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以什么刷新一家四十四岁公司的未来?〡IF19

摘要

从产品售卖到能力输出,微软在转型中,明确了自身是生产力与平台公司的定位。

创业难,守业难,持续发展最困难。

成立四十余年,微软在 2018 年底以 8512 亿美元市值排名全球第一。这也是 2002 年以来,微软首次重回全球公司市值第一的位置。更值得关注的是,微软也是过去三十年,唯一一家市值始终保持排名全球前五的公司。

是什么让微软保持持续成长的驱动力?又是什么能让它能保证各部门有效协同,做出高效正确的决策?这些问题,或许能在微软现任 CEO 萨提亚·纳德拉的自传《刷新》中找到些许答案。

2014 年萨提亚掌门微软后重点布局了几件事:首先,是公司文化,他一直在全公司强调「成长型思维」;其次,是重新定义微软的使命,作为一家平台与生产力公司,负责推动最前沿科技的创新;再者,是审视公司的世界观,明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重点布局新技术业务。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混合现实……这些技术创新在全球各行业掀起所谓「数字化转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个进程中,微软也不断调整自身,努力转型。文化则是其转型成功的秘钥之一。

很长时间里,为微软创造核心价值的产品都是白科技,比如 Windows 系统、Office 软件。与此同时,微软也在 AI、量子计算等黑科技上进行长期投入。如何平衡黑白科技,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转化,对不少企业而言都是难题。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微软便在全球开设研究院。2018 年,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二十周年。作为前院长,沈向洋说,微软创立研究院的目的明确,就是推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前沿创新,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到产品,以及孵化颠覆性的新产品和商业模式。

如今,微软 Office 365、企业应用 Dynamics 365 都已加入了语音转文字、多种翻译等智能化功能。这些技术,不少都出自微软研究院。

近年来,微软有一个显著调整,就是跳脱出研发技术服务于微软自身的闭环,开始与企业合作,将内部研发成果进行推广。比如成立了「创新汇」,还与教育公司培生合作,以微软小英为技术基础,打造了朗文小英。

从产品售卖到能力输出,沈向洋说,微软在自我转型中,明确了自身是生产力与平台的科技公司的定位。这也是微软2018年花75 亿美元收购 GitHub 的初衷。



以下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在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的对谈内容(由极客公园编辑整理):

张鹏:你上次来到我们的大会已经是两年前了。当年我印象特别深,我们集结了一批开始为 AI 呐喊的人,说 AI 是未来。当时你是其中的重要旗手,我特别开心。其实这两年印证了你当时说的很多东西,这个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从你的感觉来讲,在整个科技界、商业界,是不是 AI 对未来的推动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方向?

沈向洋:对,我们两年前还在讲 AI 是不是真的会发生,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我在美国也经常去做一些演讲,也讲到了 AI 的重要性。

最近有一个经典的笑话,我说现在大家已经反过来了,如果你今天不讲 AI 的话,大家就觉得你有问题了。用英语来讲就是,「The opposi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natural stupidity」,意思是「人工智能反义词是自然愚蠢」。

张鹏:两年时间。你看科技圈的变化多快啊,在面对这么大的变化时,我们很欣慰当时的预言和判断是对的,我们没有误导大家。但是内心多少会想,这个变化居然真的这么快就发生了。

把你请来时,我们在这个故事应该从哪开始讲呢,比如我们看看过去 20 年市值最高的公司,2017 年的时候是一批,但往前推 10 年,我们会看到 2007 年里,这里面其实没什么科技公司,再往前推,推到 1997 年,就更没有科技公司了。但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性,二三十年时间里,只有微软一直在里面。

这个事情你不研究、不比较是没有感觉的,但你看完了会突然意识到,我们得对这家公司有一个重新的认知。因为一次跑得快可能有各种原因,但 20 年一直在这个位置,背后一定有一些科学、方法是值得解读的。

最近我看了今年很火爆的一本书,就是纳德拉的《刷新》,看完之后很有启发,我还发自内心地写了很多书评。我一直感兴趣,你作为微软的老人,经历了整个过程,这本书里什么东西让你感受比较深?

