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此,支付宝已全量上线「长辈模式」,除了字体图标加大、操作页面简化外,还去除了一些老年人不常用的功能及营销推送,降低对老年用户的打扰,65 岁以上老人使用还有一键直达人工服务的入口。该项目负责人王礞表示,目前「长辈模式」试运行 3 个月,已有 100 多万用户使用,未来「长辈模式」还将持续优化。
不会操作 app 打不了车,无法出示健康码访不了友……当年轻人在信息化时代享受数字化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数字鸿沟」也悄然出现。如何满足老年人对智慧社会生活的迫切需求,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已然成为整个社会都要面临的挑战。作为首批适老化改造的城市,上海的适老化做的怎么样了?
在今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 赋能弥合数字鸿沟的论坛上,上海市经信委、市教委、市民政局为上海老年大学、支付宝、浦东图书馆、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明珠新媒体颁发了首批「上海市数字为老培训基地」的称号。

图说:支付宝等企业被授予「上海市数字为老培训基地」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表示:「前天的大会开幕式上,上海正式推出了『数字伙伴计划』,从随行数字伙伴、智能数字伙伴、互助数字伙伴三个方向努力,凝心聚力,携手同行,不让一个老年人被遗忘在数字时代之外。我相信,这是上海面向数字智能时代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承诺,也是打造上海城市软实力、展现国际数字之都魅力的重要内涵。」
走进社区,用最传统的模式做老年人数字化教育
作为首批上海市数字为老培训基地,蓝马甲现场启动了千场助老进社区的仪式,帮助老年人学会用手机支付、无接触乘车、挂号看病生活等常用功能,进行反诈理财知识普及,帮助老人守护好「钱袋子」。解决老年人手机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
「在产品侧的优化之外,我们还在不断在数字鸿沟之间搭起一座座桥梁」,支付宝蓝马甲发起人陈立表示,在社区讲课,在超市人流密集的区域驻点讲解,联合派出所在浦东陆家嘴社区巡回讲课,目前,蓝马甲已走入上海 10 个区,服务了近 2 万人次。「希望在科技之外,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来弥合这数字鸿沟,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这个鸿沟上搭一座桥,那就会有更多老年人能跨过这个鸿沟,度过便利的生活。」

图说:浦东梅园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与蓝马甲志愿者一起给老年人做讲座
在浦东陆家嘴梅园新村派出所,蓝马甲志愿者和社区民警一起,结合老年人不会用手机,不敢用手机,容易被电信诈骗的特点,进行教学。
活动开展 1 个月,已经覆盖了 6 个居委,「针对老年人不使用就遗忘的特点,我们希望通过在一个街道循环讲课的方式,让附近的老年人都能来听课,不断巩固这些手机使用习惯。」蓝马甲志愿者表示。
同时,蓝马甲还与上海老年大学合作,开设了蓝马甲数字生活体验站,将自助收银机、AI 智能反诈挑战台等设备,并推出相应的互动课程。
「我们的方法看起来很笨重,但是这是最贴近老人的方式,在一节课上,我们能帮助 5 位老人学会链接 Wi-Fi,3 位老人会网上缴费,2 位老人学会打车,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对我们来说就是意义重大。」陈立表示。
蓝马甲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经覆盖了上海、北京、南京、珠海、成都、大连等 23 个城市。截止今年 5 月,累计落地 2000 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十万多人。
上海适老化改造已进入快车道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在会上表示,弥合数字鸿沟问题需要以人为中心,推动技术、政策、服务三者之间协调,三者之间相互驱动。一方面让技术跑,促进它,另一方面规范它,服务和政策往包容性方面,技术也要往包容性方面,三个都往包容性的方面。
上海一网通办「随申办」app 已经专为老年人推出了「老年专版」,其版本放大了显示字体,将老年人常用的随申码、医疗付费「一件事」、公交码以及地铁码集中展示,方便了老年人操作使用;可折叠换鞋凳、LED 发光长扶手、马桶辅助升降椅、可变成凳子的拐杖、全套自动报警系统……这些适合老人的居家设施,将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从「扬招杆」到小区门口的刷脸「一键叫车」,上海的适老化改造体现在各方面。
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石宇表示,上海的互联网公司在适老化改造上都已经动起来,取得了相关的成果。
目前,多家上海互联网公司,已启动适老化改造。支付宝作为上海首批适老化改造的 app,已全量上线「长辈模式」,除了字体图标加大、操作页面简化外,还去除了一些老年人不常用的功能及营销推送,降低对老年用户的打扰,65 岁以上老人使用还有一键直达人工服务的入口。该项目负责人王礞表示,目前「长辈模式」试运行 3 个月,已有 100 多万用户使用,未来「长辈模式」还将持续优化。
对此上海老年大学的首批体验学员表示,「没想到你们愿意去掉广告,减少营收来配合我们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切换到长辈版之后,200 度的老花眼不用戴眼镜也看得清了,手机充值只需要点一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