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医美场所 90% 设备是假货,抗衰消费「避坑」迫在眉睫
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2015 年-2019 年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规模复合增速为 24.59%,高于手术类医美项目的 21.16%。在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中,注射类与面部嫩肤占比较高,其中大部分是水光针、光子嫩肤等抗衰项目。
在疫情影响的 2020 年,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示,紧致抗衰需求激增近 60%。进入 2021 年,医美抗衰需求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以今年 6 月为例,注射美容、光电类为主的皮肤美容消费同比增长分别高达 41%、39%。
针对高速发展的医美抗衰市场,9 月 6 日,新华财经联合新氧发布《2021 中国医美抗衰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医美抗衰市场光电类项目最受青睐,选择光电类项目的医美抗衰消费者比例高达 86.23%,消费频次、医生技术成为保障医美效果的关键因素,而「黑医美」横行,也给抗衰消费带来了更多挑战。
2021 年医美抗衰市场规模超 755 亿
根据 Mob 研究院数据,截至 2021 年 4 月,我国医疗美容用户规模达到 1807.3 万人。参考新氧数据颜究院与新华财经的联合调研样本,医美抗衰用户约占医美总用户规模的 64.36%,可推算 2021 年中国医美抗衰市场用户数量为 1163 万人。
另据对各类医美抗衰项目用户规模与消费客单价的综合测算,2021 年我国医美抗衰市场规模超 755 亿元。医美抗衰市场方兴未艾,进入放量增长阶段,想象空间巨大。
女性是医美抗衰市场毫无悬念的消费主体,占整个目标消费者群体的 92.73%。
从医美抗衰消费者年龄分布来看,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的格局。在体验过医美抗衰项目的人群中,超过九成的消费者年龄在 21 岁至 40 岁之间,其中 21 岁-30 周岁的人群占比最高,达到了 53.1%。
医美抗衰效果保障,消费频次、医生技术不可缺
联合调研显示,大部分体验过医美抗衰的消费者都取得了积极的改善效果,其中 23.64% 的消费者在体验过医美抗衰项目后出现显著改善,近七成消费者有轻微改善。
医美抗衰疗程至关重要,保证多次、长期、高频的保养是提升效果的关键。近八成消费者认为,医美抗衰需要有规律的多次治疗才能保持效果。
在医美抗衰项目效果因素重要性打分中,「操作医生的经验和技术」得分高达 8.31,医师的技术和经验成为影响消费者医美抗衰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
新氧绿宝石榜单医生、小忠丽格医疗美容连锁机构院长赵小忠医生提示,医生基础功底的扎实程度、对仪器的熟练程度、以及审美和责任心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影响最终效果。以光电抗衰项目为例,大众普遍认为该类项目难度不高,上手容易,但事实上技术不娴熟的医生开展光电项目容易产生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的问题,甚至操作不当导致能量过高后还会导致色素沉着、水泡、乃至疤痕遗留等严重后果。
非法医美场所 90% 设备是假货 抗衰消费「避坑」迫在眉睫
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各类新型医美产品层出不穷,为「黑医美」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目前,医美市场存在着大量项目过度包装、假货产品泛滥、非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业务等乱象。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洞察白皮书》,市面上流通的注射类针剂正品率只有 33.3%,在非法医美场所中 90% 以上的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2019 年合法医美机构的行业占比 14%,合法医师行业占比 28%。
假设合规医生与「黑医生」操作的仪器数量相近,可以推算出在医美「黑场所」中使用的假冒伪劣光电设备约占整个市场中光电设备总数的 64.8%,市场上超一半的光电设备均不合格。
医美抗衰的本质依然是医疗行为,存在一定风险,不专业的执业行为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据北京朝阳法院发布的《医疗美容纠纷案件民事审判白皮书》,2016 年-2020 年,北京市朝阳法院共受理 212 件医疗美容民事纠纷,除皱抗衰类项目的案件数量达到了 29 件,占比达 13.7%。
面对鱼龙混杂的医美抗衰市场,新华财经联合新氧建议消费者,在做医美抗衰项目前,应充分了解项目禁忌与风险,对医生与机构有疑问的消费者,可以在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官网或通过一些垂直类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产品如医美查等查询机构和医生的资质;正规仪器与注射针剂都具有官方的查询标识,消费者可以通过原厂认证对相应设备与产品进行辨识;预付款前要充分了解产品说明,对自身需求进行理性分析严肃对待,如果对相关方案不认可,应直接拒绝额外建议的医美项目。
面对医美市场乱象,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一系列规范政策相继出台,集中整治行动重拳出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美抗衰行业的违规乱象将得到更为有效的整治肃清,不合规的中小医美机构将被逐步清理出市场,正规经营的医美抗衰服务机构将迎来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