沈向洋:这个问题很好。事实上我最近也在思考,当时写的时候,草稿我也有机会看到,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这本书写得非常好。

这本书前 1/3 的部分还讲到了(纳德拉的)个人经历,也非常感人,我觉得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从他的经历当中走过来的,后面介绍了整个公司的思考等各方面。我自己觉得一个公司长久的发展,可以用三句话很好的总结:「创业难,守业更难,持续发展最困难。」

因为微软发展到今天,从盖茨当时创业,到鲍尔默守业,再到在萨提亚持续创业,这件事情非常不容易。在整本书里面,我自己最大的感觉主要是一点,就是 Hit Refresh 这件事情,去改变自己去创新、去领导的勇气。

张鹏:去引领。

沈向洋:引领未来这样的勇气,不仅仅是公司的 CEO 的事。作为公司的高层、领导,作为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去思考这样一件事情。我觉得在这本书里提到的另外一点是作为一个已经相对成功的公司来讲,比如微软,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 reboot,而是一个 refresh。这是比较计算机的术语,意思是你不需要什么东西都硬重启,实际上你需要的仅仅是像浏览器的 refresh(刷新)那样,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东西,你是不需要从头到尾重启的。

张鹏:不需要硬重启,只要软刷新。

沈向洋:你这个总结的非常好。

张鹏:拔电源这个事儿不是很合理。

沈向洋:对。虽然很多时候拔电源说不定是一个解决的方法,但是对于一个人类的组织,对一个大公司来讲,我觉得 Hit Refresh 这个术语很好。

张鹏:你看到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穿越时代,其实会面临多个挑战。在创业、守业,延续不断再创业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挑战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沈向洋:是。

张鹏:这种挑战是很大的,其实是不断地点击刷新的过程,这个才是一个往前发展的核心。

沈向洋:是。

张鹏:这一点上我觉得微软还是让很让人敬仰的,它有这样庞大的身躯,但它还能不断地进化。



沈向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我想大家也可以想得到。像微软这样一个企业,我们有十几万员工,5 年前萨提亚接过首席执行官,其实大家一直都在不断地思考,怎么样才可以继续持续地向前发展。

过去这些年我觉得,特别是过去的 5 年,我们也的的确确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深刻的体会,比如萨提亚在书里面写到的。我自己总结的话,我觉得可能跟很多大型组织都是很相似的。

当你考虑这十几万人的一个大公司要向前走,我觉得首先我们要问的是,这也是萨提亚做了新的 CEO 以后问大家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存在?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微软明天消失了,大家会不会怀念我们,没有了微软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是第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使命:「empower everyone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也就是说「予力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

如果说我们要定位自己的话,我们实际上是一个技术公司、一个平台公司,我们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完全是因为要自己酷,我们是希望其他的人也酷,就是帮助其他人变得更加的酷。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可以想象一下,其实微软有一点像是蓝领、白领这样的阶层。

第一,我们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存在,使命是什么。

第二,这样大的一个单位,一定有自己的文化,特别是一个已经成功了很多年的公司,但是最近发展不是很顺畅的一个单位。所以这就是萨提亚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的成长性思维。每一个人加入微软,你当然要为公司做贡献,但同时你自己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特别是以前比较成功的企业,在持续创新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成长性思维,这个对于我们所有的员工,包括我本人影响非常大。

第三,光讲文化肯定是不够的,一个公司向前发展,一个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认识到的第三点,就是你要有一个世界观。

你一定要搞清楚这个世界在向哪里走,就像刚才鹏总你也讲到,一年前我们两个人在这里讲的时候,就是讨论人工智能是不是未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觉得在过去 5 年当中,我们的世界观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转变。

萨提亚刚刚上任时,我们讲的是世界观叫做「移动为先、云为先」,现在讲的是「智能云、智能边缘」,里面真正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感觉到这个世界向前发展,(方向)肯定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智能」。

张鹏:所以你看这里面最关键的要推动 refresh。在不断往前发展的时候,你可能首先要去重新理解这个组织的使命,然后建立一个能够包裹着这个使命向前走的文化,然后你还要有愿景,能够去看到。

沈向洋:你刚才这个问题问的好,我觉得使命这件事情可能很多人听起来觉得很虚。

张鹏:对,很多人觉得使命很虚。

沈向洋:其实你需要问自己这么困难的问题,你要强迫自己思考,然后讨论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因为一个成功的公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公司成功以后,有太多的钱、人、想法,太容易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就会想我是不是也应该做这个?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应该问自己一句话: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这就需要回到本质上来,你要回到你自己的原则上来,你自己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每一家公司、每一个领导、每一个创始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我们的定位非常清楚,我们也非常喜欢过去这 5 年里我们的新使命。以前,每家每户桌面上的计算机都是用的微软的软件,这个在很多年前已经被实现了。

