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电视,和其背后的思考

摘要

OPPO 涉足电视领域其实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想要打造 IoT 家庭入口

在很多人眼里,OPPO 约等于手机公司。

根据前不久著名数据分析机构 Canalys 发布的 2020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尽管今年行业整体受到了疫情影响,但该季度 OPPO 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依旧达到了 2580 万台,市场份额为 9.1%,连续两个季度成为全球手机出货量 Top5 的品牌。

不过横向对比往年的出货量数据,一个现实的情况是,手机行业的增长曲线正在逐渐趋于平缓,5G 的到来被普遍认为是手机行业全新的增长点,但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应用场景尚在探索之中,短时间内也很难推动手机行业继续向前。

以手机业务为核心,向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 IoT 领域进行转型,是很多品牌在做的一件事情,OPPO 也不例外。去年年底的未来科技大会上,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 OPPO 掌门人陈明永公开表示,未来 OPPO 会成为一家「科技公司」,向更多领域去做拓展。

今年,OPPO 明显加快了其在 IoT 领域的推进步伐。以 TWS 耳机为代表的音频设备继续保持快节奏更新频率,智能手表产品也已经被推向市场,而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智美生活全场景发布会上,他们的大屏设备也正式和大家见面了。

至此,国内四家手机领域的头部企业只有 vivo 尚未推出大屏产品。


打造 IoT 核心入口

为什么要做电视?如果将这个问题放在两年前,可能大家会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品牌开始涉足大屏领域,并且在应用场景以及交互方式上做出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全新尝试之后,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随着越来越多智能设备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打造 IoT 核心入口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往前推几年智能音箱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益于此。不过之后的事实证明,由于智能音箱对于大众消费人群而言并非强需求类型,推起来非常困难。

相对智能音箱等全新的智能设备类型,产品的优点在于大家的普遍接受程度更高,同时也是消费清单中少不了的大家电产品,很容易就能进入到家庭场景中。与此同时,将互联网思维带到电视行业,结合已经在手机领域积攒下来的品牌影响力,让手机厂商进入大屏领域变得容易很多。

OPPO 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经理易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OPPO 的 IoT 战略主要将目光聚焦在个人娱乐、运动健康以及家庭三大场景,电视便是家庭场景布局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认为电视可能是未来我们家庭的娱乐中心、信息呈现交互的中心、视频交互的中心,也是未来多设备之间管理的很重要的入口。」

伴随着电视新品发布,OPPO 也初步完成了三大场景的框架搭建。其实做电视这件事情 OPPO 内部很早之前就已经着手准备了,并且做了很多产品定位以及用户调研工作。「我们认为 OPPO 的电视一定要给用户带来一种科技还有智美生活体验的感觉。」易炜如是说。

而想要打造智美生活体验,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其实是整个生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在解决了连接问题的基础上,IoT 入口这个概念才会真正成立。「无缝感即是要快速、要简单,用户要用起来很简单,连接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快,而且连接是要安全的,不能泄露用户隐私。」

从现阶段来讲,为了实现多设备之间无缝连接这样一个目的,OPPO 会用现有的芯片平台,现有的公有协议去打造。不过如果基于公有协议可能体验没有办法做得很极致,OPPO 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做一些私有化改造。


OPPO 的产品观

当然,一切的前提还是要将产品量做上去。对于初入大屏领域的 OPPO 来说,其实仅仅是做出电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电视行业已经足够成熟,上下游产业链也都非常完善。但如何打开市场,以及选择怎样的产品路线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思考。

了解电视行业的人应该知道,目前高端电视产品主要分成 OLED 和 QLED 两个阵营,OPPO 选择了后者。用 OPPO 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智能大屏产品中心总经理黄顺明的话来说,QLED 的优势就是能够把色域做得非常高,OPPO 智能电视 S1 的色域达到了 NTSC120%,颜色做得更好。同时背光的峰值亮度非常高,显示效果非常棒。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能还是要归结到成本控制上。横向对比同尺寸电视产品你会发现,其实 OLED 电视的普遍售价会相对更高一些。而对于行业新人 OPPO 来说,所面临的风险显然也更高。

选择做成 4K 也多多少少有一些这样的考量,「8K 势必会让成本价格增加」黄顺明坦诚的说到。同样,成本也不是 OPPO 选择 4K 的唯一理由,据 OPPO 透露,之前他们在调研时发现,8K 视频普及可能还要很久,就目前而言,4K 是一个相对更加合理的方案。

音画不分家,为了将电视的音质表现做到比较出色的水准,OPPO 邀请到了丹麦传奇扬声器顶级品牌丹拿来进行调音。有关两家品牌的这次合作,其实也有一段小故事。

据 OPPO 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营销总经理余志鹏介绍,之前 OPPO 很多蓝光机的家庭影院用户配合 OPPO 蓝光获得最佳体验的就是丹拿的产品。那个时候其实 OPPO 就已经跟丹拿有一些深度的接触。

2019 年再次跟丹拿聊起这个项目,双方都很兴奋,而且在声音的很多理念上双方都是一致的。OPPO 并不想对声音做过多的渲染,因为丹拿也是追求还原声音本质的东西,这也是 OPPO 产品希望去追求的,因此两家品牌最终走到了一起。

交互体验上 OPPO 也做了很多创新应用。比如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和交互,电视与手机可以很容易的交互,可以做小窗投屏、隐私投屏。投完之后,在手机上海可以自己做自己的工作或者息屏,也不受影响。

与此同时,OPPO 电视还有一些和小天才儿童手表之间的交互。「我们发现小朋友很多现在都戴小天才。小朋友跟爷爷奶奶之间的交互,其实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我们经过创新,在电视上直接就能跟孩子手腕上的小天才进行视频通话,还能够做定位。」


盈利非当前主要诉求

OPPO 公布了几款电视的销售信息之后,其实还是比较令人意外的,尤其是 OPPO 电视 S1,在同等硬件配置的 QLED 电视中,7999 元的定价非常具有竞争力。

谈到定价策略时,黄顺明直言,「OPPO 第一次做电视,我们希望能给用户带来一个惊喜。我们要回馈我们的用户。卖 7999 原因就是想回馈给用户。坦白讲这个价格绝对是良心价,所以也是有限量的。」

当然,这也还是要回归到前边我们提到的走量这个话题上,想要更快的完成相关布局,好产品只是一方面,对于更广泛的大众消费者而言,有吸引力的产品售价也同样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大家尚未对 OPPO 电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之前,可能后者的权重更高。

总的来说,OPPO 的 IoT 布局已经驶入了快车道,未来还会有更多全新的智能硬件产品出现。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不会选择做全场景设备,而是会将精力中丢安投入到重点是设备上,同时联合第三方品牌来完善整体布局。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