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 288 看了 120 帧版本的《比利·林恩》,我觉得这笔钱花得特值

摘要

《比利·林恩》不好看?拜托,这又不是一部漫威电影

就在昨天下午,我没去上班,利用我们这个行业的最大优势——自由——在工作日的下午用一个相比周末来说不那么昂贵的价格看了一场电影。为了这场电影,我掏出了 288 元(还不算我在现场购买原版小说的 40 块)。

288 元大概够我看十次《驴得水》、五次《奇异博士》(此处有误差),但在看完了这场 3D/4K/120 帧最高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简称《比利·林恩》)之后,我觉得没关系,自己这笔钱花得不亏。

736614609892120372.jpg877631820692907975.jpg

              (138 的服务费还是令人咋舌)

当然,你也许要说这部电影公映几天以来评价尔尔,IMDB 7.3 的评分和烂番茄 48% 的新鲜度都只能说差强人意。但我还是要说,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即使它不像漫威电影那样能带给你肾上腺素爆棚的刺激感,但它也比这个国家上映的绝大多数电影都更值得你花钱去电影院观赏。

事实上,如果条件允许(比如你恰好在北京或上海并且尚有余粮),去看看那个 4K/120 帧的最高版本吧。因为我至今都记得自己在 2010 年的时候坐在兰州的电影院里第一次接触 3D 电影时的震撼,影片开场不久主人公奔跑时溅起的泥土直直朝我飞来,惊魂未定的我知道了这就是「3D」。

所以,我不要错过电影工业史上这又一个革命性的「第一次」。

 载入电影史的 3D/4K/120 帧

首先,花了普通版本将近六倍的价格,我们必须先来谈谈这部电影在技术方面带给观众的感受,毕竟这也是《比利·林恩》在中国宣传的最大亮点。

由于技术方面的特点都已经被总结的差不多了,我下面就再列一下最值得大家注意的几点:

  • 第一, 这个 3D/4K/120 帧的最高版本在全球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 5 个城市中的 5 家影院能够满足 4K/120 帧拷贝的播放要求,北京只有博纳影城悠唐店独家放映(由于博纳也是本片的投资方,他们专门对位于黄金地段的悠唐店进行了改造升级)。所以我周末去提前买票的时候就遇到了几位从外地专程赶来观影的影迷。846381747927025576.jpg
  • 第二, 「120 帧」是这部电影宣传中最大的噱头。现行电影的放映标准为每秒 24 帧,即 24 FPS(Frames Per Second),而李安此次直接跳升了五倍,来到了 120 帧。显然,顾名思义,Frames Per Second,帧数越高,画面自然就越流畅。而 120 帧自然意味着拍摄成本、放映设备上的大幅提升,因此业界之前一直没有采用这一技术。
  • 第三, 本片使用索尼 4K 摄影机 CineAlta F65 拍摄,画面分辨率达到 4096×2160,是普通 2K 电影(2048×1080)的四倍。同时,根据知乎答主「皮革业」的介绍,「李安在放映环节也设置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其中观众观看到的亮度要达到 28fl(亮度单位),通行 3D 电影亮度大概在 2.5 到 4.5fl,也就是说,他提的这个标准是行业惯例的 6 到 10 倍。」

另外,如果看不到这个最高版本的话,国内还有大连万达影城和平店、长春万达影城赛德店、重庆万达影城南坪店、济南万达影城世茂广场店、南京万达影城江宁太阳城店及长沙万达影城华创店能够放映稍逊一筹的 120 帧/2K/3D 版本,推荐有条件的朋友去试试。

