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经济风波余威犹存,面对经济下行,消费紧缩的态势,商业领域“冬播”之道如何?
全球经济风波余威犹存,面对经济下行,消费紧缩的态势,商业领域「冬播」之道如何?
苹果与无印良品,一个是全球手机巨头,一个是日本知名家居品牌,在中国市场同遭颓势,一夜之间,迎来「疯狂」降价潮,苹果 iPhone 机型降幅达到千余元;而无印良品遭遇了同店销售连续下滑以及两款食品基因致癌物风波后,开启在中国市场的第十次降价,降幅在 6%-30%,欲以降价谋翻身。
(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NOME 品牌创始人陈浩 现场讨论)
而另一面,NOME,是中国家居零售新势力,面对多变的商业环境,其对新零售的思考引发了业界的关注,近期,NOME 品牌创始人陈浩受邀做客华为内部会议进行了一次关于新零售的分享。
作为唯一受邀的外部演讲嘉宾,普斯控股投资集团总裁、NOME 诺米品牌创始人陈浩,在华为内部会议上分享了 NOME 的「新零售之道」。据了解,陈浩于 2017 年创办的 NOME,被称为家居零售「新物种」,是家居新零售赛道上唯一被今日和红杉同时重仓的高成长性企业。
陈浩诠新零售之本质
2019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开局之年,在经济环境「多变」的洪流中,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如何抓住商业里的那些不变,决胜下一个 40 年?
在陈浩看来,速度正成为差异化的一部分,节奏变快正成为零售新常态。快指的是产品更新速度要快、商品周转速度要快、开店速度要快,快还能改变零售的毛利函数。NOME 平均每天新开门店 1.2 家,从成立到现在一年多时间,门店总量已经突破 500 家,覆盖到全国 32 个省,每周上新 150+新品。
(NOME 品牌创始人陈浩 分享「新零售之道」)
陈浩认为,商业模式要基于「趋势」加「优势」的洞察,品牌定位和渠道建设要有独特性。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巨大的消费潜能,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人们花钱肯定会更谨慎,但谨慎不代表不花钱,而是会对性价比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对「好物」的需求将倒逼产业链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催生全新的零售业态,在家居和智能生活领域的版图或将重新改写,将出现千亿规模的新的零售巨头,释放巨大的商业潜能。
NOME 通过整合全球优质的设计师、中国本土的供应链、大规模采购,并选对已经拥有成熟的电商用户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新零售赛道,打造了一套「极致设计+规模供应链+优质商品组合」的广义新零售商业模式。
NOME 在全球进行了消费、市场、产业、资源的「红利价值」调研后发现:1. 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和市场红利;2. 中国有供应链红利;3. 西方有设计师红利。通过这种好上加好的 Lollapalooza 效应(查理∙芒格),迅速结盟一流供应商,导入顶尖设计资源,占领线下流量重地,形成更好的商业模式,让 NOME 在零售战场上不断开疆拓土,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和潜能。
零售创新正当时
关于零售,陈浩认为关键三要素是「用户体验、价格、丰富」。陈浩带着团队,分析了市场上众多的家居产品数据,最终选出 3000 个 SKU;「高频、刚需、海量」是最基本选品标准;除此之外,还需具备高颜值、实用、质量好、价格便宜、可大规模生产等五个特征。总之,用最好的设计、最低的成本、最便捷的渠道、最好的体验,提供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一切,是通过门店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在陈浩看来,「门店即产品」。
「新零售」不仅是重塑「人-货-场」的理念,其天生具备「新品牌」和「新传播」的特点,陈浩认为,「极致设计+规模供应链+商品组合策略」是门店产品化、门店品牌化的三大体系性支柱。
(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与 NOME 品牌创始人陈浩)
陈浩结合自身在新零售的实践,非常认同华为对于零售业务的全新探索。陈浩认为,全世界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在 2B 和 2C 领域同时取得成功。华为一举打破了这个魔咒,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品牌。消费电子和家居零售既有差异化,也有共性。前者平均客单价高但频次较低,后者正好相反,因此家居零售这块对细节和执行、速度和毛利等要素的要求更高。
同样是面对年轻群体,技术、审美等带来的是消费特性的群体性转变。在陈浩看来,零售业的成本与体验正发生深刻重构,「智能」与「设计」将成为零售变革的两翼,其带来的「柔性」与「审美」属性的迭代,将使得商业的版图重心进一步向零售端转移。
针对当下最热门的消费者社群、与用户沟通等方面,陈浩认为,未来 NOME 要成为一家「产消合一」的公司,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二为一。实际上,现在很多 NOME 产品的定义和改进,用户已经通过网络社群在大量参与,这会让瑞典的设计师和中国的消费需求之间实现打通。把消费终端,变成运营终端,利用好正在消失的身份界限,去为零售定义新玩法。对于商业,对于 TO C 的所有企业,零售正在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
在这场没有国界的竞争中,陈浩希望 NOME 可以成为全球家居新零售领域的华为。
后记:
经历了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互联网经济近 30 年的兴盛,市场需要「新主导产业的创立」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新零售和 5G 被认为是关键,虽然还未一飞冲天,但关键引领者正在破茧而出,牵引全新的生产生活新时代,引领一长串可投资的新产业,掌握核心技术华为、注重原创设计的 NOME,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