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思想节演讲实录 | 克莱·舍基:如何释放共享社群的力量

摘要

       5月28日,由金立智能手机冠名、湛庐文化旗下阅读社群庐客汇主办的“金立智能手机·湛庐文化12思想节夏季峰会”在北京·中国电影导演中心隆重举行,这也是12+思想节在今年与广大思想家和阅读者的又一次盛大相聚。

       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不止科技、回归生活”,在合作伙伴致辞环节,金立集团副总裁俞雷发表了名为“一个品牌的理想”的主题演讲,展现未来科技生活中,企业品牌成长的理想与情怀。作为东道主,湛庐文化创始人、董事长韩焱女士表示,借助12+思想节这个场域倡导和推广阅读,是希望大家以图书这个知识的载体作为打破“无知”这个窘境的起点。

       在上半场“不止科技”分论坛上,《人人时代》、《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楸帆,资深媒体人秦朔等中外互联网、科技大咖齐聚一堂, 为我们分享未来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科技趋势及其带来的商业机会。

       下半场“回归生活”分论坛,《精要主义》作者格雷戈·麦吉沃恩,《决胜移动终端》作者查克·马丁,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分别从高科技时代的生活选择、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者行为、自媒体的下一个可能等领域展开对于“科技与生活”这一话题独特的思考。

       因为每一位演讲嘉宾都是图书的作者或策划者,这也让12+思想节成为国内少有的阅读生活年会。12+思想节希望透过阅读这个纽带,联结全球各行各业的顶尖精英,共同探讨具有前瞻性的科技、趋势、商业、人文理念和创想,分享阅读带给每个人的勇气和原力。

       今天为大家分享演讲嘉宾克莱·舍基的主题演讲:分享经济之后的互联网趋势新观察。

1.jpg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共享经济对一个企业和组织的影响。一说到共享经济就会想到Uber或者Airbnb这两家公司,但这两家公司只是共享经济中的冰山一角。当下共享的形式越变越多,共享经济的触角也越来越广。

 如何释放共享社群的力量?

       在过去,大家接收信息都是通过一个中心化的媒体机构向观众们提供内容,在这种单向沟通的模式下,用户不能彼此沟通。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它让用户们彼此互联,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建立联系、彼此沟通。这种连接网络越来越快地增长,互通的规模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进入一个指数级爆炸的时代。

       过去的媒体中心是有等级的,有固定的人决定内容。但现在不一样,互联网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共享价值,但我们却不能再命令这些用户去干什么,我们只能鼓励他们去分享,去创造价值。我们已经了解到社群的大小决定共享经济的产值,现在整个全球就是一个大社群,我们都联系在了一块。

       光有社群还不够,我们需要指导和鼓励用户分享他们的观点,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有些公司会鼓励其用户在微博上谈论产品的新功能、新系统,这些评价能让这家公司了解更多的反馈,他们把反馈和营销融为一体,并不断更新迭代他们的产品。他们非常清楚的让用户去思考,这也是共享经济的一种体现,他们分享的是如何使产品更好的知识。 

       如果你有一个社区,有了信息,而且人们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共享价值,达到了这些要求之后,那你的学习能力会显著的提升,但总有一些人不愿意参与,不愿意分享,他们怎么办呢?我们怎么鼓励他们参议到共享经济当中呢?

如何降低成本,让用户更乐于分享?

       这就需要利用互联网降低共享的成本,降低的成本包括钱,也包括分享的不便利性。如果分享过程很复杂,人们就不会愿意分享了,所以共享成本的降低就意味着更简单更轻松。

       可以看到维基百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他字典对China有不同的简单的定义,但你查维基百科时,它会提供很多丰富的内容,有很长的一篇文章来介绍China这个词的演变。刚开始搜索“中国”的时候,信息也不多,但现在内容越来越丰富了。

1111.jpg

       它是如何实现这个跨越的呢?不管你看百度百科还是维基百科,我们发现一个共性,这个共性都是逐步累积、增加的,慢慢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大约有三千个中国人为维基百科的“中国”词条进行了编辑,词条的解释一共被编辑了九千次,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至少对“中国”这一个单词进行了两到三次的编辑。维基百科让贡献和分享的参与性变的非常简单,不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流程,也不需要任何的费用和注册,这是为什么人们愿意参与其中进行互动编辑的原因。

        在维基百科上,他们每个人的贡献度都不一样,呈现出两个极端:少数的用户贡献大量价值,大部分用户分享一两条信息。维基之所以非常好用,是因为它既能接受高贡献度的用户,同时又有低贡献度的用户。如果我们成立一个像维基一样的开放性组织,用户本身的行为不像雇员,将更好地激发用户的分享欲。

开创社群共享的4C标准

        在社群共享中最重要的是4C标准:文化(Culture)、清晰(Clarity)、合作(Cooperation)和成本(Cost),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文化是促进组织活力的技能,在一个组织中要有清晰的划界,既有合作,又要降低参与成本。但是在一个组织中,如果没有文化鼓励人们分享的话,另外三个C都没有意义。

        我们再来看知乎,这是一个简洁明晰的问答网站,当你深入了解知乎后,会发现知乎所覆盖的问题范围非常广泛,你能看到很多洞见深刻的答案。并清楚的知道当你有疑问时,能轻松地提问并获得大家的答案。当然知乎也有弱点,它的很多问答太过浅显,或许知乎需要更多考虑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

        还有3D行业的模型分享,除了通过共享降低成本外,还能让大家形成互相学习的氛围。有一个著名的网站叫Thingiverse,它由几个青少年组织起来的,提供了各种3D模型、汽车模型和远程无线控制的无人驾驶的模型。几个创始人说他们当时创作这个网站,是因为做模型遇到了困难,希望有人来帮他们。这种策略很快奏效,在他人的帮助下,他们只花了几周时间就做出了雷射车,现在已经可以上路了。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包括08年的汶川地震,这也是人类史上最大最惨的自然灾害之一,因为当时有很多的中国人受影响。通过QQ上照片的分析和扩散,群众知道了灾区的受灾程度和受伤之深。最后筹集了数亿资金帮助了受害者。这向我们证明了通过互联网人人可连,人与人之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心态,这四个C就是共享经济的落脚点。

       在庞大的社群中,我们应该更明确地划分社群的清晰程度,帮助他们更好的沟通,也就能增加分享的价值,降低分享的费用和难度,这将促进整个社群中客户的自愿共享,无形中降低成本和费用。

       最后一点,我们应该鼓励一个文化接受共享,奖励共享。在社群组织中,不要用看待客户的眼光去看待用户,而应把他们视为组织的参与者,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共享文化,就像我们在08年地震中做的一样,受害者最终将受益。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