整个屏幕都「亮」了

下面说一下我的个人感受。

  • 首先就是「亮」。说实话,120 帧所带来的流畅度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直观感受到,如果你问我最大的感官体验是什么,我会觉得是亮度,就像影评人关雅荻所说:「这回三星哥伦比亚厂标让我见到了最亮白的一匹飞马迎面而来。。。」总之,在很多光线明亮的场景里,你会觉得这里阳光特别好或者是周围的灯都开了。
  • 其次,这种亮度再结合 120 帧及 4K 的画面让整个屏幕非常清晰,让我这个视力只有 0.3/0.4 又不戴眼镜的人也毫无观看障碍。李安似乎是为了凸显这一点,他在影片中对特写镜头的偏好非常明显,尤其对于主人公比利·林恩的面部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特写,现在我都不太明白李安为什么要把他的嘴唇画得那么红……在战场上、在唱美国国歌时、在面对心仪的姑娘时、在与资本家谈判时等等,我们都能通过比利·林恩的脸部变化来解读他的内心。因为画面足够清晰,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眼眶的眼泪、脸上滚动的汗液、颤抖的面部肌肉以及眼神中的紧张,这种感觉就像是我们在商场的高清电视前面看一部纪录片的场景。20160930173037_69.jpg
  • 第三,3D 效果非常好。说实话,如果不是《阿凡达》带来的初次体验太过美好,我真的认为《比利·林恩》带给了我迄今为止最佳的 3D 观影体验,不知道要比那些披着 3D 电影外衣的「伪 3D」电影高到哪里去了。这也与 120 帧拍摄画面带来的流畅画面有关,它解决了之前 24 帧画面时常出现的画面模糊与卡顿的情况,既不会晕又能带给你很好的沉浸感。
  • 第四,即使从我这个业余影迷的角度来看,我也能感觉到这种「超高清」形式的电影拍摄技术不适用于所有题材的电影形式。事实上,在 2012 年的时候,导演彼得·杰克逊就在《霍比特人》中尝试了 48 帧的拍摄版本,然而却被不少观众吐槽「过于真实」,难以分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别,缺少了 24 帧电影那种「模糊的美感」。李安在这部电影中用极为清晰的画面,通过对主人公面部的刻画来反应他内心的波动,非常适合本片的题材。但恐怕像一些怀旧题材、历史题材的影片就要再考虑一下了。

其实这是一部真正好看的剧情片

然后,我们来谈谈这次被诟病最多的地方——剧情。

在豆瓣上关于本片的热门短评里,评分最低的一条就认为技术够好、剧情不够。然而我完全不这么认为,事实上,就像李安之前的电影一样,整部电影节奏非常好,丝毫没有让你想要抬手看时间的冲动。甚至,这还成为了他被不少影评人批评的环节:在技术之外,缺少在电影其他环节的自我突破。

电影的剧情相信也不怕剧透了,就是讲主人公比利·林恩所在的小分队因为在伊拉克战场上的一段战斗画面被意外拍下而成为了美国的全国英雄,因此他们回国参加活动,被要求在一场橄榄球赛的中场时间上台表演,这就是片名的来历。而整部电影就是穿插讲述比利·林恩个人在这一天时间里的心路历程。

maxresdefault.jpg

很多中国影评人觉得因为中国近些年没有直接参与战争的缘故而认为中国观众对这种「反战」电影缺乏认知,在看完电影之后,我发现这完全是想多了。当比利·林恩站在焰火四射的舞台上,脑海中却泛起伊拉克战场上的残酷场景时,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这种现实中魔幻般的冲突感。

事实上,尽管这几位士兵被全场几万名观众欢呼为「美国英雄」,但他们在现实中一边为电影翻拍的报酬太少而愤怒,另一边又被现实中人们的不理解所困扰。甚至片中我们主人公的女神也不能理解主人公心中的矛盾——自己一生中感受最糟的一天却要被反复拿来称颂。

所以,不要担心这会是一部纯美式电影;相反,就像《断背山》一样,在一个看似完全「美国」的环境里,李安却用他极为擅长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普世故事。放心,你一定看得懂,而且很可能会喜欢。

当然,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说只是李安的一次试水,之后描写拳王阿里的《马尼拉之战》将会是他对于这一最新技术的更大手笔尝试,值得大家期待。

(编辑:早优夫斯基)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