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怎么就出不来大科技公司了;为什么西方人害怕机器人,但日本人就不怕呢 | TechBoard#18

摘要

为什么在诺基亚、爱立信的辉煌时代过去后,除了 Spotify,欧洲鲜有叫得出名的科技公司了呢?欧洲并不缺少培育科技公司的土壤,需要的是能让种子放肆生长的条件;从弗兰肯斯坦式的人造人概念诞生起,西方文明就一直持有警惕的态度,但以机器人概念设定和制造闻名的日本,为何却没有对机器人的「天然提防」呢?两年前刷遍 Twitter 的 #RIPTwitter,是如何在两年内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以失去用户的方式完成东山再起。这里是 TechBoard 第十八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为什么欧洲出不来大科技公司了

在诺基亚和爱立信如日中天的时代过去后,你还能叫出几家欧洲的科技公司?在 BAT 的名号在大洋彼岸不断被提及的当下,除了 Spotify,还有哪些欧洲的科技公司能在大众眼中「拥有姓名」呢?在近两年来硅谷遭遇到民众「科技反弹」的趋势下,对欧洲的初创者们是否会是一个新机会?

「欧洲的科技行业环境有人才、有雄心、有可堪比 Facebook 和 Uber 的效率。」英国投行 GP Bullhound 顾问如是说。如果不是上述原因,那是什么原因使得欧洲的科技公司难以突破初创期呢?

本篇文章的作者认为,问题始于「眼界」太小。比如目前欧洲混得最好的科技公司,柏林的 Rocket Internet SE。十多年来,这家公司靠从美国和亚洲照搬已经成功的互联网项目,迅速组建团队到还未被占领的市场和地区,用山寨产品抢占先机,素有「克隆工厂」之名。

Rocket Internet SE 旗下成功的产品要么占领当地市场,要么以大公司收购作为业务的结局。比如,不久前阿里追加了 20 亿美元投资的 Lazada,就是 2016 年从 Rocket Internet 花了 10 亿美元收购来的。Rocket 公司吸引了欧洲成千上百万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白天在克隆工厂想着怎么「抄作业」,晚上则在柏林的俱乐部里夜夜笙歌。

但也不能全怪欧洲科技公司「不思进取」,有时它们也难以进取。

以目前 Rocket Internet 最成功的项目时尚电商 Zalando SE 为例,其市值超过 140 亿美元,但销售还是局限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它们的目标只能是「适度扩张」。Zalando 一直试图把自己从电商网站转变为像亚马逊一样打通物流仓储的平台,但在欧洲,它们需要突破国家、货币、法律甚至文化之间的障碍。

欧洲创业生态圈分布

风险投资的缺位同样是掣肘欧洲科技初创公司发展的重要原因。诞生在阿姆斯特丹的 Booking.com 作为一家地道的欧洲公司,发展一般。但在 2005 年被美国一家在线旅游公司以 1.13 亿美元收购后,现在 Booking.com 年收入过 70 亿欧元,旗下有 17000 名员工,支撑着母公司 Booking Holdings 80% 的营收。

谈及 Booking.com 被收购的原因,初创期员工表示是因为可用资金不足。去年全欧洲共 3500 家初创企业获得了 190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这个数字在中国是 400 亿,美国则是 670 亿,而 190 亿美元已经打破了欧洲的风投记录,是五年前的四倍。

比起中国和美国,欧洲的初创公司更倾向于专注于一个领域,这或许也是他们无法变「大」的原因。

像芬兰的移动游戏巨头 Supercell Oy,凭借《部落冲突》日收入可达 250 万美元,2013 年 15.3 亿美元把 51% 的股权卖给了软银,三年后,软银 86 亿美元倒手给了腾讯。Supercell CEO 和创始人表示公司非常独立,但为了达到季度目标只专注把游戏开发好。

对比中美的科技巨头,尽管它们都有一个发家业务,但如果亚马逊坚持只做卖书业务、苹果坚持只做 PC 业务、腾讯坚持只做聊天软件,那它们或许会成为被收购方而非收购方。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欧洲的科技公司有如此多的缺陷,但这并不代表如今欧洲就会像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般,完全被美国带着走。欧洲在非消费者领域的科技行业,比如药物开发、基因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还有很大潜力。

随着这两年来硅谷名声渐衰,欧洲更是被视作抵御科技垄断巨头们最后的桥头堡,强硬的欧盟让苹果拿出 154 亿美元的退税,让 Alphabet 支付 78 亿美元的反垄断罚款,5 月正式出台《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使得整个互联网公司都为之一颤。而成功走入千家万户,火到大洋彼岸的 Spotify 也带动了欧洲消费者级的科技初创公司和风投的发展。

欧洲并不缺少培育科技公司的土壤,需要的是能让种子放肆生长的条件。比如对新兴科技不必过于保守和苛刻的要求;解决语言和国家的壁垒;调整过高的税收使得商业化变得轻松……


为什么西方人会害怕机器人,但日本人就不怕呢?

