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造车新势力首张新能源号牌,但何小鹏却不想让你成为「首批用户」

摘要

「消费者绝不应该是我们的首批用户」何小鹏说。

「在交付消费者上市车型之前,我们自己要首先完成对产品的充分使用和体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

最近,小鹏汽车 1.0 量产车型顺利通过广州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芳村分所的审查,正式取得小鹏汽车第一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这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量产车落地的首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也让小鹏汽车成为贯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交付和上牌全流程的造车新势力。

小鹏汽车 1.0 量产车型于 2017 年 7 月获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给造车新势力的首张产品公告,在 2017 年 10 月 12 日实现小批量下线,随后分批交付小鹏汽车内部员工,但不面向消费者市场销售。截至目前,小鹏汽车 1.0 量产车已经交付了近 200 位员工,累计测试里程近 500 万公里,并在黑龙江黑河、新疆吐鲁番、青海格尔木完成了近万小时的三高(高寒、高温、高原)测试。


让工程师成为首个车主

GeekPark IF 2018 大会上,小鹏汽车的工程量产车 1.0 版本和「Geek 3」2.0 版本首次同台,展区的工作人员一边比划一边介绍这两车的不同:新光剑式的大灯设计、「全面屏」的挡风玻璃、更加运动的鲨鱼式前脸,甚至是自动驾驶硬件的配备等等改变。

再这样一轮「更新」的背后,却是小鹏汽车刚刚踏过的「坑」。「为此,我们丢掉了几个亿。」何小鹏说,「全球汽车厂商的第一款车的品质都不太好,我们通过迭代解决它,我们希望在 1.0 的前期量产上把我们的品质真正提高,1.0 只会生产不到一千台,为我们现在『全新迭代』2.0 做调试。」

正是何小鹏毅然决然的「内部更新」的决定,让小鹏汽车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再一次发生进化,「务实」这一标签更是被深深印入人们的心底。

这次,上牌成为小鹏汽车跑通汽车产业链的又一个关键节点。牌号审批是对造车企业系统能力的全面考核。从进入工信部产品目录,到量产车下线;从用户交付到新能源号牌上牌,小鹏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保持领先。「完成造车全周期的速度和落地品质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技术和流程能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1.0 量产车型是小鹏汽车关注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投入,也表达了我们敬畏汽车制造的严谨态度。消费者绝不应该是我们的首批用户。在交付消费者上市车型之前,我们自己要首先完成对产品的充分使用和体验。」

小鹏汽车汽车技术中心韩国籍性能集成总师李学坤成为首个绿牌小鹏汽车 1.0 量产车的车主。李学坤曾服务韩国现代、东风雷诺、华晨汽车等汽车企业的研发中心,在汽车制造行业工作超过 25 年。「我非常惊喜能成为绿牌小鹏汽车 1.0 的车主。刚加入小鹏汽车,我就提交了 1.0 版的用车申请。小鹏汽车是我工作的第一家 EV 公司,我非常享受公司开放创新的互联网文化氛围。」

小鹏汽车将于今年上市并交付首个面向市场的量产车型 G3。基于 1.0 量产车型,小鹏汽车 G3 在制造及供应链上更为成熟,在颜值、续航、品质及自动驾驶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化」。

(G3 将搭载实力派自动驾驶硬件配备,25 个智能感应设备适配亚洲本地化自动驾驶,并将提供覆盖高频生活场景的自动泊车。)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