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老师、新学生、新传授、新营销、新价值
11 月 25 日,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彬出席未来教育大会,宣布将在春节前拿出 66.6 亿流量助力教育类账号在快手平台冷启动。
此次参会被视为快手教育生态面向教育行业的正式亮相。马宏彬表示:「快手非常有决心和诚心在教育领域做些事,把平台上已有的教育生态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向各类型专业教育机构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开放。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提升快手社区里的教育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在知识和学习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育行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实现平台、用户、教育行业的多赢。」
此前,快手已发布「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和《2019 快手教育生态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快手平台上与教育相关的短视频创作者超过 99 万,教育相关内容的直播日均播放达到 22 亿次,覆盖超过 1 亿人,日均观看时长加总约为 734 年。此外,快手教育生态里有超过 160 万付费学员,付费转化率高达 95%,付费学员月均增长也达到 95%。
在会上,马宏彬提出快手教育生态包含了「新老师、新学生、新传授、新营销、新价值」等几个方面的突破。
国民学习在快手:共建普惠教育新生态
快手「新老师」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戴博士。作为来中国 23 年的牛津大学博士,戴博士现在是北京化工大学的外聘教授,被称为「快手上学历最高的人」。过去一年,戴博士在快手上发了 200 多个关于化学的科普作品,收获了 400 多万点赞,每条作品平均互动率高达 76%。
高互动量是快手「新老师」的突出特点。他们不像传统教师那样单方面讲课,而是从记录、分享生活和知识入手。在讲如何避免苹果氧化的作品下面,很多人在探讨实验设计:为防止氧化,把柠檬换成醋行不行、换成盐水行不行、放冰箱行不行?
有「新老师」,就有「新学生」。文星去年还是某一线在线教育机构的师资负责人,离职后开始快手上教初中数学。有趣的是,跟她一起学数学的不仅有年轻人,还有 40 多岁的工地民工。这群「大龄学生」在工地上经常需要根据工程图纸算长度和面积,如果看不懂就要返工重做,所以特别有动力学习。
「新授课」则意味着在快手教育生态里,学习正在变成一种超越课堂的生活方式。像陈氏二胡一家三代都是教二胡出身,而他在快手上的学生 80% 都是零基础的老年学员。其中一位 75 岁的老人,不识字、说方言,沟通起来非常困难。当老人孩子回家发现父亲想学二胡时,便一口气把陈氏二胡在快手上的课都买了下来,让老人慢慢边看边练习。对这些老人来说,陈氏二胡就像一个线上老年社区,他们甚至会把自己的快手账号后面加上「陈氏二胡」的后缀。
对于很多人来说,快手教育生态还有一种「新价值」。在此次大会上进行了唢呐演奏表演的陈力宝是电影《百鸟朝凤》的幕后演奏者,也是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家。在他看来,「唢呐源自民间,而民间高手都在快手上」。他不仅关注了很多民间唢呐高手,像学生一样跟着他们认真学,而且在快手上开授课程。一份 129 元的《唢呐演奏技巧学习及运用》就卖出了近 1000 份,获得五星好评,还有很多 9 元的入门课程。这种学习与传授,对于唢呐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常有价值。
快手教育生态的「新价值」还体现在打破地域边界,让教育资源变得更加平等普惠上。数据显示,快手上 65% 的老师来自一二线城市,而 74% 的学生来自三线以下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像一线城市幼儿园已经学完的九九乘法表,对大凉山深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仍然很难接触到。有一对六年级和三年级的姐妹,就曾在漆黑的冬夜一边围着火炉烤火,一边看快手学习九九乘法表。
「真实多彩,有生命力和人情味,始终坚持普惠的价值观,这是理解快手教育生态的关键字,」马宏彬表示。K12 教育、兴趣教育、农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等各类教育都在快手教育生态里有旺盛的生命力。「知识本身就应该是开放、流动、共享的。不去定义什么是知识和教育时,这个生态反而会更加繁盛。」
为教育行业打开「新营销」思路,做好基础设施实现开放共赢
除了上述案例中的优秀个人老师,快手还在加快与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引入更多专业老师与教育内容。
快手教育生态始于用户间的自发互动,很多优秀的个人老师看到大家对学习的渴望,开始系统化地分享知识。快手做教育的最初动机就是帮助这些教育生产者变现,所以在 2018 年 6 月正式推出「快手课堂」的功能。
随着生态的扩张,快手意识到需要引入更专业、更有体系化的知识,进而开始推行「快手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并且逐步与 B 端教育企业接触和合作。目前,好未来、学而思、高思教育、文都教育、知乎、喜马拉雅等多家企业均是快手教育生的合作伙伴。
对教育企业来说,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互联网红利结束,陷入线上流量贵、获客成本高、用户数量增长接近天花板的困境。新东方在线的招股书显示其平均获客成本从 2018 年的 55 元增至 2019 年上半年的 138 元。而包括新东方在线的 7 家上市在线教育企业,只有 3 家在 2018 年勉强实现盈利。
作为「基础设施」,快手教育生态向教育行业开放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打开了新的增长通路,可以突破传统的广告投放型增长,通过优质内容获取用户信任,建立起自己私域流量池,进而实现更高效的转化和更长期的收益。
此次大会,快手教育生态还宣布了「生态合伙人计划」的升级版,将在春节前就拿出 66.6 亿流量助推,并提供全链路商业场景支持、合伙人闭门会议、运营数据分析支持、品牌共创计划、颗粒度运营辅导等多项支持。
快手教育生态的这种「新营销」价值来源于快手多年来对平等普惠价值观的坚持,以及对用户私域流量池的保护。「我们认为普惠不仅是让更多普通用户从社区生态获益、对中小创作者进行保护,也包括让 B 端教育企业从快手生态中获益。」马宏彬说道。
快手的「私域流量」,指的是快手社区里内容创作者与其粉丝之间的紧密联系,这被视为快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同于其他平台主播与粉丝之间的泛泛关注,快手社区可以通过高品质内容、高密度互动,打造出高强度、高粘性,具有忠诚度、持续性、陪伴性的社交关系,粉丝就是内容创作者的「长期资产」,在未来的商业变现上潜力非常大。在教育生态里,直接体现为高转化率、高完课率、高复购率和低获客成本。据了解,快手还在通过 AI 算法搭建私域和公域两种流量之间的桥梁,以便让教育机构在快手生态里更好地创造价值。
有快手教育内容服务商认为,未来教育公司都会变成半个 MCN 机构,通过优质内容来获取私域流量,而不是通过传统的砸广告方式高成本采购公域流量再看能有多少转化。在其看来,快手是目前教育公司最适合做自营流量的平台,因为快手符合做教育流量的核心准则:互联网内交易的底层是信任,而教育本身是强信任感的最佳入口之一,好内容又是获取信任感的最好方式之一。「总体来说,快手是目前通过做好内容获取信任感最好的短视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