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鲍勃·迪伦拒领诺奖」说起,是什么让你的朋友圈变成了谣言的温床?

摘要

一个选择题:是独立思考,还是加入羊群?

10 月 13 日,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得了 2016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可以想见,当一个摇滚歌手因文学而获奖,这种跨界一定会让本就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变得更有话题。

不出所料,在奖项颁布后不到一天,我的朋友圈就被村上春树的陪跑段子和鲍勃·迪伦的传奇生平刷屏了。但有趣的是,回顾一下那几天所有相关文章,一篇关于鲍勃·迪伦拒绝接受诺奖的谣言却是传播最为广泛的。

ninja147659223514279.jpg

这一谣言最早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非正常时间研究中心」14 日推送的一篇文章,这个公众号以专门撰写洋葱新闻而出名。而所谓洋葱新闻,就是以最正统的新闻报道手法,报道纯粹虚构或半真半假的新闻事件,从而达到娱乐或讽刺的目的。然而,这篇标注了纯属虚构的洋葱新闻却在之后的二次传播中被其他自媒体盲目的采信和加工,从而变成了一篇彻头彻尾的谣言帖。

对于这起微信传谣事件,有网友西门大师点评到:微信几乎每天都有谣言,相比而言,微博的自纠能力更强,这与传播机制有关,微博是大厅效应,陌生人多,出现谣言很快有人纠错,但微信是包间效应,熟人多,相当于圈子传播,饭局本身就是谣言和段子传播的第一场景。在信息的获取和甄别上,微博是远超微信的。

对于这个说法,窃深以为然。

我们的朋友圈什么时候变成谣言的温床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曾做过一次针对四千多人的问卷调查,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同样的信息,包括谣言在内,通过微信传播的可信度要高于微博,因为微信传播的信息大多是通过熟人关系。

注意,这里可信度指的是人的感性直觉,而不是针对事件本身。在这里,匡教授的意思是,微信是一个熟人社交平台,好友多为现实朋友,通过熟人的信任背书,可以加深人们对其转发消息的信任程度。

但就是这样隐形的信任背书,却让微信平台上的谣言变得更加难以纠正。根据微信官方给出的数据,2015 年,微信处理的谣言多达 2000 余万条。这么大的谣言数量,加上庞大的转发量,造成的社会效应不可想象。

而且在微信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平台上,官方辟谣的难度也极大,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时候,官方发布声明或辟谣都会倾向于通过微博这样更加公共公开的平台,这也让微信上的谣言留存时间更长。

像西门大师所说的微信的纠错能力更低也是切实存在的。在微信,就算你发现了朋友转发的是谣言,碍于共同好友能够看到留言的规则,为了避免尴尬,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明确的指出来朋友的错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做那个「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但是,这种沉默的螺旋却会使微信的自我纠错变得更加困难。

说到这里,强烈建议微信的产品经理推出匿名留言的规则,而且这些匿名留言应当只有当事人能看到,想象一下,这项功能一旦推出,将多么有利于人类的自省和进步啊。

当互联网有了媒体的属性,人们和谣言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过

近年来,无论是社交平台还是搜索引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例如,Facebook 和微博就代表着靠热门话题和信息流传播的信息传播平台,Google 和今日头条则代表着用算法进行精准推荐的内容分发平台, 微信则是别具一格的通过公众号的形式提供海量内容供人筛选,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缺乏把关人的特点也让谣言的产生变得更加容易,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一段人与谣言相互斗争的血泪史。

但平台越大,自纠就越难,怎样才能减少谣言呢?日前,一直依赖算法推荐新闻的 Google News 做出了一个有趣的尝试——推出事实核查功能。

top_stories_gjaCoix.width-800.jpg

该功能允许内容生产者给自己的文章打上「Fact Check」的标签,在该标签下,读者可以看到文章中关键信息的出处与相关内容,从而自行分辨新闻报道的真伪。

所以,能够打上该标签的文章是谣言的可能性也被大大降低了。

事实上,为了和谣言斗争,Google 之前也做了很多尝试,包括增加「本地来源」标签,或是根据新闻特性进行标注、引用、加入维基百科链接和地方来源分类等。

但是,还是要说明,这些功能都只是辅助而已,谣言产生的源头毕竟是人,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把关人的缺失和流量至上的信仰确实催生了小部分较不负责任的自媒体人。

制度的完善是其一,我们自己在转发的时候遇到来源模糊,具有较强诱导性和冲突性的文章时多一个心眼儿也很重要。

独立思考虽然累,但相信你一定不想成为羊群中的一员。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