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位电影演员,他带来了众多经典作品,作为一位电影工作者,在好莱坞与中国香港电影之间几度来回,他和他的成家班也将好莱坞中的先进制作理念和成熟工业化体系带到了华语电影。
2016年11月12日,成龙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时距离他首次闯荡好莱坞已经过去了40年。
“我看到好莱坞片场每个道具都摆放得井井有条、不同工种都有各自的组织时,就决定回到香港也要在自己的剧组这么干。”即便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成龙不止一次在公开访谈中提及初次闯荡好莱坞时,仍不掩影视行业规范和工业化程度对他的震撼。
作为一位电影演员,他带来了众多经典作品,作为一位电影工作者,在好莱坞与中国香港电影之间几度来回,他和他的成家班也将好莱坞中的先进制作理念和成熟工业化体系带到了华语电影。
是的,在没有教科书、没有影视工业标准的年代里,是无数像成龙这样的电影人,用经验填补了在科班教学和制作标准上的行业空白,一步一步摸索出华语影视发展的道路。
40年过去了,影视工业的探索已经来了了新的阶段。仅在中国,不仅有《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这样的实战派,来自更多领域的“同路人”也出现了。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巨大变革,一大批互联网人通过深入剧组了解处在一线人员的痛点和需求,试图走出一条服务影视工业化的合理路径。
Part1 不会徒手画Demo的产品经理不是好场记
“第X集第X镜第X场,开始”。这是产品经理小石在剧组跟组9天里每天都要听到的话。
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如果不是因为爱奇艺组织的“星火计划”,小石和剧组最近的距离,最多就是不忙的时候旅游去横店周边转转。而现在,小石不仅进到了剧组,和剧组人员一起完成每天的拍摄计划,还在剧组里跟人学起了场记“打板”。
来到剧组之前的小石,对剧组一直抱有一种新生开学式的憧憬和期待,有一点兴奋,有一点好奇,剧组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充满了新鲜感。
在他的想象中,剧组的气氛是欢快的,工作是轻松的,剧组氛围比过年的团拜会还要热烈亲切,就像放出来给观众看的那些拍摄花絮一样。
然而小石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自己离开师父、独立进行场记工作时发生的错乱打败了,常常发生拍下一条的时候,场记单还停留在上一镜的记录上。
场记单示意(图片来自网络)
“看会不一定是会”,这是小石一直在现场对自己念叨的一句话。
场记并不算剧组里多么起眼的工作,比起摄影这类技术含量更高的活儿来,“打个板还不简单吗”。
在剧组的拍摄过程中,一个镜头反复拍好几次是很正常的事。不仅要拍很多次,同一个镜头还要切不同的特写、中景、远景,而场记不仅要负责记录第几镜,还要对每一个镜头的NG和通过情况都了如指掌,以备后期和其他组根据日期来翻查素材。场记工作看似简单机械,但却串联起了整个剧组的拍摄。
场记需要牢牢盯住监视器
剧组开机之后,每一分钟都是燃烧的成本,只要有一个人出错,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场记虽然是小事,但却关系到后期剪辑的素材选择与排序,以及确保服化道在整部剧中的连戏,而写错场记单的后果可能就是,导致剧组产生不可预料的时间延期和成本递增。
在这种精神集中的高压之下,“害怕出错”是在剧组工作的常态。
作为一个有着7年产品经理经验的“互联网老人”,对于其他人每分每秒的高速运转,偶尔感觉融不进去的小石在剧组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但这一次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以往剧组都靠微信群来统计场记信息,我们想做一个真正让场记用起来顺手的工具。”他说。
剧组每天开工,都在紧张高效中运转,没有人有时间停下来跟他来一场如产品经理和前端开发的需求会议。小石除了要观察剧组的运转机制,要跟带自己的师父学怎么做场记,还要抓紧一切有空的时间,徒手画Demo给他们看。
产品经理抓住一切空隙与剧组工作人员学习
在这个行当里,每个师父都有不同的工作习惯,小石要做的事情不是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工作体系,让所有人去适应它,而是在深入观察剧组各个工种的工作习惯之后,做出一个服务于他们工作的智能化产品。
比如为了提高场记的数字化水平,小石把场记单中原本需要手动填写的部分,设计了一个“NG”“OK”“KEEP”的单选选项,让每个镜头的情况都可以一览无遗。
每一个产品功能的Demo小石都会详细的展示给“师父们”看,反复确认需要修改的细节,确保每一个功能都能真正帮助一线人员解决他们的需求痛点。
Part2 10分钟拍完3张超百G的储存卡,只为了让观众不出戏
前段时间,《月光变奏曲》在爱奇艺恋恋剧场播出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为这部剧的服化道细节感叹。
剧里随便提到的宠物医院地址在现实中是完全对应的,昼川在前几集里在书店随口提到买的书的类别,后面真的出现在了剧中一闪而过的镜头里,初礼削苹果先伸的是哪只手,坐下的时候是左手放在桌子上还是右手放在桌子上……
这些观众在看剧时几乎从来不会注意到的问题,是因为在拍摄过程中有超过数十个人在帮观众盯着现场,把任何一点可能会产生不连戏的突兀感都抹去了。
而这就是小雨跟组的5天里的主要工作内容。
每当有一个场景过了之后,就会有人出来喊一声,“各位老师先不要动”,接着各个组开始上来就是一顿猛拍。
