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敬传,把技术红利带给了更多的人
2015 年的年初,数梦工场入驻云栖小镇。两年后的 6 月 8 日,数梦工场在云栖小镇举行该公司战略暨 A 轮发布会,宣布获得来自光大实业资本、阿里巴巴等公司的 7.5 亿元投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当年便成为了小镇最早孵化出来的一批独角兽企业之一。
和不少企业家比起来,从 IT、CT 到 DT 时代,数梦工场董事长兼 CEO 吴敬传颇具传奇色彩。20 年前,她任职于华为,是参与中国网络基础设施领域的拓荒者之一;10 多年前,她带领华三通信,在中国市场份额第一次超过了思科,在网络基础设施层面上,实现了自主可控;如今,她带领数梦工场团队,在追寻「数据强国梦」的道路上跑步前进。
在信息化时代,技术是解决效率的良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吴敬传受益于信息化领域丰富管理经验和突出经营业绩,很幸运的驱动数梦工场和这个大数据时代一起快速迭代。如今,她把自己的「幸运」带给了更多人,通过数梦工场为政府、城市和产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让更多的老百姓和企业感受到「数字红利」。

数梦工场董事长兼CEO吴敬传
自然人数据的「智能+」
为什么一件事情要跑多个部门?因为一件事涉及多种数据,而这几种数据却分别在不同的部门里,即所谓的「数据孤岛」,所以要去不同的部门办。但数据并不是固定资产,是可以流通共享的,因此,早在 2016 年底,浙江省就提出了「最多跑一次」改革。
问题在于,传统的政府 IT 系统并不适应这种改革。大多数的政府大数据系统,是被动、响应的离线系统,偏向于离线分析,而且相互间数据标准不统一,就像水与油一般难以融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口数据,在最多跑一次前 100 位的高频办理事项中,有超过六成与人口数据相关,如通过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多项业务的「一证通办」,或是一份证明材料,便可进行业务办理。在数字化时代,自然人身上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标签属性,海量的标签所塑造出的数字画像是政府智慧治理、企业精准营销的重要依据。而传统人口数据库也存在明显的弊端,比如说数据字段少,涵盖范畴非常有限,时间延迟长,无法在线分析等,这就让人口数据成为技术攻坚的重点。
在 3 月 21 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数梦工场发布了自然人大数据解决方案 2.0。区别于传统的人口数据库,2.0 的自然人信息库由偏向「离线分析」进化到可以支撑大量的在线政务业务,同时支持一证通办、智能推荐等便民服务,将自然人信息库打造为「核心生产系统」。
「现在离线数据不能成为生产系统,因此我们现在通过我们的实践来发布我们的自然人大数据 2.0 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够构建我们全域、权威、鲜活、在线的自然人大数据。」数梦工场 CTO 崔晓峰在演讲中说。
实际上,建立自然人数据库,对数梦工场来说并非首次,在过去四年的政务业务中,他们就没少和人口数据库打交道。不久前在全国推行的个税新政,涉及体量巨大的大数据,+要在快速共享且确保数据安全、准确的前提下,实现人社与税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就由数梦工场在 1 个月的时间内上线了人社税总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对建设自然人数据库来说,需要将自然人数据横向拉通、纵向串联,将公安、综治、卫生、人社、民政 70 多个部门、1300 多张表、2000 多个字段人口数据一「库」打尽,打造全域自然人数据资源体系,才能支撑起海量在线政务业务,解决传统人口数据库条块分割的问题。
数梦工场大数据产品线副总经理王波介绍,数梦工场自然人大数据解决方案梳理出了 2000 多个标准数据元、200 多个数据字典表以及分 3 级近百个数据分类,确立统一的自然人信息标准体系,让各部门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成为可能。同时,通过建立丰富实用的自然人标签体系,支持不同场景下的各项政务业务需求。
在浙江、湖南等省份,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汇聚、治理、建仓所形成的人口综合库或者自然人信息大平台,已经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有力支撑,为「最多跑一次」的各项应用、基层社会治理以及掌上办事 app 提供了主动、精准的数据服务。通过搭建扶贫人口主题库,再利用人口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技术,对于实现精准的社会救济、医疗紧急救助等公益事业也有极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