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时代,加速度与一家企业保持永久年轻的秘密法则
1903 年,Arthur Davidson 与朋友 William Harley 开始研发可进入市场售卖的摩托车,工作地点也挪至了一间约 14 平米的小木棚内。
随后,这家年轻的摩托车公司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哈雷戴维森在全球各地已与数百万人创造了品牌联结。目前哈雷戴维森在全球 103 个城市,拥有 1500 家经销商。
2018 年,哈雷戴维森发布了加速发展全球战略计划,致力于加速稳定已有业务基础,同时发展新的业务机遇。哈雷戴维森全球首席战略官 Luke Mansfield 说:「到 2027 年,10 年我们希望将美国哈雷骑士人数增长至 400 万。」
「哈雷戴维森计划推出最全面完整的摩托车系列,以价格、引擎、排量、骑行风格以及全球市场分布的不同组合,在众多发展迅速的大规模市场中展开竞争。」Luke Mansfield 说,「2020 年底,哈雷戴维森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与钱江摩托合作的小排量摩托车,以寻找更多年轻群体。」
而为了保持年轻的状态,哈雷还是不断突破自我。2018 年 11 月哈雷戴维森天猫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而作为一家在过去 100 多年中不断定义摩托车行业的百年企业,哈雷戴维森在 2019 拉斯维加斯国际电子消费展中还首次公布纯电动摩托车 LiveWire™的完整技术参数。这是哈雷戴维森首款纯电动摩托车,更进一步的电动化成为了 哈雷所需要的一颗「年轻心脏」。
哈雷戴维森首席执行官 Matt Levatich 先生曾表示:「我们正处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历史关头,对于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的哈雷戴维森来说,创新与改变一直是我们品牌的核心价值观,而面对未来我们所要做的是为所有怀揣远大抱负的骑士们创造更多的产品与机会。」
而在哈雷内部,这样的改变也在发生,办公区内开放式的讨论区域,专业的哈雷戴维森大学等等,甚至是在庆典的时候将摩托车开到办公室烧胎等等。
在多年发展,哈雷积累的完整体系之下,哈雷也正在突破自我。这也许是很多百年企业都很难做到的自我变革。
下一个十年计划
2018 年,哈雷戴维森发布了加速发展全球战略计划,致力于加速稳定已有业务基础,同时发展新的业务机遇。
简单来说,「稳定已有业务」有三点:在产品开发和营销上加大投资,维护稳定现有的忠实骑士,激发更多的未来骑士们,充分利用品牌的资源。「发展新业务」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新产品、更广泛的渠道、更强大的经销商、扩大品牌影响力。
面对消费者新需求不断涌现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该发展战略将在聚焦于美国市场的同时通过战略性投资加速促进全球性发展的步伐,以实现哈雷戴维森 2027 年的整体商业目标
「More Roads to Harley-Davidson」发展战略以「客户至上」的视角,广泛且全面地概括了哈雷戴维森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其主要内容包含:新产品——在保持现有骑士参与度的同时,巩固大排量摩托车领导者的地位并拓展新产品领域,解锁新市场。更广泛的渠道——想消费者所想,及消费者所及,实现更为多渠道的零售体验。更强大的经销商——建立业绩框架体系以增强经销商的销售表现,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优化品牌形象及更多市场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哈雷戴维森针对加速发展全球战略计划,制定了 2017 年至 2027 年 10 年发展目标:
- -美国哈雷骑士人数增长至 400 万
- -全球业务年度收入增长幅度达 50%
- -推出 100 款影响深远的全新哈雷戴维森摩托车
- -为哈雷提供可观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 -扩大经营,同时注重保护环境
在新产品方面,凭借行业领先的设计与强大的制造能力,哈雷戴维森计划推出最全面完整的摩托车系列,以价格、引擎、排量、骑行风格以及全球市场分布的不同组合,在众多发展迅速的大规模市场中展开竞争。
其中更重要的是,哈雷将推出排量在 500cc 至 1250cc 之间的一系列中型摩托车,将跨越三个不同的产品系列和四种排量。从第一款哈雷戴维森 Adventure Touring 车型开始,到哈雷戴维森 Pan America™ 1250,再到 1250cc 排量的定制车型及 975cc 的 Streetfighter 车型,都将计划于 2020 年面世。而其它更为拓展的车型则将于 2022 年相继面世。
同时,与亚洲地区的制造商进行战略合作,为亚洲新兴市场研发一款更易于操纵的小排量摩托车(排量在 250cc 至 500cc 之间),2020 年底,哈雷戴维森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与钱江摩托合作的小排量摩托车。
哈雷戴维森还将通过推出更为广泛的市场渠道满足如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各类零售渠道中,创造更具参与性的客户体验,包括改善哈雷戴维森官方网站、拓展全球数字化能力等,整合并增强消费者的零售消费体验。与全球领先的电商平台建立战略合作,以扩大哈雷戴维森的消费者基础,使其面向成千上万的潜在消费者。哈雷戴维森天猫官方旗舰店已于 2018 年 11 月正式上线。
哈雷也在尝试全新的零售模式——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小型的城市店面,例如快闪店理念,促使品牌面向更多城市人群,拓展哈雷戴维森的产品线销量,增加全球服装类产品的销量。
