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亦生:中国最大即时物流众包平台的涅槃史

摘要

十年里,创始人赵剑锋认识了资本的双面和创业的无常。

站在企业十年的当口,点我达创始人兼 CEO 赵剑锋纵有万千感慨,也很难在一时间吐露殆尽。他是创业者,也是投资人。尽管很多人对他不那么熟悉,但他背靠 300 万人的「骑手军团」,已然成长为物流行业中一支强悍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都市的灯火中穿梭,让用户越来越多熟知这一即时配送品牌。

十年中,赵剑锋的公司经历了涅槃重生,然后在 2018 年成为阿里系菜鸟联盟旗下的成员之一。拿到安全牌的赵剑锋终于能给自己和团队一个圆满的交代。

而这里的故事,得从 2009 年开始讲起。

         (赵剑锋 左一 和团队在一起开会)

身份转变

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外卖订餐平台,点我吧创立于 2009 年。追溯对外公开的融资历史,其在 2012 年获得了戈壁创投的 2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很多人不知道,创始人赵剑锋,其实最初是点我吧的项目投资人。

那时候,这家位于杭州的公司内部混乱不堪:商务主管卷钱跑路,骑手夜半三更与人当街互殴,客服公然辱骂用户等负面案例不胜枚举。爱惜羽毛的赵剑锋,不得不在 2009 年国庆假期后重拳出手,强势介入并对公司进行内部整顿。

他用尽霹雳手段,开除了客服人员,也不忘语重心长,在钱塘江大桥和员工谈心。惩罚是种手段,也是种拯救。六年后,他苦苦寻找的那位前商务主管在浙江现身,赵剑锋连夜赶到宾馆请他「喝了茶」,追回了本金,并以银行基准利息象征性地让他弥补了公司的经济损失。赵剑锋希望他明白,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丛林法则,即便占据优势地位,也不能肆意妄为。

整个 2009 年,赵剑锋都把工作重心放在组织建设之中。经过一连番的组织调整,超过 50% 的员工离开了岗位,其中包括两位创始合伙人。赵剑锋不得不再引进两位新的合伙人。

转年,赵剑锋开始把公司的业务正式提上日程。其中,在地理信息领域渐长的他,在诺基亚时代做出了一项重大举措,排除万难召集了公司上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为所有配送人员的电动车加装了只有豪华汽车标配的 GPS。

点我吧定位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在成立初期,管理层就一致认为,外卖是本地生活最好的切入场景,其核心在于物流派送,而物流派送的关键则取决于智能调度。尽管当时的判断在如今看来也相当准确,甚至富有智慧和远见,且点我吧是国内最早的实现智能调度的平台,但公司自始至终因财务状况不佳游离于死亡的边缘。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人,他们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在空中俯瞰。其中一类人的脚踩在地面,另一类人的脚悬在空中」,赵剑锋把前者形容为「巨人」,后者为「鸟人」。在那个时间节点,点我吧「就是那个鸟人」,公司上下一片茫然,不知道业务如何落地,更不清楚战略方针要如何制定。

无奈之下,团队只得以两点一线的理想方式试图到达彼岸,但实际路途满是泥泞与曲折。此后数年,点我吧由于欠缺方法论以及决策疲软,深陷泥沼不能自拔。

         (点我达创始人兼CEO赵剑锋)


取势之道

2011 年,点我吧宣布在杭州市实现盈利,这一消息足以令全员雀跃,毕竟商业模式得到了小规模验证。可正要迈出大规模复制扩张的步伐时,巨头的出现,撬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在新时代面前,功亏一篑。

2011 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开元盛世,资本市场随之而来的「热钱」喷涌而出,商业环境和时代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时,企业的发展速度成为致胜的关键,体量是压倒一切的法宝。赵剑锋自嘲团队还在搞小规模验证,根本没摸清时代的大势所向,虽然这种做法既符合商业理论和实践,又合乎千百年来的历史规律,但直到 4 年后,他赴长江商业院进修,看到「取势、明道、优术」的六字校训才幡然醒悟,「原来点我吧的失败早已注定」。

