totti:元宇宙这个词最近太火了,这个概念有了之后 VR、XR 等概念也一起涌入。在前段时间,中国也有几只跟宇宙相关的基金,一天直接涨停 20%,这非常夸张的。几乎所有人都疯狂涌入,但是只有少数人真的懂这个概念。我觉得其实元宇宙这个概念它并不是新的,而是很长时间就存在的。但正是因为有 VR、AR 这些技术加持,人们可以更好的去体验这元宇宙的概念,所以你会看到最近突然对元宇宙蜂拥而上的现象。包括最近出现的对 NFT 的讨论,实际上我个人的理解,肯定还是有人在带节奏,这个操作和币圈类似,NFT 从某种角度上它更是一个金融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但这些话题的出现,确实会引发一些讨论,然后他就影响到很多的金融或者是艺术的玩法。从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改变了大家的一种生活的方式。· TEA Community 运营着亚洲最大的 TouchDesigner 用户社区,并且为 TouchDesigner 官方指定的全球教育合作伙伴,现已输出优质免费教程近 200 部视频教程。
Q: 元宇宙这个概念在游戏这个场景中还挺火的,作为游戏的场景设计师,你会怎么看它的发展?或者说你觉得现在我们谈论的这个元宇宙的场景设计和现在你做的这个游戏的场景设计,它有什么区别吗?胡胡:这里涉及到基础设施的概念。第一,元宇宙它不单单是谁的某一个产品,元宇宙有六大技术支撑的概念里面,比如 VR、AR、XR,还有围绕资产和经济的各种问题,元宇宙绝对不单单只是一个场景问题——不是你做了一堆东西,然后放在网页上,或者放在什么平台可以去实现的一个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他绝对不会只是一个游戏场景的。它更像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形态,和游戏也没有特别紧密的关系。第二,回到游戏本身。元宇宙跟现实的游戏设计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其实严格来说并没有,就像刚刚 Totti 说的,元宇宙的基础是区块链技术,万物皆可上链,然后万物皆可以放到虚拟里面进行非同质化的各种各样的交易。那么元宇宙的场景,就必然不会是固定的某一种风格,你说他是写实的也可以,也可以说它是平面 2D 的也可以。
但归根结底,我们不会只是期待一个半成品的宇宙,所有人都期待一个最终版本的宇宙,也就是说基础设施完备的前提下,大家都可以自由交易,从事各种各样的商业行为等。那个时候,场景设计真的跟现实的游戏没什么区别。但是又回到从基础设施角度来讲,如果基础设施什么都完备了,我们期待的虚拟世界一定会像是头号玩家那样的世界,就是大家的体验都非常真实,或者说逼近现实。所以我认为元宇宙现实化会是一种最终的路径,但是在过程中可能有各种各样虚拟的尝试。
「元宇宙」的秩序讨论:完全去中心化的乌托邦真的会存在?
Q:大家觉得原宇宙里面的秩序是怎样设定的?如果太自由,会不会发生一些隐患,或者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行业提出一些想法。Totti:这是长期伴随在过程中的一个议题。很多人觉得元宇宙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意去发表你自己的想法,你不需要有很多的制约。但是我觉得同样这会引出很多的不管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任何法律也必须建立在一个文化背景之上,就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律,但有一些法律可能在这个国家适合,在那个国家就不适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元宇宙也一定最终会建立起属于这个文化背景下的规范。其实互联网一样,它的前提是在有政府部门的监管之下,才会有比较蓬勃的发展,并不是任由他发展。我自己是软件工程毕业的,最开始就是在做跟互联网有关的事情,包括游戏。我会觉得很多的东西,尤其是游戏,它其实是跟人类本质和内心紧密相关的。如果你去看他的发展规律,你会发现游戏在疫情达到一个巅峰,到现在就会有国家介入监管。其实我觉得元宇宙的概念其实也类似。在前期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因为为社交、交易等行为提供了很多很多的便利,但是当劣币涌入,如果国家还想让它存在,必然会有监管机制进来。但反过来说,如果监管机制进来,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不叫元宇宙了。它就失去了它的最本质的非同质化的属性,所以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博弈和寻求平衡的过程。而且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在元宇宙的里面的人,大家都是觉得好玩,并没有想真正的去做一些什么事。因为实际上元宇宙还是存在一些技术门槛的,即使这个门槛很小,也会把一部分人拒之门外。所以他并不是一个像互联网这么容易进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胡胡:稍微回应或者转述一个在书上看到的观点帮我解答。我经常跟别人讲元宇宙,我都会强调他的下一代互联网。为什么?比如今天 A 大公司发明这个宇宙,然后 B 大公司也发明了宇宙,他们其实是非常小的概率会互通。就像当时互联网刚刚诞生的时候。所以后来,他就提到一个概念,我们需要一个像三 w 一样的万维网,这样的一个基础设施,也是我刚刚一直提到的。所以元宇宙里面的秩序,我理解可能会是这样:首先他需要一个类似元宇宙的跨国界组织出现,他们是致力于建立一个像万维网这样的基础设施,之后各大公司的对接上去。这样可以基本上解决第一个「互相不通」的问题,大家都在一个共识架构上去做。第二件事情呢,就是怎么在这个基础上去解决问题。这个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可以引入 AI 在这个基础架构上,会自动去判别比如讲侵权这个事情,以及由此衍生的很多问题。只要你有一个共识性的架构之后,就会很好解决。这里其实有一个挺有争议的话题,比如我们谈论到在设计艺术领域抄袭的问题。其实不光设计领域,所有领域抄袭问题都是没办法完全依靠机器去判别的。我们知道在 FB 里面就是金融 NFT 技术,我们可以去决定一个东西的归属权,但是我们没法去确定一个东西的版权。这是我们之前说过的,谁都可以把它拿走,然后改一个像素,它就跟之前不一样了。或者说这个形态它有某种改变,但很多时候这种这种改变是需要人去做判别的。那这种时候,在我们的现实世界当中,我们是怎么确定版权呢?我们是有这样的中央的权威机构,或者是说白了,我们是证券化的版权机构去做这件事儿的。
03
「元宇宙」满足了什么需求?
Q:我们总说元宇宙是什么,元宇宙怎么做,但是我们一直不确定,为什么这么需要元宇宙这个东西?你们思考过这个问题吗。Totti:我自己是个理科生,周围很多人搞艺术,我会发现他们对这个概念特别热情。我从理科生的角度出发,就是从他能带来什么价值,或者能带来对人类社会有什么进步这个角度去想。很多艺术圈的朋友会认为,元宇宙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像精神社会的乌托邦的概念。这个角度我觉得意义也很重大。就像一个艺术作品,你觉得它能改变什么?能干什么?或许并不能。我个人会觉得人们对元宇宙的态度也有点类似,这可能并不是能直接能带来生产力进步的一种东西,但它是一种,类似精神上的寄托。
胡胡:你一定能理解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啊,为什么艺术圈好像很热衷元宇宙?我觉得是大家都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 NFT 可以让我的作品直接卖出去。这个都是非常非常让艺术家兴奋的一件事情,换句话说,NFT 之于艺术家是一个卖出自己作品的手段,这已经让艺术作品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得到认可。此外,为什么对元宇宙感兴趣?因为元宇宙的传播,可以进一步让 NFT 被更多的人知道。更能一定程度上彰显地位,有很强的社交价值在里面。当然这就很有意思的地方。这只是我从艺术的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其实角度不同也恰恰说明这个圈子依然还是很小,并没有形成一个技术理论和需求上的共识。
本文来源:特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