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不像 AI 的语音助手,刚刚离开微软创业了

摘要

作为独立公司运营的小冰,有了更多商业化的空间。

传闻近一个月的微软小冰分拆终于敲定。 

7 月 13 日一早,微软中国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将人工智能小冰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并委任沈向洋博士为新公司董事长,「小冰之父」李笛为首席执行官,日本和印尼两地 Rinna(小冰)的负责人陈湛为日本分部总经理,微软将保持对新公司的投资权益。 

谁是小冰?

小冰诞生于 2014 年,是微软旗下的对话机器人。和普遍意义上的问答机器人不同的是,小冰从诞生之初就瞄准「有情感、会闲聊」的方向,主打情感计算。近年来小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常常是因为其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方面的创作。在刚刚闭幕的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小冰还和小米小爱同学、百度小度、虚拟主播泠鸢共同演唱了主题曲。 

小冰是一个国际化的「AI being」。诞生于中国,2015 年推出日本小冰(りんな),2016 年推出美国小冰(Zo)。2017 年,在第五代微软小冰产品发布会上,微软宣布已分别于 2 月和 8 月推出了印度小冰(Ruuh)和印度尼西亚小冰(Rinna)。如今,小冰已经进化到第七代。 

官方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小冰已覆盖 6.6 亿在线用户、4.5 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 9 亿内容观众。更为重要的是,小冰以其闲聊的特质,与用户的单次平均对话轮数(CPS)达到 23 轮,这对于当下的语音人工智能来说,是非常高的数字。 

小冰的用户覆盖主要来自合作伙伴的设备搭载及应用搭载,其中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等手机或音箱等硬件设备,以及 QQ、微博、今日头条等应用程序。另外,小冰也曾尝试进入垂直产业。去年,其发言人曾表示,微软小冰已经完成了金融、地产、纺织、服装、出版、媒介等十个行业的商业化落地和布局。 

 2019 年 7 月 14 日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微软人工智能小冰「个人绘画展」《或然世界》这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的个人画展 | 视觉中国

企查查信息显示,拆分后的新主体名为「北京红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笛,大股东李明占股 70%,他仅有「红棉小冰」一家关联公司。沈向洋任董事长,在工商信息中体现为执行董事,目前并不占股。 

和小冰从微软「解绑」类似,6 月,字节跳动旗下 Tiktok 也在接受类似的挑战。在美国的持续监管压力下,字节跳动正一步步将海外业务剥离中国母体,以完全独立的方式运营。对小冰而言,脱离母体,拿掉「外籍」身份,或许是小冰在中国及东亚进行本土商业化的前提。 

语音是不是未来

在微软内部,并行着两个对话人工智能团队,一个是小冰,一个是 Cortana。2019 年底,微软曾发表声明称,将于 2020 年叫停 Cortana 语音助手在中国区的使用。不过,该声明中提到的撤出国家除中国外还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墨西哥、西班牙、加拿大和印度。 

一边大范围关停 Cortana,另一边拆分小冰品牌,微软对语音人工智能助手的态度可见一斑。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三个主要方向——语音语义、图像,以及决策中,语音是最早落地的一个,在小冰诞生后一两年,产业中出现了智能音箱热潮,这主要来自于语音技术的成熟。 

对于一个语音人工智能助手来说,与人类的交流需要经过四个阶段。语音识别,即将声音转换成文字;语义理解,也即 NLP 技术,理解人类的意图;结果生成,即搜索答案,生成回复;以及语音合成,即 TTS 技术,将答案转化为声音。 

在上述四个步骤中,一和四已经成熟,二和三还需时日。NLP 技术被称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对于汉语这样复杂的语种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想要人工智能助手像真实人类一样与人交流,效果仍旧不能令人满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工智能被称为人工智障的原因。 

尽管业内声音持续向好,但语音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进程却非常缓慢。最广泛的声音是,语音是未来的人机交互入口,用户的诉求将通过声音与智能设备交互,甚至一度涌现出「语音办公」的热潮。这在潮水退去的今天看来,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 

文字交流在承载信息之上具有保密的特性,而语音天然嘈杂。包括 Siri 在内的语音助手长期承担着「被调戏」和简单辅助功能的角色,使用率低、场景有限制等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微软对语音人工智能助手的判断是否仍像 2014 年当时一样充满热忱,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不过尽管语音不会成为广泛的人机交互入口,在陪伴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等特定场景下,仍旧是刚需。语音语义作为人机交互的基石,其不可替代性不言自明,只是在其中进行多少投入,是微软作为商业公司需要计算的事。 

拆分后的公司董事长沈向洋 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 2019年辞职后受聘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 | 极客公园

小冰脱离象牙塔

在微软内部,小冰是一个无需负担营收 KPI 的存在,科研属性大于商业属性,这也是为什么团队将小冰的市场推广重点放在「琴棋书画」而非落地场景的原因。 

此次分拆之后,小冰需要以一个独立的商业公司的形式运营,对于团队来说将会构成一个挑战。NLP 技术难,小冰之所以成为小冰所需要的情感计算技术更是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客户来说,这样一个能陪聊会唱歌的聊天机器人是否是刚需,需要画一个问号。这样一来,对于拆分后的团队来说,融资至关重要。 

拆分前,小冰团队分布在北京、苏州、东京三个办公室,约 200 余人,拆分后保留 50 余人,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小型初创公司的规模。刚刚离开微软的沈向洋坐镇,李笛领衔,团队依旧星光熠熠。对于这家科研型的小型初创公司来说,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和技术,他们需要的是资金入场,和它一起等待人机交互的新未来。 

据财新网报道,分拆后的小冰已经吸引到一批投资人,新公司估值在 7 亿美元。接受财新网采访的投资人表示,是否入股仍在考虑,主要是在衡量其商业化效率。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脱离庞大体系的小冰,或许能够以更自由的姿态成长。 


责任编辑:宋德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极客公园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