「我们一直在明道和优术上做得很好,但是在速度方面是零分」,之所以小规模实现盈利,是因为点我吧始终在做小体量的生意。

2012 年的上半年,点我吧拿到了 1200 万人民币的融资。这笔钱让公司再次满血复活,经过三四年艰苦攫夺,本以为终于要血本无归之时,突然账面注资千万,此刻的心情远比公司后续拿到几十亿融资的感觉要餍足得多。

当时,媒体披露了该轮千万人民币融资的消息,但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准确的数字。当时创投圈正在发起融资打假的号召,很多声音认为创业者模糊融资数额,涉嫌虚报融资,「甚至把说谎叫做公关」,这次风波暴露出公司公关能力的羸弱。故此,完成这一轮融资后,点我吧开始组建公关团队。

2012 年下半年,几十座城市的同行集中出现,欲成为点我吧的加盟商。赵剑锋虽然知晓点我吧的模式适宜走加盟路线,可他还是谢绝了全部的加盟申请。这并非是固步自封,坚持自营,也绝没忽视加盟有助于拓宽市场的意义,而是赵剑锋明白这些同行是希望快速地在这个项目上赚到钱,「但实际上我知道点我吧很难让他们赚钱,甚至有很多人撑不到赚钱的那一天」,赵剑锋不愿辜负伙伴的信任,也怕背负骂名。

很多年以后,赵剑锋才知道当时想法的愚蠢,后来他看到的一句话,叫做「道德的高地往往是智商的洼地」。现在回想,当初的拒绝是极其愚蠢的,点我吧错失了快速发展的绝佳机会:「因为那个时代,点我吧是唯一由总部实施中央调度的,这一点至少领先对手三年」。

另一点反思来自道德经: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困于道德的人是没有境界的,困于道德的人成就的都是小我,因为他不敢背负骂名,他不敢让自己处于不道德的境地。如果你真的有伟大的利他之心,有大我,有大爱,怎么会爱惜自己的羽毛呢,怎么会在乎自己会不会背上骂名呢?大我的人,是率千万人无往也,一定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赵剑锋感慨道。


融资下的「苟活」

2013 年,点我吧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开城,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最后只在上海一地开城。而且是在机缘巧合下,公司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上海本地友商的方式,勉强获得了一张「入场券」。

2014 年,阿里、百度亲自下场,资本重金压注饿了么。外卖俨然成为移动互联网最惨烈的战场之一。这种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每每忆起,赵剑锋都倍感疾苦也。

也是在2014年,点我吧走向了终结,而且是被赵剑锋亲自送上了断头台。

2013 年全年,点我吧没有任何融资,财务状况不甚理想。年关将至,2014 年春节前夕,公司账上已经没钱了,发不出下月工资,也发不出年终奖。当初被赵剑锋引进门的两位合伙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向赵剑锋递出辞呈,先走一步。

他本人默默地向朋友借了 300 多万,勉强都维持了员工的年终奖。他很清楚地记得,人力主管跟他反馈说:「同事们都在议论为什么今年只有一个月的年终奖。」听到此番话,赵剑锋保持了不应有的缄默,拖着疲惫与困顿,他无力再去做任何解释,那种受人不解的委屈和酸楚,这么多年他早就习惯了。

2014 年的 5 月 30 日,天气多云,赵剑锋人在山西,心情无所依托,他准备出发前往五台山。此前一天,他突然收到电话那旁投资人给来的惊喜。得知对方决定投资的消息,赵剑锋要求资金须在一个月之内到账。依照当时的情景,「一个月之内不打(钱)的话,真的不用打了,因为我们熬不过一个月,就会彻底关门大吉」。

每逢公司命悬一线时,总有那么几份幸运眷顾赵剑锋,擎住公司于危难而不倒。如他所愿,投资人果真在当月就打款过来。但拿到钱的他,转身就要面对炮火叠加的战场,而且是钢铁机甲全副武装的互联网巨头,点我吧凭什么赢?

