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初体验最佳之选三星Galaxy Z Fold2 5G制胜有道

摘要

2019年,三星、华为的第一代折叠屏手机横空出世,其划时代的全新形态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纵使初代折叠屏产品距离“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折叠屏手机仍被消费者和整个手机行业寄予厚望。

2019年,三星、华为的第一代折叠屏手机横空出世,其划时代的全新形态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纵使初代折叠屏产品距离“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折叠屏手机仍被消费者和整个手机行业寄予厚望。

时间来到了2021年,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三星、华为为首的多家手机厂商持续攻克折叠屏屏幕、铰链等难点,并推出了多款折叠屏新品。但是受限于折叠屏手机对工艺、技术要求颇高,目前能够稳定实现折叠屏迭代的厂商仅有华为和三星两家。而两大巨头之中,基于对上游供应链更强的把控力,三星是唯一一家不搞“饥饿营销”,且能够实现折叠屏稳定量产的企业。

图片1.jpg

(三星Galaxy Z Fold2 5G)

作为折叠屏领域的头号玩家,三星在第一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之上就采用了内折方案,并多次迭代延续至今;而华为则是在Mate X的发布会上宣称“内折的设计是华为淘汰掉的方案”,并高调地采用了更具观赏性的外折方案。但等到产品真正到了用户手中后,却出现了屏幕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受损、维修价格偏高等问题,导致用户的实际体验大打折扣。因此,在今年2月份发布的华为Mate X2上,华为选择改用此前三星一直推崇的内折设计方案。不过,虽说如今华为如今已“重回正轨”,但对于一款成熟的折叠屏手机来说,仅仅优化设计方案是不够的,在屏幕材质选择、场景化体验等方面,同样是摆在华为Mate X2面前不小的难题。

图片2.jpg

(左:华为Mate X2;右:三星Galaxy Z Fold2 5G)

比如在屏幕材质选择方面,华为Mate X2采用的是CPI(透明聚酰亚胺薄膜)材质,在可弯曲性、柔韧性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不过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塑料感强、易褶皱、不耐刮擦,且因为属于薄膜材质,在透光率方面也稍逊一筹。而三星Galaxy Z Fold2 5G则是采用了自研的UTG(超薄柔性玻璃)材质,不仅兼顾了CPI材质的优势,在透光率、硬度、折痕等方面也有明显优势,且更符合未来折叠屏手机的发展趋势。

而在折叠屏另外一个核心技术——铰链技术方面,Mate X2采用了双旋水滴铰链技术,折叠后会在弯折处形成一个类似水滴状的空间,折叠后机身接近无缝状态,可以说是颇具创造性的设计。但可惜的是,华为Mate X2未对该技术做进一步的用户体验优化,仅能实现展开、合起这样的折叠屏初级阶段操作,在日常使用中还有着不少局限性。

图片3.jpg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星Galaxy Z Fold2 5G的隐形铰链技术,不仅提供了流畅的动态折叠效果,还凭借着凸轮制动技术,让折叠屏手机实现了多角度旋停效果。再配合内屏摄像头,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元化的折叠屏交互体验。比如,三星Galaxy Z Fold2 5G可以实现解放双手自拍,又或者在视频会议中,也可以将手机折叠至一定角度,实现免手持的视频通话;再加上多任务处理能力的深度优化,三星Galaxy Z Fold2 5G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移动办公利器。

图片4.jpg

在折叠屏手机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各家思路不尽相同,呈现出了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但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趋向成熟化,历经洗牌后,华为Mate X2也选择向三星靠拢。而在内折方案深耕多年的三星,不仅屏幕形态设计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更在材质、铰链等方面不断改良和优化,力求颠覆广大用户对折叠屏“噱头大于实用性”的偏见,全面提升产品的操作体验。这样的折叠屏手机,才是“折叠屏初体验”的最优选择。

来源:朝闻天下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