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来,滴滴用户通过「公众评议会」、线上意见征集等方式,参与制定安全策略、规则。
设置紧急联系人,分享行程信息,使用「选择路线」,报备「醉酒」信息……滴滴自 2018 年 9 月 4 日开展安全攻坚,至今已上线、更新了 20 余项安全功能,覆盖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后全过程。
滴滴近期公布了安全攻坚一年来,网约车用户使用安全功能的情况。据统计,使用各项安全功能的乘客司机显著增多,不同用户偏好使用的安全功能也不尽相同。比如,女乘客使用行程分享的总数是男乘客的 2 倍,男乘客使用线上「代叫车」的次数比女乘客高 11%。
1.98 亿用户添加紧急联系人
一年来,网约车用户安全意识越来越高,打车使用安全功能已经成为出行习惯。根据统计,去年 9 月添加紧急联系人的滴滴用户不足 3 千万。时隔一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 5 倍多,达到 1.98 亿。此外,每天约有 107.5 万个订单的行程信息会被乘车人分享给亲友,行程总距离相当于绕地球 188 圈。
新功能提升安全感和满意度
安全攻坚以来,滴滴升级乘客端 APP 25 次,尝试推出了「加密行程录音、录像」「醉酒报备」「黑名单」等多项新的安全功能。南方都市报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安全类功能的持续添加与升级完善,不但让用户更具安全感,也提升了滴滴的企业声誉。
以「黑名单」为例,滴滴于 2018 年 10 月推出该功能。如今,无论司机还是乘客,只要把对方列入黑名单,一年内都不会再跟对方同乘。截至目前,2248 万用户已经使用过黑名单功能。再如,滴滴今年 3 月上线了「选择路线」功能,目前每天使用人次达 13 万,乘客与司机的路线纠纷投诉率降低了 32%。
数十万用户参与安全规则制定
出行安全需要企业、用户等多方共建。一年来,滴滴用户通过「公众评议会」、线上意见征集等方式,参与制定安全策略、规则。比如,68.9 万用户先后参与了滴滴「未成年人乘车」规则的探讨。63.8 万司机和乘客参与了「遗失物品返还」规则的讨论。今年 7 月,滴滴根据各方意见,开始试行「遗失物品返还」规则; 8 月优化了「未成年人乘车」规则,允许 16 岁以上未成年人单独乘坐网约车。
与此同时,滴滴过去一年也推出了更多针对司机的安全功能。例如,滴滴每天会向司机发出 32.9 万次防止疲劳驾驶的提醒;每月通过视频复核验车 12 万次。此外,滴滴也在不断优化跟警方的合作流程、方式,并拓展合作内容。截至目前,滴滴平均每月配合警方调取证据 1500 次,98% 在 10 分钟内完成。
就目前而言,滴滴安全功能已经覆盖出行全过程。不过,滴滴表示,受客观环境、技术局限性等影响,行程录音、行程轨迹监护等部分功能的有效性难以达到 100%。乘客出行时仍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时刻关注行程轨迹变化。同时,滴滴表示,今后仍将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与用户、监管部门等共建安全出行环境。
这里是滴滴统计安全攻坚一年来乘客与司机最常用的安全功能:https://s.didi.cn/ZyTL,有兴趣可以点击查看。
题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