所以新的愿景和使命就非常不容易,你一定要明白我们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做一个别人已经做了的,我们可能可以做得和他差不多好的,说不定可以比它挣更多钱的事情。而是要真正问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做什么是对这个世界是有贡献的,可以帮助到用户和其它企业。

张鹏:我非常认同,我觉得今年在我们的论坛里,很多企业家也在提类似的感悟,因为人到最后创业,做企业、商业,可能一个是主观,一个是客观,最后要找到主观和客观的和谐共振。你不能做你厌恶的事情,你也不能因为这个赚钱就把自己消灭掉了。

所以,最终还是要找到一个共振点,这个使命最后会定义我们不做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件事上投入生命,在这件事上长期有耐心,坚定的去做。一个组织有了这些才能有力量。

沈向洋:是的。



张鹏:有沉淀的企业才能说出这么有份量的话。其实在推进的过程中,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方法上的,因为还要做业务,最终要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

最近萨提亚也提了一个观点,他说微软要拥抱更广泛的计算和环境的智能,刚才你也讲到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智能,这些东西我们要怎么更深层地理解它,怎么往下推动呢?

沈向洋:你这个问的非常好,也是我们过去这几年非常认真思考的事情。

一方面我们比较幸运,在整个云计算、智能云这件事情上,公司发展得非常顺利,萨提亚的战略很清晰、战术很清楚,打得也很坚决,现在微软智能云在世界上已经很强大了,是 NO.2,产品也有很大的差异化,包括混合云。

但只是做云不是我们的目的,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回到我们的世界观,讲世界向前走到底会走到什么样的一个情况,我们觉得这个世界马上要到万物互联的年代了。你去思考的话,今天在云上做了一些东西,大多数做的还是很粗浅的存储和运算,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家现在开始做的东西是 AI 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云的提供商都说自己是一个智能云。

今天这些云上的数据只是未来数据很小的一部分,当万物互联以后,你可以设想一下那么多的设备,那些传感器到底在做什么?

首先第一件事是收集数据,并不是说所有的数据要全部上传到云里面,但它收集了很多数据。一个设备本身不见得很有意义,但是这些设备彼此连接起来以后,智能慢慢就会出现。

从这个角度来讲,(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最近宣布拿出 50 亿美元投入到物联网 IoT 上。

年底之前我在深圳办了一场很大的活动,就是讲智能边缘的问题,除了智能云以外,接下来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就是智能端、智能边缘,怎么样把这些东西连起来。

如果你顺着这个思路去想的话,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一台计算机,就连起来了。微软就变成了世界上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我每次这样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想起很多年前,计算机刚刚出现的时候,IBM 的主席 Watson 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当时 IBM 做出计算机的时候,他曾经讲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这个世界上大概最多可以用五台计算机。

张鹏: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很有想象力的。

沈向洋:你这样想想的话,这个世界可能以后还真的就是五朵云、五台计算机,把所有的东西全部连起来,实现万物互联。所以,这给到微软,更多是给到微软的合作伙伴、用户无限想象的空间,我想想未来都觉得很激动人心。

张鹏: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因为它在里面有更多的节点,都在计算。最早是只有一个终端在计算,现在有云,现在还要往边缘计算推动,你发现会有更多的计算在同步进行。连接起来后,这就是一个庞大的、并行地在计算的一个系统,这件事你会觉得让人很兴奋。

世界观是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未来的走向。它会走到哪儿,也是一个公司得价值主张。

沈向洋:事实上,我也在想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说今天这些企业,包括像微软,突然变聪明了,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很多这样得思想、概念,是以前很聪明的人,特别是一些做研究的人已经提过得。

比如说「无处不在的计算」这件事情,在几十年前就有一个很出名的人,他当时就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他可以想象这个世界未来会是这样的。但是以前技术不成熟,也没有这样的商业机会。需要不断地尝试、迭代,才能最后真正做到这一点。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无处不在的计算」这件事情已经基本上发生了,无所不在的智能我觉得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是方向已经很清楚了。

张鹏:其实很多先知们对这个事本来有思考,但是最终这件事变成现实,其实是要靠企业、人、技术不断地推动的。

沈向洋:对。



张鹏:说到这种技术的推动,我们其实一直有一个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想问微软的领导层团队,因为我们极客公园有大量技术的人员、开发者,大家心中都挂念着 GitHub,我们当时都没想到微软出手,我们其实挺关心的就是:第一,为什么微软会做这个决定。第二,GitHub 还好吗?