世界级的经销商网络是哈雷戴维森加速战略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哈雷戴维森将通过业绩框架的实施,显著增强经销商网络的优势,提高消费者服务,从而促使业绩良好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销商不断为其自身和哈雷戴维森带来更多的创新与成功。不仅如此,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客户体验的同时,哈雷戴维森日益多样化的产品和客户群也同样享有盛名。
扩大品牌影响力。
哈雷戴维森中国配送中心已于 2019 年 11 月正式成立,该配送中心包含摩托车,零部件,服饰精品,运营效率提升了八倍以上。
哈雷文化
对于哈雷来说,哈雷所寄托的精神与文化才是哈雷的核心。哈雷戴维森博物馆不仅可以展示品牌,更能让访客了解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和文化。
这是一座非比寻常的博物馆。通过参观哈雷戴维森博物馆各种主题式画廊、珍藏摩托车系列、众多稀有的文献及原始文物,让您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史林漫步」。
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为全球车迷带来了令人振奋的骑行体验、对自由的向往和蕴含叛逆的品牌精神。哈雷戴维森博物馆不仅为车迷和机械爱好者带来怀旧之旅,更通过互动式体验,讲述这个美国标志性品牌的历史发展,带人们探寻美国的历史与文化。引人注目的展品和设计,呈现出上世纪发生在美国的无与伦比的传奇故事。

哈雷的建立初期,自 1903 年生产出第一辆摩托车后,哈雷戴维森的业务开始飞速发展。为确保产品质量及公司声誉,创始人们迅速在全美建立起强大的经销商网络。1920 年,距品牌首辆摩托车问世仅 17 年后,哈雷戴维森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经销商分布在全球 67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荷兰,南非,阿根廷和日本等地。
1980 年代被认为是哈雷戴维森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在与美国机械铸造公司(AMF)合作长达 12 年后,哈雷戴维森的 13 位高级主管计划从 AMF 购回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并最终于 1981 年 6 月获得所有权。尽管重获所有权,但哈雷戴维森依然历经了一段艰难时期。1985 年,届时为哈雷戴维森提供资金的银行声称要撤资,并欲公开出售公司资产。最终,哈雷戴维森终于在管理层的力挽狂澜下获得财务资助,因此躲过破产危机。1987 年,哈雷戴维森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品牌转危为安。
Vivian Bales 是最早在哈雷戴维森文化历程上留下光辉印记的女性之一。1929 年,年仅 17 岁的 Vivian Bales 购买了一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为众多女孩所不为」的想法,驱使 Vivian 骑着哈雷戴维森穿越全美。在《Enthusiast》杂志的文章中,她分享了自己独自从佐治亚州奥尔巴尼骑行至密尔沃基的长途冒险之旅。哈雷戴维森博物馆展出了 Vivian 当年详细记载骑行经历的日记本。同时展出的一本签名手册上,写满了 Vivian 在旅途中收集的来自陌生人的签名和祝福。
Willie G. Davidson 是哈雷戴维森的首席设计师,也是联合创始人 William Davidson 的孙子,他将以 V 型双缸发动机为核心的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称为「滚动的艺术品」。
正当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开始被大众所熟知,哈雷戴维森产品和品牌文化更是吸引了众多名人和电影行业的青睐。
1969 年,由 Peter Fonda 和 Dennis Hopper 主演的电影《逍遥骑士》(Easy Rider),讲述了历史上最知名的摩托车——典型 Chopper 风格的「美国队长」的故事。影片中的两辆摩托车皆由哈雷戴维森 FLH 警用摩托车改装而成。影片发行 30 周年之际,在主演 Peter Fonda 和片中改装车辆原作者的协助下,一辆原车的精致模型得以复刻,并于博物馆内展出。
除了历史文化,哈雷戴维森还打造了一所独特的「大学」。这个大学每年可以为全球经销商,培养出成千上万名专业员工,哈雷大学为经销商提供维修技能,车辆性能等众多和哈雷摩托车相关的技术培训,旨在为哈雷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历经多年发展,拥有一整套完备的培训体系、诊断工具和培训车辆,给予了经销商最专业的支持。
目前,哈雷大学还设有网络课程,让技师们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文化历史等,H-denet.com 在线交流工具全天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为员工提供在线服务。技师们对哈雷的热爱永无止境,轻车熟路的老手们要想继续升造,都可以在哈雷大学得到专业指点。这无疑是传承哈雷文化精神与技术最好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下的新时代,面对种种压力和焦虑,哈雷这位「极客」在电动化和年轻化战略中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我们当然会继续期待这位频频打造「神车」和拥有历史沉淀和精神气质的「年轻」公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