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发布短视频新战略,大力扶持中腰部账号

摘要

网易新闻将大力扶持中腰部短视频账号,发布「万人千 VV 计划」及「万人万粉计划」,希冀为中腰部短视频创作者提供更多变现突围的可能,构建健康开放的短视频行业生态。

4 月 26 日,以「AI 生万物」为主题的第十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网易新闻以「内容新生态:从流量到价值」为主题举办专场论坛。在热度未消的短视频风口之下,网易传媒将在算法推荐与社交分发的途径之外,积极探索「短视频平台的第三条道路」。

流量被头部创作者全盘收割,尾部 UGC 内容质量欠佳,中腰部创作者数量明显不足,面对目前短视频行业现状,网易新闻将大力扶持中腰部短视频账号,发布「万人千 VV 计划」及「万人万粉计划」,希冀为中腰部短视频创作者提供更多变现突围的可能,构建健康开放的短视频行业生态。


短视频行业现状:中腰部缺失、品类断崖

网易传媒高级运营总监谢云巍表示,目前,国内短视频平台主要的分发机制为算法推荐机制,在这样的分发机制的作用下,短视频行业创作者分布整体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底部 UGC 视频量级庞大但质量欠佳,头部账号依托 MCN 机构茁壮长成,但中腰部 PGC 内容却明显缺失。

从内容品类层面看,短视频账号类型分布则呈断崖式形状:经历「娱乐」及「搞笑」品类头部高峰后,其余品类流量急剧下跌,行业流量倾斜明显,未能形成均衡的内容生态。


然而,快速获取头部内容仅是内容平台的标配动作,是否能让头部内容获得变现,并且让每一个中腰部乃至长尾的优质账号均能享受平台流量,通过合理的流量分配让它们获得曝光与收益,则是考验平台生态建设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创新开放 MCN 运营结构,构建健康平台生态

面对短视频账号流量瓶颈及商业变现等难题,MCN(Multi-Channel Network)作为中间机构的价值日益显现。网易号于去年上线「MCN 功能」,并于今年年初宣布投入 10 亿用于补贴短视频及 MCN,向 MCN 机构开放平台 50% 的资源,全面助力 MCN 在流量、品牌等方面获得收益。

目前,网易号平台已接入 150 家 MCN 机构,覆盖全网头部 MCN 机构的 90% 以上,覆盖内容品类达 36 种。在本次 GMIC 大会上,网易号宣布将推出开放的 MCN 运营结构,创新性地将平台头部内容开放予 MCN 运营,让 MCN 成为平台生态共同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以此驱动约 6000 人规模的外围合作方团队,由培养内容生态转为培养运营生态。


通过开放 MCN 运营结构的策略,网易号平台将为 MCN 机构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广的权限以及更有效的数据支持,向 MCN 伙伴开放内部产品总结与规划等权限,与 MCN 机构达成更紧密的合作,共同建设健康的平台生态。

网易传媒副总编辑田华表示,网易新闻的理念是「内容有态度,算法有温度」,网易号致力于将算法和内容的推荐做的更加垂直,真正把用户关心和需要的内容传递出来,并让 MCN 和网易号平台一起战斗、共舞。


「万人万粉」计划,大力扶持中腰部账号

为了让每一个优质的短视频账号均能享受平台流量,网易号推出大力扶植中腰部账号的政策。网易号对中腰部账号的定义是:月总 VV((Video View)位于 10 万至 50 万之间,粉丝数量在 10000 至 50000 区间内的短视频创作者。这一定义根据网易号平台所有视频类账号经「中位线算法」得出,即取网易新闻月流量中位数及月粉丝量中位数为中点,进行范围辐射。

为了给予中腰部账号最大的流量支持,网易号平台将重点打造「订阅+垂直化推荐」机制。「订阅」机制主要解决账号主体对流量掌控权的问题,让账号得以在平台上经营粉丝,通过优质内容获取粉丝粘性。而不同于常规「泛化」的算法机制,「垂直化」算法将让机器推荐的颗粒度更细,解决的是内容品类丰富性的问题,通过日趋垂直的推荐机制,让各种品类的内容都能较为均衡地获取流量。

此外,网易号平台还将推出新的内容浮现机制,如「清单」栏目及「主题」栏目,通过内容运营的手段,不断加强受众对创作者本身的感知度,一定程度上解决算法推荐机制的弊端。

通过以上的策略,网易号致力于实现「万人千 VV 计划」及「万人万粉计划」,让原本被头部内容垄断的流量得以均摊到中腰部账号上,为中腰部创作者「吸引粉丝、获取流量、赢得变现」提供更多可能性。

网易号将通过更加创新、开放的平台运营策略及扶持计划,为短视频创作者带来更多流量及价值,助力多元化内容的高效分发,达到平台、MCN、创作者与用户的共赢局面。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