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瑞幸咖啡式玩法不同,有好东西不烧钱也能玩转互联网营销!

摘要

 全年亏损8个亿?这符合我们的预期!而且补贴还将继续!

全年亏损 8 个亿? 这符合我们的预期! 而且补贴还将继续!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瑞幸咖啡 CEO 的口中,可能都不会有人相信! 要知道在这个资本的寒冬,能够有这么大的魄力继续烧钱补贴的企业,除了瑞幸之外,很难找到第二个。

  资本的寒冬,对于瑞幸来说仿佛不复存在。以 8 个亿的补贴,获得了 2000 家直营门店以及 1200 万付费用户的瑞幸咖啡,他有这样的底气。

  用适度补贴,获取这一年的市场规模和速度,对于这家有着传统互联网基因的公司来说,这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而且这套互联网烧钱营销的玩法,对于他们团队而言更是驾轻就熟,十几年的创业老兵,多家盈利上市公司的经验,使得瑞幸咖啡有足够的自信度过这个寒冬。

  l 没有专业的团队操刀,别玩火自焚!

  「互联网烧钱营销的玩法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团队操刀,最好不要尝试!」谈到瑞幸咖啡这种通过补贴快速获取客户的商业战略时,有好东西的创始人兼 CEO 陈郢在旁边提醒道。

  陈郢看来,在整个资本的寒冬,这种烧钱营销固然能够快速地扩大规模,为自己的融资 PPT 增加更多的数据支撑,但是如果你没有如此专业的团队操刀运行,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很难想象。

  在陈郢的战略思维中,品质为先是支撑企业熬过资本寒冬最温暖的外套。坚持做好品质,服务好现有的老用户,将他们留下来。然后通过老用户的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新用户,以留存促拉新。这就是陈郢为有好东西规划的战略方针。虽然前期积累得很慢,但是胜在稳妥,而且一旦发展起来就像滚雪球一样根本无法阻挡。

  l 打铁还需自身硬,品质不过关别提发展!

  为了保障产品品质,有好东西专门设立了为消费者寻找品质好物的岗位,「寻味师」。寻味师,顾名思义,寻找生活的滋味。他的存在则保证了有好东西从供应链的源头上把控品质。

  「一个月 30 天,我有 20 多天都在寻味的路上。」寻味师的话中依稀可以听出一丝艰辛。每天都在奔赴世界各地的路上,探访一线源产地、深入产品的设计、研发、检验环节,耐心筛选、挖掘优质商品,将品质的概念埋进心底!

  在有好东西,一款商品要上架,需要经过层层关卡。首先有好东西会通过大数据研究会员消费习惯和偏好,把会员的反馈结果给到寻味师团队,然后寻味师们按照会员的要求进行选品。选出的商品要经过公司产品部论证调研,送到专业机构进行质检,商品样品分发给公司各部门员工及甄选师进行试吃、试用并打分评价,符合标准、满意度高的商品才上架。而且每月每个寻味师只准上架 1-2 款商品,就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

  与其他零售企业相比,有好东西寻味师选品的时候非常严苛,一般需要从几百个供应商中,选择一款品质最好的商品,这跟一般零售的采购思维是截然相反的。

  一般零售企业负责选品的都是采购,采购为了出业绩,每个月上线 100 款,他都能找到供应商,有时候,甚至找到一个供应商,几百款产品就解决了。而在有好东西,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存在。

  l 每一次寻味之旅,都是吹毛求疵的过程!

  Lulu 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本身就有极高追求的寻味师,她在选品的时候会直接把控产品的设计加工环节,并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不断跟供应商协商需求,亲自「打造」和「迭代」了不少好产品,所以她推选的每个商品都是平台的爆款。

  一次,为了验证摩飞榨汁机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她将从一款新产品放在公司的用餐区让大家免费试用了一个月,在得到广泛好评后才正式将产品上线,结果上线两小时便被抢购一空,成为平台的一件奇谈。后来,她还曾经为了证明一款德国去污膏的安全无毒,竟然直接挖了一块直接丢进嘴巴吃掉。这样的举动足以证明她对产品品质的自信。最后事实也证明,去污膏不仅无毒而且功能也是超级棒。

  其实在有好东西平台,像这样严苛选品、优中求精的寻味师还大有人在。比如立志做中国好橙子的「橙先生」、国外网红水果达人「宝柱」、惊艳爆品专业户「涛哥」、不走寻常路女孩「榴姑娘」、健康食品的传递者「沙沙」……他们的每一次寻味之旅都是对品质甄选的另一种诠释。

  一位坐标上海的宝妈曾经在平台留言道:「自从宝宝出生后,品质和安全就成了我们家买东西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作为一个资深的剁手党,用过了这么多的电商平台,只有有好东西的产品品质最值得保障,经得起持续、反复购买。这也是我选择有好东西的原因所在。」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