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star.ai发布新一代为量产而生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Leo·灵

摘要

11月7日,自动驾驶初创公司Roadstar.ai对外公布新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Leo·灵」,这是一款针对中国复杂城市路况、性能全面升级的Level 4解决方案。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期间,搭载「Leo·灵」的Roadstar.ai无人车为往来乌镇的大会嘉宾、公众提供了动态接驳服务。

11 月 7 日, 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Roadstar.ai 对外公布新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Leo·灵」, 这是一款针对中国复杂城市路况、性能全面升级的 Level 4 解决方案。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期间, 搭载「Leo·灵」的 Roadstar.ai 无人车为往来乌镇的大会嘉宾、公众提供了动态接驳服务。

自今年 5 月份 Roadstar.ai 宣布 A 轮 1.28 亿美元融资以来, 半年时间里又向前走了一大步——在深圳路测区域开放线上预约试乘、实现无人车自主运营完整流程测试、成立北京研发中心、自建模拟器、进一步拓展日本、法国、美国等海外市场……无论是在技术、产品还是商业化进展方面,Roadstar.ai 始终在探索未来出行各种可能的路上马力全开。

今天,Roadstar.ai 凭借一款新产品以及一项新技术, 为业界展示了过去半年多来的技术研发成果。

为量产而生——像 Leo 一样灵动地穿梭城市之间

今年上半年,Roadstar.ai 发布了第一代自动驾驶 Level 4 解决方案「Aries·锐」, 凭借全球首个纯国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Roadstar.ai 无人车在中国复杂城市道路上跑了起来。凭借积累的大量路测数据与核心技术, 针对路面尚未解决的交通难题,Roadstar.ai 基于「锐」做了整体方案的性能升级。

更合理的传感器布局、更多数量的摄像头、更精准的数据融合、更实时的感知——构成了 Roadstar.ai 新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Leo·灵」。「灵已经接近一个成熟的商业化产品, 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能随时升级的平台。」Roadstar.ai 联合创始人衡量说。

「相比上一代产品,Leo·灵是模块化的设计, 解决了锐的一些缺点, 比如锐要更换一个零件需要拆开整体, 灵则只需要替换局部零件, 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操作。」Roadstar.ai 联合创始人周光介绍到,「灵平台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都非常强, 整个生产、调试时间可以缩短到半天, 两天时间就能让无人车跑起来。」

    周光表示, 可维护性高、组装生产环节适配更多车型, 这些都直指「量产」特征。除了硬件上的升级, 软件上算法也有所升级, 感知、决策、控制能均进一步优化, 落在无人车上的表现, 尤为显著的是能够处理「加塞」这类的特殊难题。「举例来说,Roadstar.ai 能够实现无人车在路面上的行驶更趋近『老司机』, 当无人车周围挤满车辆或是行至人流量很大的路口时, 不再像『任人欺负』的『砧板肉』, 而是学着一点点向前蹭, 只要有可以行驶的空隙, 就不会傻等到下一个天亮。」

全新升级针对量产设计的新一代自动驾驶 Level 4 解决方案「Leo·灵」, 可以轻松处理更多城市复杂道路的突发情况, 像 Leo 一样灵动地穿梭在城市之间。从支持个位数的解决方案到产出驾驭百辆级以上的解决方案,Roadstar.ai 向中小规模车队运营的目标逐步逼近。

锋从磨砺来——10 万公里的征程

今年以来,Roadstar.ai 在自动驾驶技术各个模块上都进行了更新迭代, 基于深度学习的定位系统、基于机器学习的决策规划、百万量级的模拟器、控制性系统自动化标定等全线优化, 并应用于新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Roadstar.ai 目前能够预处理 8 个摄像头、5 个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的数据, 激光雷达点云密度高达 0.13 度, 实现更精准的前融合效果, 精准感知距离更是提升 2 倍。基于 FPGA 的数据预处理机顶盒 3.0 系统, 有着更加稳定可靠的硬件, 使产品失效率大幅降低。

除了技术征程上的迈步,Roadstar 的实际路面征程也有了不少的累积。自去年 9 月 Roadstar.ai 无人车开始在加州路测, 至今已超过 10 万公里里程, 自动驾驶模拟器虚拟里程实现约 100 万公里。今年 6 月,Roadstar.ai 实现加州 500 公里一次人工接管, 深圳 100 公里一次接管, 周光表示:「半年过去了, 目前这些指标要比当时好 2-3 倍。」