日本在机器人领域天马行空的幻想和脚踏实地的研发都称得上是世界翘楚。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和仿真机器人的研究热潮,人工智能威胁论也在互联网上传播甚广,这股论调往往来自西方,而非已经试图把机器人融入日常生活的日本。对此,风险投资人、MIT 媒体实验室主管伊藤穰一近期在《连线》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试图讨论为什么西方会畏惧机器人的存在,而日本人却不会。

既然是出于恐惧而非技术,那先要看向的就是西方人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在日本,受到阿童木、《新世纪福音战士》等国民级文化作品的影响,友好的甚至英雄般的机器人形象就此扎根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尽管西方也有像 R2-D2 机器人这种典型形象,但他们对机器人的态度一直很谨慎,而这个源头,则可以追溯到宗教对潜意识和精神世界的影响上。

伊藤指出,日本人受到神道教的影响很大,而神道教中的「万物有灵」和「人非特类」的概念,结合日本文化中天人融合的理念,使得很少有日本人发自内心恐惧和抵制机器人,相反,他们会平静接受并合理化它的存在。

对西方人来说,「万物皆有灵性」的概念并没有在宗教文化中有所体现。回看近现代西方殖民史,相对于土著会用特殊的仪式对待土地、森林和动物,印度安人会和风「说话」,但西方殖民者并不会将这些东西视为「生物」。而在殖民后出现的工业制结合奴隶制,使得「人会压迫人」延伸出的「恐惧于被压迫」的概念,扎根于西方人的意识中。

机器人威胁论往往通过有话语权的白人传播到公共舆论中去,而同样有话语权的另一波白人则在忙着制造越来越「智能」的机器人,只有一小撮人正在关注和讨论「机器人的权利」和「非人化」的边界。伊藤穰一认为,单一向地讨论谁压迫谁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我们需要在机器人造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前就制定好政策,不仅是要以人为本,还要学着去尊重机器人。

如果从一开始就默认了「主子和奴才」的设定,那这种「恐惧被压迫不如成为压迫者」的理念将在未来一代又一代人类中延续下去,这种理念催生了西方在工业化进程中残酷的殖民和奴隶制,经过文明的洗礼,演化到今天,或许就是机器人威胁论诞生的一个缘由所在。

延伸阅读与参考:

Christopher Mims 在 2010 年发表在《MIT 科技评论》中的文章「为什么日本人爱机器人但美国人怕」。他还提出了日本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机器人的研发也更「亲民」「重感情」,反观美国曾在战争中大规模运营军工装备,进而导致了对机器人的「公共恐惧」。

《纽约时报》在 1982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日本人喜欢机器人」其中重点谈到了佛教给机器人与日本人关系带来的影响。


Twitter 是如何「东山再起」的

在 2016 年 2 月的一个周末,超过 100 万人发布话题「#RIPTwitter」。人们纷纷为 Twitter 撰写悼词,产品不知如何发展、用户和广告商开始离散、员工纷纷跳槽或被解雇、试图找卖家接盘还屡屡受挫。那时《纽约客》宣称「Twitter 终结」(The End of Twitter),华尔街分析师也公开表示「每股 14 美元也不必入股」。

两年后的 Twitter,截止至这篇文章刊发时,股价已经上涨到 46 美元,远远超出了应有估值的范围。这篇文章,既是回顾了 Twitter 两年来是如何摆脱 #RIPTwitter,并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以失去用户的方式完成东山再起。

Twitter 公开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应用月活用户为 3.36 亿,三年前是 3.36 亿,一年前是 3.28 亿。BTIG 分析师曾表示在互联网行业,如果一个产品的增长开始放缓时,它会逐步走向消失,但 Twitter 这种总体复苏是前所未有的。让 Twitter 东山再起,归功于四个要素:新闻、直播视频、Jack Dorsey 的领导、运气。

Twitter 上市后的股价变化

曾经的 Twitter 是一个有着新型玩法的社交媒体平台,是一个五彩斑斓、鱼龙混杂的社区,但最强劲的业务,或者说独一无二的领域,Twitter 并没有发掘出来。直到 2016 年 4 月,Twitter 把自己从 App Store 的「社交网络」类转移到了「新闻」类应用。

