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金融报告:注销网贷账户骗局衍生新变种 ,63% 未注册过网贷账户

摘要

53% 受害者为上班族 约一半遭遇连环诈骗

2020 上半年在人们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逝去。一场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也催生了「注销网贷账户电信诈骗」等骗局复发。7 月 8 日,360 金融旗下反诈实验室联合 360 手机卫士发布的《2020 上半年注销网贷账户电信诈骗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 上半年注销网贷账户骗局激增,4 月环比增长 178%。受害者从大学期间注册过网贷账户的群体扩大至上班族等,其中 63% 此前未注册过网贷账户,约 50% 被诈骗多个网贷平台额度。

53% 受害者为上班族  约一半遭遇连环诈骗 

《报告》显示,注销网贷账户骗局的受害者中,上班族约占 53%,在校大学生为 37%。此类人群往往信用良好、贷款授信额度高,同时对电信诈骗防范心不强,容易误入陷阱,甚至遭遇连环诈骗。数据显示,约一半受害者遭遇 2 次及以上连续诈骗,60% 受害者被诈骗金额超过 1 万元,5 万元以上占比 21%,损失金额巨大。

注销网贷账户电信诈骗是 2019 年新型高发的骗局,早期骗子假借国家禁止校园贷的政策,瞄准在校大学生,谎称学生网贷账户影响征信,再以注销为幌子,诱骗受害者下载多个网贷 APP 并提取、转出账户额度,达成诈骗目的。《报告》指出,今年以来,随着骗局不断曝光,骗子的诈骗手段也「与时俱进」,诈骗由头从「校园贷账户影响征信」变为「网贷账户降低征信安全系数」,诈骗范围也从大学生扩大至上班族等群体。

63% 受害者因「隐私泄露」被诈骗   学校、身份信息是重灾区

尽管人们对电信诈骗的防范不断加强,但依然有不少人落入注销网贷账户骗局的陷阱。究其原因,一是诈骗分子利用受害者对征信不了解以及担忧信用受损的心理,实施恐吓极易操纵受害者;二是骗子通过黑产购买个人信息、PS 征信信息等方式,迷惑、诱骗受害者,令人难辨真假防不胜防。

《报告》指出,被骗子利用最多的信息涉及身份证号、家庭地址、就读学校及专业、电话号码等,这也导致了不少受害人误以为自己「被」注册网贷账户,更急于撇清关系,由此落入陷阱。《报告》显示有 63% 受害者此前从未注册过网贷账户,而此类小白用户对网贷账户注销流程知之甚少,更容易上当受骗。

对此,360 金融反诈实验室提醒,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为个人建立的「信用档案」,其中的信贷信息主要记录个人通过商业银行借贷还贷行为,网贷 APP 账户注销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并且任何第三方无权获取征信信息。以「大学生网贷账户影响个人征信」、「降低征信安全系数」为由恐吓诱导注销网贷账户的说辞都是诈骗。

当前正值毕业季,大批毕业生将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而此时也是注销网贷账户骗局的高发期,更要提高警惕。360 反诈实验室也提出三个「切记」预警:一、切记网贷账户注销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凡自称平台客服或征信工作人员以「征信」为名要求注销账户的都是骗子;二、切记网贷平台提取的资金属于信用消费贷款,为自己名下的负债,凡自称网贷平台客服、要求提现转账的都是骗子。三、切记正规网贷平台不会主动要求用户注销账户,警惕陌生人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

近年来,注销网贷账户电信诈骗猖獗高发,不仅危害公众财产安全,也损害了正规网贷平台的声誉。为协同多方打击电信诈骗共建反诈生态,360 金融携手北大法学智囊团,协同产学研三方力量捍卫个人信息隐私安全,并与人民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行业性机构合作探讨共性问题,为行业治理建言献策,共建良好的数据保护生态圈,斩断电信诈骗源头。在警企联动上,360 金融响应公安部刑侦局号召,联合 ISWG 成员发布反诈公益倡议,采取多种有效技术方式服务反诈工作,从技术端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360 金融长期开展面向用户的安全教育,科普最新的电信诈骗骗术和防骗建议,策划安全教育网课超过 40 期,覆盖人数超 3000 万;并联合 360 手机安全卫士发起诈骗电话阻击战,截至目前拦截诈骗电话上千个。此外还从产品端构筑防诈骗防线,360 借条针对「注销网贷账户」、「网购退款」和「假冒 APP」这 3 类电信诈骗骗局做强提醒,上线硬核防骗弹窗提示,强化用户对最新骗术的认知和建立反诈的安全意识。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