技术优势一向是 Roadstar.ai 在自动驾驶赛道的核心竞争力, 厚积薄发方能后来居上, 尤其在浮躁的功利环境里, 新技术不乏「假大空」, 踏实做好研发才是重中之重。

开拓亮剑时, 探索多元化落地场景

做无人专车出行服务, 始终是 Roadstar.ai 牢记于心的终极目标, 在这个方向上 Roadstar.ai 耕耘于技术突破与路测数据累积,11 月不仅是发布新产品的时刻, 更是 Roadstar.ai 在运营能力上的一次亮剑。

11 月 6 日至 9 日,Roadstar.ai 作为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合作伙伴, 受邀为大会嘉宾、公众提供在乌镇的无人车动态接驳。预计总运营时间超过 20 个小时, 接待人数将超过 600 人次, 单程接驳超过 3 公里, 无人车行驶路线经过桥、十字路口、T 型路口等复杂交通道路, 真实还原 Roadstar.ai 专攻的复杂城市路况, 最大程度考验其运营能力。此次乌镇的无人车动态接驳, 也是 Roadstar.ai 小规模无人车队的集体公开亮相, 对外揭开自动驾驶界少年郎的神秘面纱。

除了无人专车运营方向的不断探寻,Roadstar.ai 也尝试在垂直领域深挖, 寻求更多商业落地场景, 尽快实现无人驾驶的实际应用。今年 7 月,Roadstar.ai 与美团达成无人配送战略合作, 成为外卖业务中唯一一家提供自动驾驶 L4 技术的公司。「我们已经占据了先进的自动驾驶 Level 4 技术, 对于技术难度更低的其他场景, 进入会有降维打击的优势。Roadstar.ai 不排除寻找更快落地方式的可能, 奔着盈利的目标去, 自我造血不但给外界带来信心, 也能更好地支撑主线研发。」衡量说。

在外部合作上 Roadstar.ai 也不断带来惊喜, 国内市场不仅与多样化的企业建立联系, 同时得到了几个地方政府的支持, 比如与上海临港地区政府签约, 在该地建设亚太地区研发基地, 政府也将给予配套的政策支持, 除了办公场所还有无人车需要测试的道路, 都向 Roadstar.ai 敞开了一切可能的机会。

海外市场里 Roadstar.ai 也毫不逊色于国外的自动驾驶公司, 据了解,Roadstar.ai 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与本地运营企业合作, 提供无人车公共交通服务。在欧洲,Roadstar.ai 与当地最大公共交通运营商达成合作, 提供先进的无人巴士服务;在美国,Roadstar.ai 与一家自动驾驶软件服务商共同搭建海外城市交通服务, 面向普通市民, 围绕住宅区、商店、工业区等通用场景运营无人巴士……

内生新动能, 真实体验犹如身临其境

除了新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Roadstar.ai 还对外公布了一项关于地图的新技术——高精度三维实景地图 (HD RealityMaps)。「这个地图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彩色、三维, 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地图的真实感, 也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无人车对于地图的需求。」周光说,「无人车想要在路上跑起来, 离不开先进的地图技术,HD RealityMaps 的亮相是 Roadstar.ai 首次展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凭借夯实的技术积累,Roadstar.ai 将为业界带来最能够满足无人车需求的地图技术。」周光说。

针对自动驾驶对地图的特殊需求,Roadstar.ai 新发布的 HD RealityMaps 技术是对真实世界更加精确、完备的描述, 无人车处在高维空间中, 能够更加容易获取环境的内容信息, 完成精准定位。「基于 HD RealityMaps 技术的定位系统, 鲁棒性、准确度将远高于传统的高精度地图。」周光说。

据周光介绍, 比如在无人车行驶的路况里隧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为隧道中无信号, 必须依赖于高精度地图, 而隧道都很相似, 传统的高精度地图缺少环境特征等元素。Roadstar.ai 的 HD RealityMaps 技术将轻松解决这个难题, 它可以利用颜色、花纹、纹理等信息, 做到像素级的差异, 使无人车能够准确定位、识别然后通过隧道。

将优势技术转化为内生新动能, 是 Roadstar.ai 不断成长的标志, 目前 Roadstar.ai 也针对 HD RealityMaps 技术组建起了相应的专业团队。「不过在中国要实现地图的商业化需要严格的测绘资质, 基于此考虑,Roadstar.ai 将优先在美国及日本进行地图新技术的产品研发和落地, 国内将会尝试申请资质或和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合作。」周光说。

无人驾驶将是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Roadstar.ai 在这条梦想路上让改变正在发生。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