至此,Twitter 开始正视自己分不清孰轻孰重的缺点,它给出的方向是:新闻。

此后 Twitter 和诸多出版商合作,砍掉了诸多此前收购的冗余项目如 Vine、Fabric、TellApart 等。而这个时间节点,恰逢特朗普入局美国大选、英国脱欧等世界政治局势动荡的背景。

如果说新闻给 Twitter 注入了新流量,那么 Twitter 率先抢占直播市场则为它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到曲棍球,Twitter 和 30 多家媒体公司达成合作,尽管这个项目占了 Twitter 总支出的 90%(2018 年 1 月),但视频直播也一跃成为 Twitter 收入中最重要的支柱。

联合创始人兼现任 CEO Jack Dorsey 三年前夏天的回归也是 Twitter 起死回生的关键。回归后,他决定用算法呈现时间线上的内容。这引起了大批 Twitter 用户的抗议,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月活增长。

而后美国大选中关于 Twitter 不良影响的报道以及诸多大 V 陆续宣布离开 Twitter,Jack Dorsey 开始了一步的整治方向:解决平台上滥用和骚扰的问题。

Twitter 一反拖拉的常态,快速推出一系列反骚扰和滥用的算法和功能,并且强硬的封停了大批疑似虚假账号 2017 年最后一个季度,三个月内 Twitter 清理了 5800 万个账户。对此,在最近接受《华尔街邮报》的采访时,Jack Dorsey 给出的观点是「我们在重新思考 Twitter,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的核心是什么。」从 Twitter 的发展来看,Jack Dorsey 带领 Twitter 回到了正确的道路。

最后则是「幸运」,在 Twitter 这段复苏的关键时间里,Facebook 丑闻不断,「垄断平台」「操纵用户」的印象持续扩散,Snapchat 上市后则受市场冷遇。因此,具社交功能和内容平台一体,相对自由度和多样性更高的 Twitter 也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重新起航的 Twitter,在两轮裁员、大量员工主动辞职、Jack Dorsey 回归等人事调动后,公司内部文化也更为明晰和坚定,一些曾经离职的初创期明星员工也陆续回岗。Twitter 也因此底气更硬了。

Twitter 最近的一个好消息是,2017 年第四季度,Twitter 实现了史上首次盈利。但对于这家社交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或许不是马上盈利,而是不同于 2 年前从华尔街到公司内部整体弥漫的悲观论调,如今的 Twitter 虽然还在艰难前行,但远超过估值的股价和不惧用户流失的整改,都透露着这家公司从内而外对未来的乐观。

这只鸟儿用了两年时间摆脱泥潭,尽管它们还在思考下一步飞向何方,但它们正在展翅中。

延伸阅读:

「Twitter 创始人的反思:社交媒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Jack Dorsey 在周三接受《华尔街邮报》的采访的部分观点,以及 Twitter 新一季令人堪忧的财报和近况。


重创之下的科技巨头是否真的大而不倒?

作者:biu

在《纽约时报》一篇名为 Stumbles? What Stumbles? Big Tech Is as Strong as Ever 的文章里,作者 Farhad Manjoo 抛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强大力量让苹果、亚马逊、谷歌、Facebook 和微软这五大科技巨头长久保持在行业上游呢?

全球立法机构的监管日益严密,大众对个人数据泄露也空前警惕。他们呼吁展开反垄断调查,控诉科技巨头在政治、性别和多样性上存有偏见,还指摘这些公司的产品让人沉迷……但这些「技术抵制」行为并没有真正削弱科技巨头们的财务表现。苹果成了全球第一家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公司。7 月 26 日这一天之内市值蒸发掉 1200 亿美元(相当于 4 个 Twitter)的 Facebook,在美国的企业市值也还能排在第五名。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屹立不倒呢?

Manjoo 认为,巨头的大而不倒是因为竞争似乎只发生在这五个巨头的「内部」,市场份额此消彼长而已,从不见后来者挤进战局。他们的强大力量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软件。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说过,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亚马逊不止是个卖卫生纸的地方,它大部分的盈利靠 Amazon Web Service 和广告业务,分析师称,「这些高盈利业务可以让亚马逊以零盈利运营自己的商店」。微软盈利的增长也受到云计算业务的推动,微软云全年营收约 320 亿美元。微软 CEO 纳德拉在总结 2018 财年 Q4 表现时,也特意肯定了云业务的表现:「我们此前在智能云和智能边缘领域中的投资正在获益,微软将继续利用差异化创新来扩大我们在大型市场和成长性市场中的业务范围。」而已经 10 岁的 App Store、快步追赶 Spotify 的 Apple Music 和 iCloud 业务等都是苹果快速增长的业务点。