时针指向 2015 年。这一年,百度外卖获 2.5 亿美金的融资,饿了么是 6.3 亿美金,美团拿得更多,总获超过 7 亿美金。而点我吧只在 2014 年拿到了区区 1000 万美金,面对巨头和独角兽企业几十倍数量级的碾压,单靠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在是孤注一掷。

2015 年 5 月 23 日夜,赵剑锋久久合不上眼,没有比此刻再清醒的时候了。他绰起手机往公司团队管理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只有四个字:明天开会。

次日,他在会上宣布了几乎所有人都无法预料到决定,那便是「自即日起,团队点我吧就地解散」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去年11月,点我达开设「超能骑手」客服专用通道,为失聪或听障人士在内的骑手提供沟通工具、客服绿色通道等)

浴火重生

点我即达,是这家杭州本土公司的使命和愿景。点我吧项目的消亡,不代表公司的崩塌,反而是业务的转型和品牌的升级。那天的会议上,赵剑锋的后半句话让团队重新振奋,即「决定启动新项目——点我达」。

从 5 月 30 日的项目启动会,到现场注册域名,再到前期调研、产品上线,一共经历了 26 个漫长日夜。6 月 4 日,点我达项目正式上线,以雷霆般的速度,换来了公司的一次重生。

提供即时物流配送,是点我达的标签。作为即时物流概念的创造者,赵剑锋把众包共享的模式引入同城配送服务,而众包模式需要基于数据来管理,商家发单后,点我达的智能调度系统会为骑手自动派单,效率大大超过抢单模式。这套智能调度系统通过收集骑手的行为数据,获得相关的数据反馈,优化派单机制和全局管控。

平台上线运营不久,阿里巴巴因为战略需要,首次对点我达进行了投资。赵剑锋认为,无论是点我吧,还是点我达,都是在践行「点我即达」的事情,「只不过换了一个姿势,重新出发」。

过去十年,公司从未动摇过战略方向,交易平台能够孕育物流平台,而物流平台自然也可以发展成为交易平台,「但我们吃过那么多的亏,交了那么多的学费,必须要韬光养晦。」但是友商也看到了机会,于是率先从线下往线上走,然后不料被百度的口碑和美团联合封杀,「这也惊醒了交易平台的小巨头们不能相信这些人」,故此,点我达遂开始强控物流,也过上了更为悲惨的生活。

但无论如何,2015 年,点我达让公司顺利挺了过来。

每年春节是赵剑锋倍感焦虑的日子。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一年,公司的生死存亡。不愿发生的事情还是来了。2016 年 2 月 26 日下午 3 时许,他接到一个通知,是投资人打来的,「对方说很抱歉我们投不了」。早在 2015 年,点我达上线之后,凭借出色的数据表现,就在元旦后就拿到了股权收购协议,「本来在春节前全部谈妥,一千万美元的过桥资金都已经打过来了,就坐等 1.8 亿美元到账」,而且这笔过桥资金没有打给公司,而是打到他的个人账户,这意味着他以自然人的身份承担了这一千万美金的债务,赵剑锋不得不再次面对绝望。

2016 年的 2 月份有 29 天,那一天,点我达裁撤了一千多名员工,开拓的 20 几个城市当日全部归零。面对这些离职员工,公司拿不出赔偿金,也没有办法兑现任何承诺,只能让他们全部主动离职。现在回想起那个片刻,赵剑锋仍然愧疚万分。同时,他感激这一千多名老员工,他们所有人默默的离开,没有抗议、没有横幅。

