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是如何打造成的?
手机行业向来不缺跨界合作的案例。从动漫领域的龙珠、变形金刚、新世纪福音战士、激动战士高达,到游戏领域的英雄联盟、赛博朋克 2077,再到影视领域的星球大战,几乎每一个大 IP 都有对应的联名款手机被推向市场。
不过这些联名款产品大多只在某一个特殊时间节点出现,厂商们通常不会跟进后续机型。华为是极少数将联名款做成「常规更新」的品牌,出众的 ID 设计也让 Mate×保时捷设计这个特别的产品系列一直延续至今。
技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后浪覆盖,设计不会褪色。尽管每一代 Mate 系列保时捷设计版本都是华为当前顶级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但现在回想起来,可能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它们独特的 ID 设计,到了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这里,也并不例外。
有一种联合,叫华为×保时捷设计
每一个故事的开始,都并非水到渠成。
品牌之间的跨界合作,向来不是一件必然会双赢的事情,虽然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实现强强联合的效果,但没有人能预料到日后的发展将去向何方,各自都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尤其是对于已经获得广泛认可的品牌而言,品牌价值某种程度上远比当前的金钱收益来得更加重要。
凭借着 2014 年 Mate7 系列的销量口碑双丰收,华为一只脚成功踏入了过去很多年国产品牌都很难突破的中高端市场,而次年发布的 Mate8 系列更进一步,让「这只脚」站得更稳了一些。不过想要让将两只脚同时迈入高端市场大门,甚至做到出圈,埋头苦干不是最好的选择,打磨产品的同时,得想办法把品牌拉进去。
站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回过头来看,华为和保时捷设计合作是无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而几年前华为和保时捷设计之所以互相认定了对方,并且二者能够一路坚持走下来的核心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品牌理念比较契合。这一点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大同小异,只有彼此认同,才能长远。
保时捷和保时捷设计的理念是把纯粹的驾驶乐趣和性能,通过设计的语言去全面的展现出来,华为 Mate 系列设计理念是不断探索未来突破极限,通过设计的形式把 Mate 强大的性能彰显出来,其实两者的核心都是性能和美学的结合,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品牌能够长期合作的主要原因。
保时捷和保时捷设计的理念是把纯粹的驾驶乐趣和性能通过设计的语言全面展现出来,并且每一代跑车都遵循着「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演进规则。以大家比较熟悉的保时捷 911 为例,其经典的轮廓一直在持续书写,但细节之处又同时在不断改进优化,所以总能给人一种陌生却又熟悉的感觉。

华为 Mate 系列的设计理念和保时捷以及保时捷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核心都是性能和美学的结合。回顾过往不难发现,产品端不断探索未来追求突破,然后用设计的形式将其强大的性能彰显出来,是历代 Mate 系列保时捷设计的共同点。
以华为 Mate9 保时捷设计、华为 Mate RS 保时捷设计和华为 Mate20 RS 保时捷设计这三款比较有代表性的机型为例。
在华为 Mate9 保时捷设计上,华为首次采用了金属竖向拉丝工艺,也引领了接下来行业在工艺处理上的潮流;华为 Mate RS 保时捷设计第一次用了红色的机身,所有元素竖向排列和中轴对称;华为 Mate20 RS 保时捷设计则第一次在后盖上引入了真皮材质,保证厚度的同时,还带来了极佳的握持舒适度。
传承与创新
虽然产品一代一代不断更新,但其背后的核心设计理念并没有改变,这个传统也延续到了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上。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灵感来源于去年九月份发布的保时捷首款量产纯电动跑车 Taycan,二者的进化思路也几乎保持一致。
「Intelligent Performance」是保时捷品牌的核心价值观,而「保时捷原则」也是 Taycan 的灵魂基础,它在传承经典设计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突破。相对燃油车极致的流线型造型,Taycan 包括车灯等在内的很多细节之处都表现的更有力量感,以此来保证过渡到电车之后,用户依旧可以感受到那份超跑所带来的快感。
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同样如此。如果将它和 Mate20 RS 保时捷设计放到一起你会发现,这一代产品的线条运用有了明显变化,从之前圆润简洁的线条过渡变得更加有张力,给人的直观视觉感受要更加有未来感,这是此前几代 Mate 保时捷设计上所没有出现过的。

