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airbnb中国高管阮超解读airbnb新CTO定位

摘要

5月当大家都在探讨继Uber IPO之后,Airbnb是不是也会接近IPO时,Airbnb爱彼迎在旧金山宣布设立“首席信任官”,由前普华永道美国和拉美地区网络安全和隐私业务的负责人Sean Joyce担任该职位。

5 月当大家都在探讨继 Uber IPO 之后,Airbnb 是不是也会接近 IPO 时,Airbnb 爱彼迎在旧金山宣布设立「首席信任官」,由前普华永道美国和拉美地区网络安全和隐私业务的负责人 Sean Joyce 担任该职位。

Airbnb 表示,首席信任官的工作将侧重于身份验证和声誉保护,线上线下安全和反欺诈,以及与执法部门的合作。
就此笔者采访了阮超,请她作为 Airbnb 产品发展亲历者的身份,为大家解读 Airbnb 此举背后的用意。
阮超:原 Airbnb 爱彼迎(中国)技术负责人
2016 年 10 月,她在北京组建了中国技术团队,负责管理爱彼迎在中国的所有技术项目,进一步开发中国本地化产品。此前她是爱彼迎旧金山总部的一名技术经理。
加入爱彼迎之前,阮超曾在 Facebook 脸书美国总部担任软件工程师。
她拥有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此前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以下为本次访谈中阮超观点的速记内容。
Airbnb 的立足之本
安全和信任是共享住宿的立足之本。「家」在各国文化里都是一个非常私密的符号,将私密空间分享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是反直觉的,也是 Airbnb 被 7 个早期投资人拒绝的主要原因,即使最后决定入局的 Paul Graham,也承认在一开始的时候有很多怀疑:「人们真的会用吗?我自己反正绝对不会用」。
这些怀疑和否定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对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不确定感造成的信任缺乏。早在 Airbnb 出现前,短租的供给需求就在 Craiglist 上一直作为一个垂类存在,而 Cragilist 作为一个简单分类广告网站,不足以给用户提供足够的安全和信任,短租并不为大众接受。
Airbnb 坚定的走 design for trust 的路,相信实名账户,双盲互评和引导房客和房东之间恰到好处的沟通,加上品牌强化的人性本善的理念,可以为大家营造出信任和归属感。Airbnb 不是发现了民宿短租市场,而是用产品设计和品牌力量促使短租市场的参与者可以把陌生人加入可以信任的范畴,解锁了巨大的分散住宿市场。
破窗理论
随着市场对民宿接受程度越来越高,Airbnb 订单规模逐渐增大,无论再小概率的不安全事件也变得时常发生。无论是让房东大惊失色的上戏学生毁房事件,还是多次爆出的民宿里发现的针孔摄像头,都在撼动 Airbnb 社区的信任感。
根据 1969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Zimbardo) 在两个不同社区的汽车实验而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只是线上「设计」所带来的安全感,无法消除真实不安全事件带来的社区失序的后果,补上破窗迫在眉睫。
能力与责任
在共享经济领域,无论是 Airbnb 代表的民宿,还是滴滴、摩拜代表的出行,都面临着破窗理论带来的巨大潜在伤害。此次 Airbnb 任命具备专业安全与隐私管理领域经验的 Sean 担任首席信任官,是 Airbnb 在能力越强、责任越大的道路迈出的重要一步。Airbnb 不再仅仅是一个传统酒店行业的挑战者,而是作为主流市场的重要成员,以负责任的态度承担起更加重要的安全与隐私职责。这也很可能是 Airbnb 未来走向公开市场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对于 Sean 履职后的表现,值得全球所有共享经济的行业参与者共同关注。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