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有日活用户1.5亿、超过80亿条短视频的快手平台最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发布在这家平台上有关富士康的短视频达到114万条。
拥有日活用户 1.5 亿、超过 80 亿条短视频的快手平台最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发布在这家平台上有关富士康的短视频达到 114 万条。
这些短视频从富士康一线员工的视角,呈现了工厂生活的各种普通而细微的场景:宿舍和食堂,体育场和游泳池,超级巨星演唱会和豪华集体婚礼,花样繁多的早餐午餐,早晨上工进入厂区的人流……
一直以来,外界很难了解和进入这个庞大的帝国。富士康显得神秘,但也容易被外界误读。当短视频类的社交媒体出现后,富士康这个管理严格的工业帝国,会呈现出什么模样?
碎片化但是很真实
2018 年,富士康进入大陆设厂 30 周年。富士康最早在深圳落地,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获迅速扩张。富士康深圳总部,高峰期总人数超过 30 万。富士康成都园区员工数大约在 10 万左右。目前最大的园区郑州园区也像一座小城,高峰期那里超过 20 万名员工,是苹果手机主要生产地。
园区对工人管理极为严格,外界很少得知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如何工作和生活。
不过近年来,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官方报告称 2018 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总量达到 13 亿部,位居全球第一。智能机和 4G 使得微信和 QQ 这样的社交工具,以及抖音和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一下就吸引了年轻人,他们愿意将美颜后的自拍或者日常生活场景上传到自己的账户,以吸引更多的粉丝。
在快手平台上,有关富士康的视频数量达到 114 万条
很多关于富士康的热门视频都是碎片化的:早晨,富士康厂区上班的人流;或者深夜,下班后虽然疲惫仍然去唱 K 的年轻面孔;品种繁多、色香俱全的各色早餐午餐;在礼堂、宿舍等场所举办的各种活动;穿着鲜艳衣服走过的年轻女子……
富士康的这些视频,是碎片化的,但是很真实。其中一个非常火爆的十秒钟视频,拍摄了厂区的「女神宿舍」,一幢 12 层楼高的宿舍,阳台上密密麻麻晾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这里住着上万名新近进入富士康工作的单身女孩。对于同样在富士康工作的年轻男性,这里无疑是他们向往之地。
富士康「女神宿舍」
两代工人的差别
无数这样碎片化的短视频揭示了新一代富士康工人的生活态度,也显示「九五后」为主力的工人群体,和过去一代富士康人的差异。
十年前,记者曾经多次进入富士康,当年的采访笔记写道:「这里主要由年轻且没有多少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打工者组成,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打工妹。」
十年前,大多数工人来自农村,他们会尽量让自己更早熟悉规则,也会尽量顺应企业的要求,绝不主动接受记者提问。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那时候富士康工人的难题是,数以十万计的女工如何交友,如何谈恋爱,大龄女工如何解决婚姻问题,这都是当年富士康工人遇到的难题。当年富士康策划了「超级情感对对碰」、「K歌时代」、「魅力男女」、「鹏城之约」等大型交友会,还有延续至今的「大型集体婚礼」。
相比较而言,今天的富士康新一代工人会更开放和张扬一些,比如他们更懂得享受,会在夜班后再去迪厅放纵一把;他们对于流行世界和潮流非常敏感,丝毫不掩饰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他们的服饰和发型更加张扬。
展示自己的富士康女工
今天新生代的工人似乎更开放,更愿意展示自己,无论是外貌,还是内心。比如一个拥有相对数量粉丝的账号,记录自己如何离开家乡,如何艰难地适应工作环境,以及夜班的困扰……这些记录内心孤独感的碎片,也会引发共鸣,会引来工厂内或者一样在深圳打工的年轻人的点赞和留言。这些线上的社交,也会排遣他们的孤独感,丰富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富士康工人上工的场景
动力来自何方
不过,新生代工人和过去一样,挣钱仍然是打工的第一目标。十年前,相对其他企业,富士康工人收入更为稳定和可观,所以很多人会稳定地工作较长一段时间,然后离开。
今天的富士康年轻人似乎更重视挣钱,很多人的目标也会更高一些,希望挣到足够的钱,将来回老家买房买车,步入上升通道。他们会在工作之余兼职,参与网购销售一些电子产品,富士康甚至会提供一些机会,鼓励员工网上推销公司研发生产的自有品牌电子产品。
帮助富士康招人来获取相应奖励,也对工人有很大吸引力。某些岗位,介绍一个工人的奖励达到 3000~5000 元。
报告显示,中国的 90 后人口总量为 0.83 亿,比 80 后锐减 37%,00 后人口数量为 0.67 亿,比 90 后又减少了 24%,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使得用工荒成为困扰很多工厂的问题,富士康也一直在应对招人难的难题。
丰厚的推荐奖让很多人做起了招募兼职,这也使得在快手一类的短视频平台开通直播账号,成为一种动力。
快手张晓洁介绍记者认识一名叫赵云峰的面试官,他在富士康工作 9 年,从一名普通的员工逐渐成长为 IDPBG 部门的现场管理人员、内部讲师和面试官。
赵云峰的办法就是在快手上拍摄关于富士康厂区生活的短视频,顺便为网友提供入职咨询。招聘旺季,他每天都会发一两条短视频,中午和周末休息时间有空就上直播。他的现身说法,比路边摆摊招人更能吸引大家的信任。据说赵云峰最多的一个月成功招聘了 50 人,月收入 3 万多元,这让不少工人眼热。
富士康招工现场
而在快手上招募最早也最多的一个人,她在富士康工作 11 年,过去 3 年招募上千人进富士康工作。她在快手上有超过 23 万粉丝。她的秘诀就是用心拍视频,也在视频里介绍富士康的生活常识,出租房信息,这些服务性的内容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
展示自我,扩大社交圈,寻找赚钱机会,这些动力促成了百万条富士康短视频的诞生。张晓洁认为,这些碎片化的短视频,「悄然打开了神秘、森严的工厂,展示了一个更加真实丰富的世界。」
转自——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蒋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