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音节到泛娱乐现场,盈拓文化推出智能场景一体化服务

摘要

利用智能手环,解决电音节现场人员管控混乱、手机断网无法付款等痛点。

从 2017 年的突然爆发,到 2018 年的百花齐放,再到 2019 年的稳步向前,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电音节市场飞速发展。

经过几番洗牌后,国内电音节行业挤出了不少泡沫。不过,从整体上看,国内电音节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主办方落地执行方面,还是乐迷现场体验方面,与国外成熟电音节相比,均有较大差距。现场人员管控混乱、用户手机断网无法付款,一直是电音节主办方无法攻克的痛点。

只需刷一下手环,即可轻松识别身份,进出指定区域;也可通过刷手环完成支付,摆脱手机断网无法付款的尴尬... 这个场景,就出现在 2019 年 EDC(Electric Daisy Carnival)广东站现场。

促成这个场景实现的,是泛娱乐现场智能场景服务提供商——北京盈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盈拓文化)。

盈拓文化于 2019 年推出智能场景服务,现阶段主要的服务集中于电音节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解决电音节现场人员管控效率低、现场消费障碍等问题,提升电音节体验。希望从电音节切入,将服务拓展至泛娱乐活动。


管控混乱、无法付款

痛点如何攻克?


电音节现场人员众多、结构复杂,场地区域划分繁复。

以目前国内大型电音节为例,双日人流可达 4 万-5 万人,场内人员又分为普通乐迷、VIP、卡座、主办方、搭建方、安保、志愿者、媒体、展商等不同身份。场地占地面积大,且场地分区又可分为内场区、VIP 区、卡座区、后台区、艺人休息区、媒体区等。

如何对现场人员进行进出区域管控?传统的做法是,在场地各个区域入口,由安保人员检查工作证件,逐一进行身份确认。

此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需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更存在借证、冒用他人身份、越权进出等安全漏洞。

电音节选址往往偏远,附近移动通讯的基站带宽,通常无法满足场内几万人的用网需求。对于用户而言,手机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顺畅的扫码付款,现场消费时常见拥堵排队、购买障碍等问题。

而对于主办方而言,电音节的盈收,除了票房收入、品牌赞助,还有一部分即是现场消费分成,用户消费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最终的整体盈收效果。

针对上述痛点,盈拓文化推出的产品主要包括:为活动定制开发的线上 APP/官方小程序,涵盖新鲜资讯、周边商城、钱包充值等功能模块;以及应用于线下的智能芯片手环消费系统、现场区域管控系统。

通过科技,将电音节现场智能化,帮助主办方解决现场痛点问题,是盈拓文化推出智能场景服务的初衷。


现场区域管控系统

刷手环识别身份权限


在现场人员进出区域管控方面,具体的做法是,在入场前将手环发放于用户,通过授权设备,将身份进出权限写入手环芯片并将其激活。

用户佩戴手环,将手环芯片轻贴在闸机等权限验证设备的识别区域,权限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场或进入场内相关区域。

此种方式,实现了人员自动化进出场以及现场人员区域管控,提高进出场效率,减少了人工校验的错误率,也极大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更避免了盗用工作证件产生的逃票、越权进出区域等问题。