沈向洋:GitHub 太好了,我是非常喜欢 GitHub,虽然我个人没有在 GitHub 上贡献太多的源代码,但是我经常上去看、学习一下。你讲到 GitHub 被收购这件事情,其实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所有的大公司都不断地在做收购,收购有种种原因,你可以收购技术、产品、客户,但是我们最近的几个大的,我个人觉得相当成功的收购,实际上背后是有一个理念的,实际上是收购社区。

我举个三个例子。第一,《我的世界》,是一个游戏的社区。第二,LinkedIn。第三,GitHub。这些开发者来到 GitHub,肯定都是喜欢 GitHub,但也是因为 GitHub 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社区,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思考的好地方。

我们当时收购 GitHub,我想你也可以想象,可能也有很多其他的公司想要收购它们。但 GitHub 的创始人以及他们的团队愿意和微软一起联合起来,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非常高兴他们能做这样一个选择,75 亿美元的价格只是一个小问题,关键是能够继续服务大家,甚至我可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在宣布收购 GitHub 以后,过去这一年,我们 GitHub 的用户增长了 800 万。

所以,大家其实对微软是有一个信任在这里,我也非常感谢 GitHub 的一些用户,因为当大家让这个社区越强大的时候,可以互相有更多的帮助。

而且,我们当时收购的时候承诺得非常清楚,GitHub 进了微软以后是独立运营,是我们派了一个非常好的 CEO,Nat Friedman 他去那里做 CEO,我们非常希望有更多中国的 GitHub 用户能够在上面做更多贡献。

张鹏:这个是一个好消息,大家知道 GitHub 在微软的支持下越发展越好。

沈向洋:是的。

张鹏:我们再聊一个问题,因为微软是一个科技公司,我们今年其实提出了一个概念,我们以前一谈科技,大家倾向于谈黑科技,说这个科技没有见过,非常 cutting edge,非常前沿,至于什么时候能用上先不说,反正有就是酷。

微软有很多这样的东西,我们之前探索过。但是,我们也看到微软有很多白科技,比如我们天天用的很多微软产品,它不一定在里面用了多么复杂的 AI、量子计算,不一定到那个层面。

可是这家公司既要有白科技的产品,又要向前开发,探索黑科技。你一直在这个大方向上把关,能否给我们分享这样的一家公司怎么定义白科技和黑科技,怎么让它产生一个循环?

沈向洋: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公司成长到一定程度以后(的事)。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初创公司首先要活下去,去想你的产品到底服务哪些用户,一开始能够服务现有的客户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但是,公司到一定地步以后,你一定要思考这个,我一直讲公司里面肯定有不同的人,销售一定要能够赚到今天的钱,今天做产品的人要能够做出产品,明天能卖出去,能够赚到明天的钱。那么,那些做黑科技、科研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是这些人要能够帮助公司赚后天的钱。

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作为 CEO、公司主要领导,你一定要在每年做预算时,想一下整个预算的分配,不可能大多数人做黑科技。

所以,微软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因为当年盖茨对技术的热爱,让微软在不是很大的公司时(27 年前),就已经成立了微软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是 20 年前成立的。27 年前成立研究院的时候,微软并不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当时我们的营销还不到 20 亿美元。

张鹏:一年的营收。

沈向洋:销售不到 20 亿美金,还不是利润。

我想今天中国的企业,销售超过 20 亿美金的太多了,当然微软比较幸运,做的软件行业,所以利润相对比较高。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想鼓励大家,当公司做到一定地步时,你一定要去想未来,其中买未来保险的做法就是成立这样的一个研究院,我相信盖茨这么多年在微软做出最伟大的决定之一,就是 27 年前成立微软研究院。

你刚才讲到白科技、黑科技,事实上微软自己产品里面的白科技,背后都有微软研究院当年做的黑科技,只不过时间长了以后,黑科技慢慢变成白科技了。



张鹏:其实白科技才是让更多人能够真正用到的。

沈向洋:必须是这样的,因为微软对智能的概念一直情有独钟,我记得在很早以前,微软就在思考和推动这件事,而且这些年有一些新的进展。

我最近看了一些微软的视频,我们不妨看一看,正好让你来帮我们解读一下,能看的更透彻,我们看一下微软是怎么用智能概念的,其实有一个视频挺典型的,这是小冰。

(播放视频)