第二,监管加强实际对科技巨头们的营收造成的影响有限。今年 7 月,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以「滥用手机软件垄断地位」的罪名对谷歌处以 51 亿美元的罚款。但谷歌付完罚款之后的季度盈利依然达到了 32 亿美元。监管压力的施加可能产生了「反作用力」,谷歌和 Facebook「诚恳」表示欧盟出台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有分析人士表示它们却可能从中受益,因为那些不堪巨额税务执行费用的对手都率先被击败了。

第三,科技巨头们总能在五花八门的业务里赚到钱。在内部,比如,Facebook 的社交网络增长缓慢,但它却从旗下的 Instagram 赚到钱了。在外部,这些科技巨头积极把大量金钱投入在未来业务的拓展上,比如,将主导未来的 AI、语音服务和无人驾驶。分析师认为,这些科技巨头与传统高市值公司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们将自己视为新想法的实验室,从不害怕改变自己。

当科技巨头在这三点上的优势坚不可摧时,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作者结尾的劝慰:习以为常吧,科技巨头们始终与我们同在。


人物:成长中的「乔布斯」

五岁时候的丽萨 Photograph courtesy of Grove Atlantic.

《名利场》在本月月初刊登了丽萨·布伦南-乔布斯(Lisa Brennan-Jobs)的一篇文章。丽萨是史蒂夫·乔布斯和克里斯纳·布伦南的女儿。丽萨在这篇自述中回忆了她的单亲童年,和让她时而骄傲,时而痛苦的善变父亲。

23 岁的布伦南独自生下了丽萨。几天后乔布斯坐飞机来看望丽萨,他说,「这不是我的孩子」,但却给新生儿起了 Lisa 这个名字。「LISA」也是后来 1983 年苹果推出的世界首台图形界面计算机「局部集成软件架构」(Local Integra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的英文缩写。尽管催生了日后的 Macintosh,但 Apple Lisa 过于「超越时代」,当年高昂的 9995 美元售价和缺少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使得这款产品在商业上惨败。在 1986 年 Lisa 被剔除苹果产品线,剩下 3000 台卖不出去的电脑被埋到犹他州的垃圾堆填区。而另一个 Lisa,也在她的童年里面临着「被抛弃」的情形。

丽萨回忆道,在她两岁之前,乔布斯没有给予过母女二人任何帮助,她的母亲靠打多份杂工和福利金为生。1980 年,乔布斯被起诉,但他在证词中宣誓称自己没有生育能力,并非丽萨生父。而后,刚问世不久的 DNA 测试给出了当时能测出血缘吻合度的最高值:94.4%。1980 年 12 月 8 日,法院要求乔布斯每月支付 385 美元的抚养费,乔布斯把这个数字改成了 500 美元,四天后,苹果上市,25 岁的乔布斯身价超过 2 亿美元。也正是在判决和上市的四天里,丽萨自出生后第一次见到她的生父,乔布斯对她说,「我是你的父亲,我将会是你认识的人里最重要的人之一。」

七岁时的丽萨,和母亲已经搬过了 13 次家,乔布斯开始以一个月一次的频率开着保时捷,穿着破洞牛仔裤来看她。当丽萨感觉到父亲的目光时,抬起头却看到乔布斯正在看向其他地方。丽萨开始向学校里的小伙伴轻描淡写地说道,「我爸爸是乔布斯,发明了个人电脑,住在豪宅里,开保时捷,刮坏了就买辆新的。」但小伙伴看丽萨的样子难以和她所描述的家庭背景联系在一起,丽萨补充道,「他还用我的名字命名了一台电脑。」这也将是丽萨一直想知道的:Apple Lisa 的命名,到底和自己有没有关系?

丽萨曾试探性的问乔布斯,能不能把不要的保时捷送给她。乔布斯刻薄而严苛地回答道,「绝对不行」,而后他告诉丽萨,「你什么都得不到,懂吗?你什么都得不到。」一直以来,丽萨「自我催眠」着 Apple Lisa 这台冰冷的、量产的、金属部件和塑料机箱组成的电脑,折射的是父亲和她之间难舍难分的关系,但现在她动摇了,她觉得自己之于父亲,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在多年以后,高中时的她才第一次和父亲提出了这个埋藏许久的问题,乔布斯带着不屑一顾的语气回答道,「不是的,抱歉了,孩子」。

这个「板上钉钉」的答案直到丽萨 27 岁时才被修正,也就是 2005 年,乔布斯出乎意料地邀请了丽萨去度假,他们一家来到了 U2 主唱波诺的别墅,在饭桌上,波诺问道,「Apple Lisa 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吗?」乔布斯低头犹豫了许久,而后看着波诺回答道,「是的,就是那样」。这是丽萨印象里,他第一次肯定了这个说法。


编辑:克里斯

题图:《连线》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