赵剑锋没有时间悲伤,他在办公室自闭了一整天后,3 月 1 日直赴北京,为了重新获得投资,经由原投资方口碑的推荐,他见到了阿里巴巴的投资伙伴。在清明节当天,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了投。资意向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经历了 1 个多月的漫长等待,2016 年 5 月 15 日,赵剑锋进到办公室,还特意买了一包烟,对着电脑屏幕边抽烟边想对策。他的耐性濒临崩溃,担心投资人再次「放鸽子」,更何况他还背负了一千万美金的债务。正在他进行盘点的过程中,一旁的电话响起,打电话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负责人,对方告诉他,投资部已排除内部争议,确定投资。

         (2018年天猫双十一,点我达用时5分钟完成了第一单配送任务)

嫁入豪门

此后一年多,点我达的业绩首次实现了十倍的高增长,现金流在 24 小时滚动运转。多年的沙场洗礼,赵剑锋养成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具备了抗风险、抗击打的心理素质。「很多时候因为大客户还没有汇款,几百万骑手经常会收到服务器故障,他今天不给我,我就发不出工资来」。经过前面七年的生死跌宕,团队「必须狂奔,宁可死在扩张的路上,也决不停留在原地」。

骑手是点我达的核心财富,也是所有团队成员最真实的用户之一。为了让骑手获得更多的归属感,点我达从 2017 年开始就联合爱心商家推出了骑手驿站,覆盖餐饮折扣、车辆维修、充电换电等方面,累计的骑手驿站已超过 1000 家。

关于骑手职业成长方面,成长体系一直是运营团队的核心词汇,赵剑锋认为骑手这样的蓝领群体,属于被动式成长,因此点我达与 300 万骑手组成命运共同体,建立了一套激励和培训机制,引导骑手在服务技能和服务效率上得到提升,为骑手创造可持续成长的职业发展平台。

基于业绩表现和平台运营能力,点我达在 2017 年 6 月份就拿到了多家机构的投资意向书,10 月份签署了股权认购协议,年底获得了圆通的战略投资。一直到 2018 年 3 月,点我达才对外披露了这一消息。

即便是在 2018 年,点我达在资本市场也没有受冷,既收到了 VC 向其抛出的橄榄枝,也有战略资本在扫榻以迎。而赵剑锋早已认清趋势的重要性,最终选择拥抱阿里系,与菜鸟联盟牵手,并于 2018 年 7 月宣布获得其业务资源和 2.9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到目前为止,点我达通过智能调度,共有 300 多万众包骑手为 150 多万的商家和 1 亿多用户提供服务。今年,赵剑锋希望依托菜鸟联盟的技术和资源,用好自己的技术,对物流进行升级和改造,覆盖末端物流更多的场景,打造弹性、标准、低价的配送服务,并跃迁至国内最大的即时配送平台。

最近一两年,经常有人问他对物流项目的看法。坦率而言,赵剑锋不再看好任何项目,觉得物流领域留给创业机会的基本为零。他甚至奉劝过一些投资人换个赛道,并告诉他们物流行业属于产业资本,而不属于 VC。

纵观整个资本市场的整体形势,只要亚马逊存在,就意味着市场愿意给战略配送买单。「即便创业公司的成本和体验比上游客户更具优势,别人可以多投钱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市场会给它更高的估值,所以,你(创业公司)还有什么价值?」

如果看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呼之欲出,物流一定是其中最快速、最早被应用的行业之一,和巨头相比,创业公司在数据方面拼不过巨头,在技术人才方面也不占优势,即使创业公司在技术上领先一步,也是在某个环节占优。但物流行业的创业公司若要自立门户,「最好的结局嫁入豪门。否则可能连「小妾」都做不成。所以我们 2018 年加入了菜鸟阵营,融入到阿里的生态体系。」

从 2014 到 2018 年,无论是点我吧还是点我达,每一年都能取得融资,累计金额几十亿人民币,看似顺风得意,实际仍在侥幸存活。「物流位于整个消费产业链的最末端,产业链上游越分散越有价值,越集中越没有价值。物流行业的上游不是集中与否的问题,而是巨头垄断的问题,所以创业公司一定没有发言权。」


责任编辑 卧虫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