张鹏:以后宅男都不孤单了,没事在家里拿出手机就开始有人陪聊了,你要再开发一个,我觉得我们就可以打麻将了,就是这种感觉。这是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沈向洋:很多人都知道小冰,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们最新开发的产品,也是微软中国团队做得非常好的、了不起的产品。事实上它比较了不起的一点,我们从一开始在研发的时候就强调了,就是 EQ,一个情感计算的框架,把 EQ 加进去。大家如果没有试过小冰的话,赶快在微信上加一下小冰,先聊起来。

这里看到的演示,是我们最近推出来的功能,小冰可以在小米手机、音箱上,可以和小米的 AI 互动,也可以在华为的手机、音箱上召唤小冰。我想基本上以后所有 AI 的载体上,大家都会看到小冰的功能,都会把小冰集成进去。

但是因为刚才也谈到了黑科技和白科技方面的问题,我想跟大家透露一下,事实上小冰发展到今天,四、五年下来,它已经有了 260 多个技能。实际上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一个礼拜推出一个新的技能。之所以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做这样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研究院有这么多年,有很多的黑科技积累。所以,我们也非常高兴,真正能够把小冰这个聊天机器人做到极致。事实上市场上有很多这一类的聊天机器人,而小冰因为情感计算和 EQ 能力能够和你长聊。

张鹏:不把天聊死。

沈向洋:对,它平均可以跟你聊 23 个来回,一般的智能机器人助理大概聊两、三下就没有了,但是小冰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跟你不断地聊下去。

聊天是人类的刚需,大家可能不知道,聊天这个事情是非常了不起的。包括你刚才在讲思考这件事情,很多思考是在交流之中、聊天之中产生的。比如说像你一天跟其他人加起来要讲几千句话,事实上里面并没有很多是要解决问题,大多数的时间、大多数的对话实际上是聊天。所以,我们当时产品定位就是聊天机器人,这是很有道理的。



张鹏:聊天是一个人生命里很重要的东西,但是它还没有被很好地优化,或者有一个新的方式带来改变。所以,你看黑科技最终还是要回到为人解决问题上。

刚才谈到研究院,咱们有张老照片要看一看了,我们有张当时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时候的一个老的照片,这张照片我是印象很深的,因为刚成立我就去过,那个时候房间还没装修完,我就去过。你看这里面,群星如云。

沈向洋:年轻的时候。

张鹏:微软亚洲研究院对于微软在这些年的技术发展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也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其实你看这一波 AI 浪潮里,我们发现好多领军人物在各个创业公司、在各个领域里,好像都是咱们亚洲研究院的老人,你们成了这波 AI 浪潮在中国崛起的黄埔军校。

你作为这个研究院的老人(也曾经是院长),您看到这个场景,您是什么样的心情?

沈向洋:非常自豪。你不要不好意思问,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大概在两三年之前,我跟洪院长讲(洪小文现在是我们现在的院长)我说我们应该成立一个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会,我们把这些人聚集起来。

结果我们统计了一下,今年 20 周年(11 月份的时候),研究院 20 年下来差不多有 7000 个院友,因为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实习生。

的确就是像你讲的,在我们这里学习、工作过的很多同事,现在很多是资深的行业人士。所以一定要尊重这些实习生,因为未来是年轻人的,说不定哪天他就成功了。有很多都是实习生出来的,特别是最近人工智能方面很多的优秀企业,比如说旷视,他就是我们的实习生,包括他后来从研究院雇去的首席科学家,也是原来我们的实习生和员工,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的的确确是走出了很多很优秀的企业家。

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因为每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培养很多优秀的员工,有很多优秀的员工留下来,也有很多优秀的员工离开,走上自己想走的一条道路,都非常自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要不断地刷新、向前进,不断地做出更加有意义的东西。

张鹏:我觉得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对外释放出的推动力,其实也在推动你的世界观、方向和价值主张。就像 AI 热潮,我们预言准确,可能也跟最后一堆人输出出去起到推动力,有关系。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挺好的一个广告嘛,以后亚洲研究院实习生是金字招牌,更优秀的人会靠拢过来。