服装组过来确认演员身上的每一处服装细节,衣袖的折痕、领口的细节、裙子的褶皱;道具组上来确认场景道具的各种细节,摆了多少,朝向哪里,哪怕一个笔架都有人一对一的跟进;化妆组则要跟每一个人确认妆容细节,如果是涉及受伤或其他特殊需求的妆容,更是要确保每一个妆容的可复制性。
以上所有提到的大量工作细节,看似复杂冗长,但却是在瞬息之间完成的。尤其是在剧组拍特写的时候,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专业相机,都已经普遍达到了每秒8-10张的高速连拍水平,只需要10分钟,就能拍掉3张摄影机储存卡的内存。
你永远都不知道,为了让观众连戏,背后需要动用多少个组别的人力和多少G的内存。
等一切确认好存档之后,当天晚上服化道各组的人员会挨个发到大群里,等需要的时候再翻出来。
孙俪在拍《甄嬛传》的时候说过一个这样的细节,“只要有一次穿错了衣服,整个剧组就会白忙一整天”。
不过这种做法也会有失手的时候。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一旦照片储存时间过期,就没办法确认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找场记帮忙,根据日期来索引对照场次的素材。
但整个流程走下来会非常的繁琐,而且大量工作都是依靠人力来进行确认和完成,一旦出现场记出错和服化道组素材丢失的情况,剧组的损失就不仅仅只是一天白干这么简单了。
而这也正是身为前端开发的小雨出现在剧组的原因,来剧组寻找解决一线人员需求痛点的答案。
Part3 影视工业化迈出第一步:岗位间协同开始智能化
“剧组的等级制度森严”,这是二人此次跟组体验最为深刻的地方。
在剧组里,每一个人都有着明晰的上下级,师父带徒弟、前辈带后辈。对于小石和小雨而言,他们所从事的互联网行业和影视剧组,看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其实也有着高度相似的地方。
剧组里最常见的师徒制模式,在互联网行业可能会被成为“带教制”或者是“导师制”,每个人同样也是分别处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负责不同的环节,最终将整个项目串联起来。
不同的“师父”会有不同的工作习惯,带出的徒弟也会各有不同。过去孙俪拍摄《甄嬛传》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把孙俪每天要穿的服装都一一拍照贴在画板上,防止穿错,而现在服化道组的工作人员则会统一把这些照片丢进微信群里。
电子类工具化的使用让剧组工作从“有纸化”进阶到了“无纸化”,而现在小石和小雨要做的,就是在“无纸化”的基础上,推进智能化。
比如服化道的素材协同,如果搭建一个云空间,让所有的拍摄素材进入到里面,每天的拍摄进度和服化道情况让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够轻松查看、协同对齐。
事实上,从环节和流程上而言,现在的剧组运作其实已然具备了影视工业化的雏形。片场里看起来杂乱无章,但一切同样也是井然有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位置应该干什么,每一个环节的上下游和对接都非常清晰。
对于观众而言,影视工业化可能只是一场关于影视后期的革命。然而事实上,剧组中的每一个工种都与工业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曾经感慨,国内大部分项目连脚本格式都不能统一,数字化管理根本无从谈起。
在这种情况下,影视工业化标准的建立,并不是强求每个人统一同一种工作模式,制定出一个完美计划然后按部就班的强制实施,而是让每一个从业者专业化,在合理的规则下通过数字化打通信息,辅助剧组的各个部门完成协同化,包括通告单的统筹、剧本拆解、场记和服化等等。
小石和小雨都强调,我们不是来改变他们的,而是站在他们的角色里去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务他们。
对于剧组工作而言,单一工种解决单一问题,影视工业化并不是更新每一个工种使用的智能工具和设备,而是将多个工种协同对齐,比如爱奇艺的智能集成制作系统(IIPS)、智能制作工具集(IPTS)、商业智能系统(PBIS),不仅可以帮助剧组在拍摄、制作、后期等环节做好协同和数字化管理,而且能够在前期给项目进行风险研判、预测项目前景。
在数字化解决剧组单一工种的问题,完成多工种协作之后,各工种之间信息壁垒自然而然就打通了,影视工业化的标准也顺势而生了。
产品经理慧慧介绍,从8月开始,爱奇艺已经派了两批后方产品开发人员下剧组体验,“依据概念和介绍来设计开发产品与实操还是存在很大的偏差,我们先从贴合工业和工种人员入手,以生产者需求为主,慢慢积攒数据”。
对于爱奇艺而言,推进影视工业化不是一个想当然的过程,而是要扎根一线需求,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一些所谓的工具、标准自然而然就浮出水面了。
“星火计划”让产品开发人员深度体验创作过程,理解规律和用户习惯
影视工业化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吆喝,而是站在每一个从业人员的角色中,看到他们的需求痛点,逐一打通。这也是爱奇艺近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不管是“星火计划”送后方开发人员上“前线”,还是打造多个不同的精品剧场,在实践中推进影视工业的智能化和协同化。对于更多像深入一线去寻找答案的爱奇艺人而言,影视工业化是一个必然达成的结局。
与其盲目追逐模仿好莱坞体系,不如扎根剧组一线去寻找那个答案。就像慧慧说的,慢慢积攒数据,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影视工业化的标准自然而然就浮出水面了。
来源:华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