华为工业设计团队负责人在一次公开场合也谈到过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背后的一些故事。当时提设计方案的时候其实一共有多种不同的选项,最终之所以选择了现在这一版,主要的原因是继承以往 Mate 系列中轴对称这特征的基础上,其有着很高的辨识度,并且线条元素也和保时捷设计的 DNA 相吻合。
手机背部主要由相机、后盖元素、纹里设计三部分组成。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或者说一眼就能让你知道这是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的地方是其特别的后盖元素。与上一代产品明显不同的地方是,这次华为在背部中间位置加入了诸多有很细的纵向线条,PORSCHE DESIGN logo 和华为 logo 以及徕卡 logo 同处于一条中轴线上,有秩序的同时,也营造出了近似于赛道一般的速度感。

相机设计也是目前所有智能手机产品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其采用了诸如八角窗等很多中国建筑里比较常见的八边形形态,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是辨识度非常高,不过这并非选择此种设计的全部原因。强调辨识度的同时,其也让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的背面看起来更加稳重且有力量感。
比较巧妙的地方在于纹里处理上。主视图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当你从侧面视角看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时会发现,它的背部表面其实并非纯平,而是做了很多折面。这种做法当然也是有讲究的,据华为介绍,其灵感来源于雕塑艺术,借助这些折面设计,手机整体会显得更有形态感,也进一步凸显了赛道设计。
将这些元素汇聚到一起,最终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核心呈现出来的理念其实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是以往 Mate 系列所追求的对称性在这代产品上依旧得以延续,另外一点是创新性的设计理念让产品本身极具辨识度。对于第二点,我们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华为想要希望给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的用户打造尊享感。
考究的做工用料
将设计从图纸「搬到」现实中,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提到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这款产品时,华为工业设计团队负责人是这样说的:「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艺术品做成消费者们可以享受到的科技产品,做成真正的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的产品。」
选材是第一步。在过去几代华为 Mate 保时捷设计产品上,我们已经看到过玻璃材质和皮革材质的运用,虽然现在提其皮革材质,大家还是会首先想到华为手机,但一个现实的情况是,随着越来越多同类型产品被推向市场,这套组合的确已经很难让其具备「尊享感」,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华为设计团队选择去做新的尝试。

于是到了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这里,他们改用了「微晶陶瓷」材质。其实微晶陶瓷本身并非全新的材料类型,很多奢侈品手表以及首饰产品都用到过,但放到需要大规模量产的手机领域却并不多见。这种材料的优点是结构致密均匀,抗冲击、耐磨、耐腐蚀性能出色,并且表面非常光滑有质感。
之所以没有被广泛用到规模量产产品上,主要还是这种材质对于加工工艺要求要比铝合金或者玻璃材质高出很多个量级。「我们的陶瓷工艺加工过程从粉体成型到加工出厂,要经过将近 18 天的时间。」华为工业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
以同样采用了陶瓷材质机身的华为 Mate40 Pro+来作为对比,它的加工时间大概为 40 分钟左右(普通玻璃或者是金属材质只需要几十秒),而由于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的面型要复杂的多,加工时间是前者的两倍还多,整个流畅非常耗时耗力。

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的金属质感哑面效果,也对应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工艺处理。在这款产品上,华为想要做哑光质感,以此来让产品后盖呈现出更丰富的光影效果。比较麻烦的地方是,其后盖纵向线条之间距离很小,如果选择普通磨砂工艺,处理过程中很难保证实际效果的精密性,于是他们改用了激光镭雕工艺。
至于为什么这一代并没有沿用之前的红黑颜色元素,其实也不难理解。陶瓷白和黑是最能体现陶瓷质感的两种色调,其它颜色很难充分展现陶瓷漂亮的光影效果;另外,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本身已经足够有个性,选择相对低调一些的颜色,多少可以让其显得更沉稳一些,从设计上做了均衡,也比较符合今年手机行业追求纯粹的大趋势。
极致,更进一步
如何来定义一款好产品?个人而言,在满足用户核心痛点的基础上,能够解决某些非典型应用场景下的使需求就够了。但好和更好有很大区别,虽然一字之差,却需要跨过巨大的鸿沟,需要在更多细节处理上去下功夫。

对于顶级旗舰而言,将硬件性能做到当前行业顶级只完成了一半,这一半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相对容易实现一些,更难的是怎样形成独特的品牌力和产品辨识度。将功能性做到极致,同时通过复杂且独特的工艺处理将保时捷和保时捷设计理念以一种可见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和其它顶级旗舰明显的不同之处。
而看到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可以联想到赛道上呼啸而过的赛车,遇见保时捷同时也会让人不禁想起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是它的专属,也是你的独一无二。追求极致,迎难而上,这就是全新的华为 Mate40 RS 保时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