沈向洋:是这样子的,一个企业成功以后,它的确有社会责任,我觉得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其中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而且很自然。

你看成功的城市,都有一些优秀企业的出现,像美国的西雅图,历年中出了波音、星巴克、微软、亚马逊等,这些成功的企业出来以后,自然会孵化出很多其它的小企业,这都很自然,这样可以领导整个城市、社区更加成功。

张鹏:环境变化会推动这件事往前走的速度。

沈向洋:是的。

张鹏:因为我在中国产业圈子里交流的企业家比较多,我今年比较斗胆地造了一个词,我觉得过去互联网科技发展在中国的主题叫「流量信仰」,但是现在大家越来越把流量背后的本质(数据)当成一个重要资源,要做新的挖掘和理解,所以我当时提了「数据信仰」这么一个概念。

这都是我们自己观察的视角,我发现微软在做的许多事,和这个也很接近,你怎么理解所谓数据信仰对下一个时代的意义?

沈向洋:我非常喜欢「数据信仰」这个词,事实上你去看 AI 最近的进展,大家觉得 AI 非常了不起,但是事实上今天 AI 之所以能够这样,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运算的急剧加强,摩尔定律还没有完全死掉。

第二,数据量极大的增量。

第三,深度学习的突破。

所以,这三股力量在一起,领导 AI 在今天能做一些事情。但是实际上 AI 真正能够做的一些事情,最基本的事情还是要靠数据,所以我一直讲今天 AI 的成功,真正做的事情是大数据解决小问题,「小」这个字可能用的不是很恰当,应该讲大数据解决一些专门、特别的问题。以后未来的智能也许会出现一些小数据解决通用问题,但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

所以,我很赞成你这样的讲法,今天来讲数据信仰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如果从微软的角度来看数据这件事情在公司里的重要性,事实上微软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幸运,在商业上有两个火车头:一、个人计算。二、企业计算。

个人计算的代表是 Windows 和 Office,代表了每家、每户、每台计算机上跑的微软软件,但是大家看到比较少的地方是企业计算到底该做什么,微软那边的代表产品是 Windows Server 和 SQLServer,大家用的最多的还是 SQLServer 这样的数据库。



今天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今天的问题是数据爆炸性增长,爆炸性增长以后,你仍然要去做数据处理,仍然希望从数据里面提取信息。今天用 AI,你希望更加智能,所以这些数据在今天更加关键。

从微软的角度来讲,我们在云计算的过程当中,出了更多更方便的数据库产品,更重要的是我们提供的一些其它工具,比如讲 PowerBI 就是做数据可视化,因为你到最后你真的要搞清楚,你这个数据里面到底有什么。

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数据信仰这件事情,给大家创造了很多的商业机会,大家去做机器学习也好,AI 也好,做这些东西,大家最后都会碰到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实际上你 90% 的时间都在前端弄数据,实际上你花了很多的钱请了科学家等等,做的都是后面 10% 的东西。

所以,这里面就有很多的工具需要大家去思考。对微软来讲,我们对数据这件事情是无比的重视,事实上在公司里面,我们把 AI 和数据这件事情是一起讲的,我们公司几个大的方向里面,其中一个大的方向叫 Data and AI。

张鹏:其实这两个是有紧密的关联。

沈向洋:你没有 Data 你就没有 AI。

张鹏:确实是这样,所以数据信仰我们说的还是对的,这是一个时代变化。过去我们看了很多流量,现在要在数据上做思考。到尾声了,尾声的问题我其实特别的期待,为什么我说我特别的敬仰沈向洋,我知道你最近在写一本新书,《计算未来》。

我倒不是说在这个书里看到一些未来的机会,我发现你花很多的时间在探讨一个问题,就是人和技术,技术和社会之间,需要做一些新的思考。以前我们思考很简单,技术就是工具,用技术提升效率,然后这个社会有多点技术就会更有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在今天似乎我觉得要有一些新的维度的。

我很想听你从这个角度,就是为什么你会做这个思考?在你说这个之前,我知道微软有一个项目叫 Emma,我觉得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过,我建议放一下,让大家感受一下这个项目,是这件事儿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播放视频)

沈向洋:我看过很多遍了还是觉得很感动。

张鹏:我觉得你在这里面能够感觉到其实科技是有力量的,帕金森症现在并没有有效的治愈方式,每年有那么多人,他们因为这样的病症,他并不能够…

沈向洋:全球有 1000 万。

张鹏:他们并不能够过很好的生活,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对应的技术,我们今天倒不是为了讲这个技术。我是觉得,能够把一个好像医学里面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科技,通过一个外部的设备把它解决。

