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快」这件事情上,OPPO 是怎么思考的?

摘要

除了更快的充电速度,OPPO 也变得更加开放了。

快充是最近几年手机行业一个比较热门的发展方向,几乎所有厂商都在努力提升自家产品的充电速度。在快充这件事情上 OPPO 走得比较靠前,早在 2014 发布的 Find 7 上,他们就落地商用了采用直充架构的 VOOC 闪充,也造就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句经典的广告词。

Find 7 之后其实 OPPO 的快充技术一直在不断迭代,尤其是去年 65W SuperVOOC 2.0 的发布,再一次确立了其中手机快充领域的领先地位。距离 65W 商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7 月 15 日 OPPO 又正式对外公布了四项全新的闪充技术。

其中不仅有刷新目前手机原装充电器充电功率的 125W 超级闪充,还包括功率高达 65W 的 AirVOOC 无线闪充以及两款便携充电器: 50W 饼干超闪充电器和110W 超闪 mini 充电器。会后,OPPO 闪充科学家张加亮接受了媒体群访,聊了聊产品背后的一些思考和逻辑。

 

充电功率跃进的背后

进入到 2020 年之后,除了 OPPO 的 125W 超级闪充,近来其它厂商也陆陆续续有更高功率充电功方案的消息放出,比如联想的 90W、小米的 100W、vivo 的 120W,还有 realme 的 125W,似乎「一夜之间」手机快充就跨越到了 100W 的时代。 

为什么这样?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有关这个问题可以从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来看。首先技术层面上,随着产业进步、技术升级包括整个行业的进步和产品的理念、产品观念的更新,更高充电功率的到来是一个自然升级的过程。 

除了技术的自然演技,张加亮认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需求驱动。「放眼未来,包括平板电脑、笔记本、众多电子产品,它的充电功率都在增大,包括我们也在倡导所有产品都可以快充。功率就成为一个基础的条件,这就是需求的驱动。」 

另外,进入到 5G 时代之后,其内部电子元器件较之 4G 手机有了成倍增加,加之如今手机的工作厂商越来越长时间、重度化,这都对产品本身的续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几乎近来上市的所有 5G 手机都将电池容量做到了 4000mAh 以上。 

将电池容量做大当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手机续航问题,但也伴随着一些目前很难克服的弊端,重量控制难度增加是大家比较容易感知的一点,还有另外一个考验就是充电速度。想要保证用户体验的连续性,就需要尽可能缩短充电时间,提升充电功率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解决办法。 

在和张加亮的对话中他也提到,对于 OPPO 来说,他们并没有将 100W 的功率规格看作为一个产品的独立的点,而是作为一个产品技术平台来看待,其只是技术平台的一个点,不可能因为一个产品就达到技术平台,一系列的技术方案甚至元器件方案要做全新的储备。


「快」亦有边界

之前,市面上已经量产的手机原装快充方案中充电速度最快的是 OPPO 自家的 65W SuperVOOC 2.0 超快闪充,首发搭载机型为 Reno Ace。根据此前的实测数据,利用原装充电器其 5 分钟可以将 4000mAh 充至 27%,充满大概需要 30 分钟。 

意料之中,125W 超级闪充的到来创造了新的手机充电速度记录,其 5 分钟可将等效 4000mAh 电池能量的手机充至 41%,20 分钟即可充满,对比 Reno4 系列的 65W 方案,新的快充方案无论前五分钟充电速度还是充满电所需要的时间都有了大幅提升。 

背后的原理发布会上张加亮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讲解,简单来说,电池部分,OPPO 将 3C 电芯改为 6C 电芯,极耳中置则升级为多极耳技术,从而来大幅缩短运动路径降低电芯阻抗,允许输入 12.5A 大电流的同时也能降低发热。 

输入端则采用了转换效率非常高的并联三电荷泵方案,适配器输出的 20V 6.25A 经过三电荷泵降压转换成 10V 12.5A 进入电池,意味着每个电荷泵只需转换大概 42W 左右的功率,可以很好避免大电流造成的电荷泵过载、过热问题。 

将充电功率做上去在之后,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值得关注,其一是是否会对电池本身寿命以及安全性带来影响,另外一个则是未来 OPPO 是否会将功率做到更大。 

就第一个问题,张加亮认为,快速充电所有损耗都在锂电池之外,整个适配器的效率、线缆效率、接口的损耗包括中间各种电压电流变换效率,最终把它降到锂电池能够接受的电压和电流范围,实际上锂电池内阻很低的,它的损耗跟其他部分来比几乎可以忽略。 

未来充电功率是否会不断提升?这件事情要从多方面来看。目前而言,在电池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想要保证手机续航的路径有两种:快充和控制手机运行功耗。理论上,进一步提升充电功率是获得更快充电速度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边界值。 

「消费者的感知是有临界点的,比如说当初 500 毫安,充满一个大容量电池需要好几个小时,缩短到 30 分钟,大家会很吃惊。但到了今天的 125W 超级闪充,从 20 分钟降到 10 分钟,这个痛点还有这么痛吗?这是大家需要一起思考的问题,如果消费者觉得这个有价值,我们的技术储备足够,甚至还可能做更大功率的。如果消费者觉得不差那么几分钟,还带来了一些诸如发热、成本、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那可能就不会去做。」


一个更「开放」的 OPPO 

如果你足够熟悉手机行业应该会有有所感知,最近几年手机行业的快充解决方案其实和安卓生态有着很多相似点,资金以及技术储备相对雄厚大厂在大步前进,不过在带来更好充电体验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无形的壁垒。 

除了令人兴奋的新技术这次 OPPO 产品策略上非常明显的化是更加开放,做到更好的兼容性。具体来讲,其 125W 超级闪充手机兼容 27W PD(9V 3A)、18W QC、 30W PPS(10V 3A)等目前主流充电协议,充电器端自家的 VOOC 和 SuperVOOC 就不提了,除此之外其还兼容 65W PD、125W PPS 以及 36W QC 快充协议。 

65W AirVOOC 无线闪充兼容 Qi 标准,50W 超闪饼干充电器兼容 50W SuperVOOC、30W VOOC、50W PPS、27W PD、18W QC 快充,110W 超闪 mini 充电器能够同时兼容 65W SuperVOOC、30W VOOC、110W PPS、65W PD 以及 36W QC 快充。 

也就是说,以上这些充电器所带来的快充体验已经不再被局限在某一款产品或者品牌上,而是可以服务于更多手机、平板、轻薄笔记本等品类设备,所带来的体验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出差的时候你不再需要携带各式各样电源适配器,一款就够了。 

不过在兼容性这件事情上,想要打破各协议之间的那堵墙的确并不容易。张加亮也坦承,兼容都要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之内去实现,比如 125W 的功率不会所有产品都兼容,因为各种产品有功率级别的梯度,各家的产品它也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差异。 

兼容大趋势,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但我们也不能要求太高,用一个很高的规格来做兼容,是有技术门槛的,有些产品很难做到,另外还有产品的取向,包括会有一些责权利的界定也都需要考虑在内。 

总的来说,新技术的到来终归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而在未来,伴随着产业、技术等各方面因素逐渐走向成熟,「万物皆可快充」或许也并非只存在于理想之中,一切都值得期待!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