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集团倪正东:创业者的12种经典死法

摘要

所有的创业者,不管你多么牛,融了多少钱,融了谁的钱,也都一定要时时刻刻掌握好现金流,因为现金流就是企业的生死线。

现金流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要时时刻刻把握住这条线,因为前面已经有数不清的创业者死在了这条线上。

10 月 20 日,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倪正东在清科集团和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高成长企业 CEO 峰会主题演讲中如是说。

在会上,倪正东列举了 12 个将创业公司逼向生死线的做法。他强调,不管是 VC 还是创业者,都要去学习那些好的榜样,不要滋长名利场的虚荣心,而且要特别关心自己企业的现金流。

图片 1.png

好的榜样是什么呢?在倪正东看来,好的榜样就是那些拥有大理想和大情怀的高成长公司。

要知道,马云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可不是成功之后才说的,他今天之所以能够把生意做得这么大,跟他整个的格局和理想也有很大关系。而刘强东当年毕业后在中关村卖电脑,现在却做到了让京东在美国上市,这也需要很大的理想做支撑。

「包括投资也是一样,做 VC 也一样需要情怀,只想着赚钱是很难做大的。」

倪正东 1997 年进入创投圈,1999 年创办清科,到现在已经 17 年,见过了很多资本盛夏和资本寒冬。但是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兴奋。「没想到中国的投资市场会这么大:中国股权投资现在有 6~7 万亿的市场,每年有 1 万亿的新钱进来,每年有 5 千亿的钱投出去,并购市场也有 1.5 万亿左右。IPO 虽然磕磕碰碰,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公司上市,创业的热情高涨。」

182539334.jpg

而在这个过程中,倪正东见识了不少成长迅速的企业,也吃了很多浮躁的创业者的亏。

诚然,用户、客户、交易量、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是所有创业者和投资人都追求的东西。每一个让 LP、业界和媒体等都感到欣慰的项目,都是那些高成长的、规模增长很快、估值很高的项目。但是,「100 个项目中最后赚大钱的只有排在最前面的 10% 到 30%,后面和中间的往往只能拿回本钱,更多的还是一些打水漂的、让我们增长经验和教训的公司。」

「而这些让我们打了水漂的公司多数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花钱太快。」

为了更直观的阐述这个观点,倪正东在会上给大家分析了创业者的12种经典死法:

  • 最差的是怎么也融不到钱,还没有生就死了。
  • 第二种是拿了钱之后,立马开始投钱砸广告,最后广告还在,公司却已经不在了。
  • 第三种是融到钱之后马上就花大价钱租新办公室的,这种公司通常缺乏开源节流的意识。
  • 第四种是有了钱之后,马上扩招的,这种公司通常后续融不到钱就会立马裁员。
  • 第五种是那些商业模式站不住脚的,比如有些淘品牌,曾经融资上亿元,最后却还是挂了,为什么?毛利太低。
  • 第六种是因为补贴太多而死的,特别是前两年 O2O 盛行的时候,大家都补贴,很多跟风的补着补着就给自己补死了。
  • 第七种是库存太多,把自己压死的。比如一些做智能硬件的公司,很多时候东西做出来却卖不出去,最后也死了。
  • 第八种比较有意思,是因为团队太豪华而死掉的。我曾见过一家著名的 VC 投的公司,他们的团队超级豪华,最后这个公司的钱全给高管发工资了,结果没撑到一年就死了。
  • 第九种是被股权结构害死的。我曾见过一个项目,天使投资人占了 70% 的股份,创始团队才占 30%。
  • 第十种是被资本寒冬论吓死的,尤其今年,被吓死的创业公司特别多,有些创业者还没开始融资就觉得自己在这样的环境活不下去,放弃了。
  • 第十一种是因为离钱太远而死,有些其实团队确实不错,做的产品也很牛,问题就是离钱太远,也没有想出好的盈利模式,最后死掉了,非常可惜。
  • 最后一种是过分乐观的,觉得自己一定能融到下一轮的那些人,我想说,对创业者来说,无论是热潮还是寒冬,对资本的看法都不能太过理想化,永远要想着融不到钱怎么办,而且接触资本要早,有时需要降低姿态,做一些妥协。

所以,对创业者来说,不管你多么牛,融了多少钱,融了谁的钱,也一定要时时刻刻把现金流控制好,并且把钱花在刀刃上。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