我觉得会看到,科技其实是有力量的,尤其是当它应用在这样的事情上的时候,因为我知道这是在你的体系下推动的一个东西,你更了解这个情况。

沈向洋: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特别自豪的地方,在微软公司,特别在微软研究院的话,我们有很多的研究员、工程师他们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做他们觉得做了有意义的研究,而且对社会是有贡献的。

像张海燕她是在我们英国剑桥实验室,她以前是北京人,这完全是她自己的想法,然后跟几个同事一起做了这样的项目,做出来这个技术原形以后,跟一些患者真正地在做实验,很多很多的人都非常喜欢,有很多人给我寄 e-mail 请我能够帮助他们跟海燕,能不能把这个东西给她叔叔、家里人去试。

我一直跟他们在讲,这个还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你也对这个项目很关心,我要感谢你的帮助,能够令我们这个项目更快地进入到下一步。



张鹏:如果我们把科技合理地运用,能有很多的感动,能带来很多变化。但是你在书里也表达了一些担心,这些担心或者这些思考又是来自于什么地方?

沈向洋:技术从来对这个社会都是有颠覆的,不管是哪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对这个社会,比如说就业、教育等领域,这个的确是的。

但是,人工智能最近的发展速度来得很快、很迅猛,对这个社会的冲击会非常的大,其实种种方面。这也是为什么一年多以前我和我的同事 BradSmith,他是我们的总裁兼首席法务官,他对于政策、法律这方面很懂。我就跟他两个人合作,我们两个部门同时一起写了一本书叫做《计算未来》在这本书里面我们一起讨论,实际上有三个方面:

第一,最新人工智能的进展、技术等等。

第二,开发人工智能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关注的伦理问题,伦理的意思就是说,虽然我们可以做这个,但是我们不一定应该做这个,这是从理论的角度来想这样的问题。

第三,人工智能未来对社会的影响,我们有一个特别关心的地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该会怎么样,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会怎么样,哪些行业会被人工智能很快的取代掉。

就是说要重新变化,让社会上的人去做其它的工作。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像以前电梯刚出现时,电梯里面还有人在开电梯,所以我们很重要的就是要研究所谓的 responsible AI(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我们针对这一方面,公司内部和外部都做了很多工作。

张鹏:我觉得这个反而叫「能够有所不为」,要划定这样的边界,才能够把这个事更好的推动下去,这个可能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很有必要的思维。

我在结束访谈之前,我还有一个视频想让大家看一看,这也是出乎我意料的,这个可能也会带来我们对一些问题的不同思考。我看到有一个游戏设备,会带来一些出乎想像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妨看看这个视频。

(播放视频)

结尾的这句特别让我触动,我觉得让每个人都能够去享受这个乐趣,微软是很关注 for everyone 的,这个可能也是科技在后面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因为以前科技可能会用来让少数人提升效率,成为一个创造价值的工具和武器,但是今天很多的科技在每一个小的族群里,不管是像 Emma 这样的,还是像这个小男孩这样的,我看到那个 Xbox 控制器好像已经可以量产了。

沈向洋:是的,我也非常高兴你选择这个 Xbox 视频给大家分享,我完全同意你这样讲,技术到最后,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乐趣,以及对生活的一个改善。

这个 Xbox 无障碍控制器今年春天时就会在中国上市,如果大家有亲戚、朋友玩游戏有困难的话,可以试一下,这是我们得奖的产品,今年在圣诞节和新年时,美国微软电视上的广告基本上就是刚才放的那个,非常受欢迎,我们也非常高兴,我们每个星期五开常委会时会专门把那个团队请过来,让他们解释为什么做的这么好,我觉得很感动。

我觉得技术最后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改善生活。

张鹏:其实游戏对这个孩子来讲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儿。

沈向洋:他的朋友、他的社交。

张鹏:这不止是一个游戏,它会变成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觉得对于科技的理解越深层,科技对于人的理解越深层,才能把一个公司做成一个足够长久的公司。我特别感谢沈向洋今天给我们带来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科技的力量,最终它的使命,因为有了这样的使命我们才能走得更正确。感谢沈向洋的到场,我们热烈的掌声,谢谢!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