盈拓文化 CEO 赵晓楠介绍,盈拓文化目前采用的芯片手环,无论是芯片加密,还是手环腕带的工艺设计,均具有多重防伪性。

手环为单向佩戴,不可无损拆除,用户入场前,将由工作人员协助并确认佩戴,只可用物理方式拆除,以此避免盗刷情况出现。


智能手环消费系统

支持无网支付


为解决电音节现场支付问题,盈拓文化自主研发了智能手环消费系统,终端包括商户使用端的 POS 机,及用户端的智能手环。

用户在前往活动现场前,就可在线上小程序内,为手环进行充值,到达现场领取并激活手环,充值金额就将自动同步到手环中。

充值后,用户便可在商户 POS 机端通过刷手环,进行消费。付款效率大幅度提高,减轻了电音节现场支付压力。

据赵晓楠介绍,智能手环的芯片主要采用的是 NFC 技术,技术成熟稳定,全面支持用户在无网情况下使用。

此外,用户还可设置手环支付密码,通过输入密码完成支付,也极大程度增加了支付的安全性。


线上APP/官方小程序

涵盖多功能板块,实时查看数据


线上方面,盈拓文化的智能场景服务中,包含为主办方项目/IP 专属打造的 APP、官方小程序。

涵盖票务、商城、资讯、会员、社交、社区、视频、游戏等多功能板块,各项功能均已模块化,可根据主办方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在为主办方提供的 APP 或小程序版本中,拥有实时数据统计报告模块。主办方人员,可随时查看基于智能手环产生的进出场数据以及场内消费数据等,便于随时评估场内人流情况及消费品消耗情况。

数据统计报告模块中的数据维度,也可根据主办方需求进行定制。


数据分析报告

优化活动,提高赞助商品牌转化

通过线上 APP/小程序、线下智能手环消费系统、现场区域管控系统,整场活动的线上线下数据将被打通。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将得到关于整场电音节的数据分析报告,其中包括用户消费画像、人员流动热力图等。

赵晓楠表示,通过数据的直观反馈,可帮助主办方进行营销优化、提高赞助商品牌转化率。


整合系统,深挖数据

建立泛娱乐活动智能化标准


自 2019 年 8 月正式推出以来,经过短短几个月,盈拓文化已协助国内 8 场中大型电音节及音乐节的举办,主要包括:2019 年 EDC 广东站,Creamfields(奶油田)2019 厦门站、广州站,2019 云南抚仙湖麦田音乐节,2019 梅塔特隆电音节沈阳站等,覆盖人数达 16 万-18 万。

对于商业模式,赵晓楠表示,目前智能场景服务是依据电音节参与人数定价,平均每人价格为 20 元-30 元。面向主办方收费,单场收费为 40 万-150 万之间,新购毛利为 25%-30%,续购毛利或将达到 70%。

此前,有调查数据报告预测,2020 年,中国电子音乐用户规模将达到 4.46 亿人。谈到市场规模,赵晓楠表示,国内电音节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都在不断攀升。2020 年,盈拓文化智能场景服务计划继续扩大合作规模,希望覆盖 100 万-150 万人。

目前,盈拓文化的智能场景服务为 1.0 版本,其中智能硬件部分支持的功能有身份识别、线下支付,未来将在其中加入更多功能,拓宽数据维度,如:地理定位+停留时间,可用于判断场内营销活动效果;心率监测,用于保障场内人员生命安全或艺人演出效果判断;社交互动,用于场内用户互加社交媒体好友等。

盈拓文化计划在发展成熟后,将此项服务推广至体育、电竞、文旅、会展等泛娱乐活动现场。赵晓楠表示,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将考虑推出数据服务。

盈拓文化的智能场景服务,对于主办方的价值不仅在于高效管理现场人员、提高现场消费总额、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电音节用户体验。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将电音节线上系统、现场支付系统、现场管控系统整合,深挖线上线下数据,总结趋势,帮助未来的活动优化以及品牌赞助营销。

2020 年,盈拓文化计划与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建立泛娱乐活动智能化标准,确立并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或将与奢侈品品牌合作设计开发手环,提升手环纪念价值。

目前,盈拓文化的团队规模为 40 人左右,60% 为技术与研发,CEO 及合伙人赵晓楠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曾任职某百强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总监,连续参与医疗基因项目创业与云技术平台影像创业。合伙人杨君毅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曾为北京疯狂互动创始人,拥有十年移动互联网技术团队管理、产品项目研发经验。合伙人张超毕业于燕山大学,曾任搜狗科技产品官。

目前,盈拓文化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将用于智能硬件更新、团队扩张以及实验场景落地等方面。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