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无疑是明年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的新风口,包括小米、OPPO、vivo等在内的各大厂商均已开始布局。而5G手机投入使用的重要前提,是配套移动通信网络的支持。最近,有媒体从工信部相关人士获悉,工信部已经就5G频谱分配组织了多次研讨会,有可能会在年内发放5G系统频率使用许可,并将制定物联网、车联网的频率使用规划。随着5G频谱方案的落定和5G牌照的发放,我国5G网络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5G 无疑是明年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的新风口,包括小米、OPPO、vivo 等在内的各大厂商均已开始布局。而 5G 手机投入使用的重要前提,是配套移动通信网络的支持。最近,有媒体从工信部相关人士获悉,工信部已经就 5G 频谱分配组织了多次研讨会,有可能会在年内发放 5G 系统频率使用许可,并将制定物联网、车联网的频率使用规划。随着 5G 频谱方案的落定和 5G 牌照的发放,我国 5G 网络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去年 11 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 3300-3600MHz 和 4800-5000MHz 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确定了中频段 5G 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能够兼顾系统覆盖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有助于 5G 网络的先期部署。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重点城市搭建 5G 网络信号基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在全国多个城市推进 5G 网络建设工作。在今年的高通 4G/5G 峰会上,高通公布的全球运营商合作伙伴名单中就包括移动、联通和电信,利用高通骁龙 X50 5G 调制解调器推进 5G NR 试验。

众所周知,5G 相比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拥有更快的网速,增幅能达到十倍甚至几十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5G 的频谱资源更加丰富,远超前几代移动通信的总和。比如在 4G 时代,要达到 LTE-A 下行峰速 1Gbps、上行峰速 500Mbps 的要求,需要提供最大 100MHz 的传输带宽。由于大带宽连续频谱资源的稀缺,需要使用载波聚合技术,将多个载波单元聚合在一起,从而支持更大的传输带宽。
即将到来的 5G 时代,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频谱范围将更为宽广,覆盖低频段、Sub-6GHz 中频段以及拥有很多可用频谱资源的毫米波频段,载波聚合频段组合将超过 1 万个,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和复杂度,对网络运营商、通信设备提供商、移动终端提供商等产业各方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就在上个月,高通发布了第二代毫米波天线模组,集成了无线电收发器、电源管理 IC、完整的射频前端组件和相控天线阵列,能够支持不同频段以及高达 800MHz 的带宽,并且其尺寸相比之前的毫米波天线模组小了 25%,能够集成到手机等终端设备。

在今年的高通 4G/5G 峰会上,高通与爱立信联合宣布,双方已成功利用智能手机大小的移动测试终端,在 6GHz 以下频段完成了符合 3GPP Rel-15 规范的 5G 新空口 OTA 呼叫。此前,双方已经在 28GHz 和 39GHz 毫米波频段完成了 5G 新空口 OTA 呼叫,采用的也是爱立信商用 5G 新空口无线电 AIR 6488 和基带产品,以及集成高通骁龙 X50 5G 调制解调器和射频子系统的移动测试终端。6GHz 以下频段和毫米波频段互操作性测试 (IODT) 的成功实现,一方面有助于运营商和 OEM 厂商使用爱立信、高通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推进实验室和外场的 5G 相关测试,另一方面也表明 5G 技术及产业越来越成熟,为 5G 加快走向商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5G 投入商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手机上网速度的提升,还将广泛延伸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 5G 高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日前举办的 2018 年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暨第四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上表示,5G 将比现有的速率提高 10 倍,具有高可靠、低时延特点,未来可支持 500 公里时速的高铁、远程医疗等应用。他同时提到,不仅是对于民生,5G 对经济也有很大影响。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IHS Markit 发布的预测数据,预计到 2035 年,5G 将在全球创造 12.3 万亿美元经济产出,仅 5G 价值链就将创造 3.5 万亿美元产出,同时创造 2200 万个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