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身边充满了自恋狂、强迫症和胆小鬼?

摘要

为什么我们的身边会充满了自恋狂、强迫症和胆小鬼这些「奇葩」人类呢?答案你可能要从一本专门研究「不正常人类」的书中去找到。

料想各位读者一定都见识广博,不会对身边出现的一些「奇葩」人物大惊小怪。但事实上,诸位可能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那些显得与众不同、有些特立独行的人们,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是些「不正常」的人啊!

ef4b91f4439a641ca668cec5763031b6.jpg

有的人自恋到死,一天到晚「本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人」、「小弟不才,长得稍微好看了一些,人送外号酒仙桥潘安」;而有的人却又窝囊到不行,你跟他说三句话炸不出他一个回应;还有的人极度固执,你想吃火锅他偏要去吃兰州拉面…

总之,我们的身边总是少不了这些略显、甚至是非常怪异的人们。有时,在深夜,我们对着上方的天花板反省一下自己,会发现自己不也是这样的人吗?

304005776374.jpg

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批判这些人,毕竟笔者也很 naive,还需要加强学习。但是,笔者最近看了一本有关这方面的新书,它非常有趣、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也会很有用,这就是《不正常人类研究所》(看名字就知道这本书是走什么路数的了)。

s28358574.jpg

奇葩们都有人格障碍

本书作者为日本心理学大师冈田尊司,他的这部作品是畅销日本多年的经典著作,最近才刚刚被引进中国。

翻开这本书,在序章的封面,我们就能看到作者开宗明义的观点:「不正常人类」其实都有人格障碍

是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每天我们都会通过不同的渠道看到或听到许多「不正常人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大都伴随着痛苦。这也就是作者冈田尊司对于这些「不正常人类」的解读:这些痛苦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现代人中极为常见的「人格障碍」问题。

eecc297ded20f196a9a2375e2877a1cd.jpg

这也就导出了本书的核心观念——人格障碍。

那人格障碍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过激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对家庭与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少年,你的人格有障碍了。

这时候,估计屏幕前的你一定认为自己的人格肯定没问题。不过先不要急,来看看权威机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制定出的判断标准吧:

A. 持续性的思维及行为与其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明显不同,且至少在下列情形中有两种以上异于常人的表现:

  1. 认知功能:对自己、他人和事件的认知
  2. 情感功能:情感的表现方式、强度、变化度和情感表达的合宜性
  3. 人际关系功能
  4. 对于冲动的控制

B. 表现的情形长期固定不变,设计个人及社会状况的方方面面。

C. 其表现的状况足以导致临床上的显著痛苦,或影响到其个人、社会、职业等其他重要领域的正常功能。

D. 其表现的状况较为稳定,持续时间长,发病最早可追溯到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E. 其表现的状况无法以其他精神疾病的病症或其结果进行解释说明。

F. 该持续性模式并非物质(例:滥用药物、用药)或普通肉体疾病(例:头部外伤)的直接生理学作用所致。

                                                                                                                               ——摘自《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修订版)》

730124282.jpg(以上参考标准来自此书,详情请自行购买,支持正版)

Ok,我懂的,大家肯定看不下去这么专业且无趣的话语,没关系,再看看下面几条生活中的评判标准,这可能对于我们一般人更为适用:

  1.  特别重视自己。无论是无比「完美」的自我还是所有「肮脏」的集合体,人格障碍患者始终无法逃离的就是「自我」这个概念,说白了就是「特别重视自己」。
  2.  容易受伤。很多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很无关痛痒的话,让有人格障碍的人一听,可能就会引起他们剧烈的反应。随便一个玩笑都有可能让他们觉得是莫大的侮辱。
  3.  无法构筑起对等且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他们无法「爱人」或「被爱」,更无法「信赖」他人。每一个人格障碍患者都存在「不会爱」的问题。

images.jpg

到了此时,相信诸位心中应该都略有忐忑,觉得自己好像在某些方面有点沾染「人格障碍」的特征。不过大家不用心急,下面有 10 种具体的人格障碍分类供诸位「对号入座」,从自恋狂到反社会分子,从妄想症到双重人格,基本涵盖了社会中可能出现的人格障碍种类,不怕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10 种人格障碍大放送,看看你是哪一种!

一、 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是近年来增长非常迅速的一种人格障碍,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人格障碍。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两个极端间游走」。昨天还兴高采烈,今天就消沉到了极点,有时甚至会出现自杀的现象。

这有些像抑郁症,但抑郁症是持久性的消沉,但边缘型人格障碍则是间歇性。病人通常都怀有「强烈的自我否定感」

代表人物:好莱坞女星薇诺娜·瑞德

二、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总幻想着自己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因此,总给人很「装」的感觉。

他们无法忍受任何痛苦,却渴望对他们赞不绝口的观众,因为赞赏才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他们对批评没有什么抵抗力,因此,当受到绝对的挫折时,他们就会极度消沉。

q10.jpg

不过,自恋型人格障碍也不是没有好处,因为这种极度的自信,他们通常会给人留下富有魅力的第一印象。

代表人物:萨尔瓦多·达利

三、 表演型人格障碍

「要是我无法让他人倾倒,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就是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本源。因此他们不会再他人面前展露真我,而是扮演惹人注目的角色。只要能迷住他人,吸引他人的注意,他们甚至愿意贬低自,或伤害自己。

事实也证明,表演型人格障碍是冲动性最高的人格障碍之一,他们极易自杀,还会沉迷于危险的事物。

不过,在这个时代,表演型人格障碍也不是没有好处。看名字就知道,许多演艺明星可能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代表人物:马龙·白兰度、可可·香奈儿

四、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最大特征就是「对他人的冷酷压榨」。患者舍弃了对他人的同情心,总觉得别人会背叛自己,在他们的字典里已经没有了「相信」二字。

silence-of-the-lambs.jpg

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蔑视、甚至是仇视社会规范与常识,这能带给他们某种快感。

代表人物:艾尔·卡彭(美国著名黑帮头目)

五、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无法真心信赖他人。他们总担心与自己亲近的人会背叛自己,所以总是疑神疑鬼。

另一大特征就是固执,他们非常固执,却又容易受伤。因此,他们总觉得被别人攻击了,所以还特别记仇。

另外,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重要依据是:此人有没有表现出过度的神秘主义。他们会对自己的个人问题极度敏感,随便一问也会引起他们很大的反应。

代表人物:古往今来的独裁者

六、 分裂型人格障碍

用一句话概括分裂性人格障碍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他们看似没什么想法,但实则脑海中异常活跃。因此,他们总会被当作「怪人」对待。

091438393839.jpg

总之,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不受常识的束缚。他们的直觉敏锐、创意丰富,若能成为学者或研究人员,或许会有大成就。

代表人物: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心理学家)

七、 类分裂型人格障碍

类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无意与人接触」。对他们而言,孤独才是最舒适的生活环境。接下来要出场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想要与人接触而不敢,但类分裂型人格障碍则是压根就不喜欢与人接触。

他们喜欢平淡如水的生活,讨厌奢侈与华美。因此,他们极少表现出喜怒哀乐,感情也很淡泊。同时,恒常性也是他们的一大特征。

所以,从以上几点来看,他们真的很适合出家,或者是去当程序猿。。。

代表人物:克尔凯郭尔(丹麦哲学家)

八、 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可以被总结为:极度畏惧失败与受伤。他们毫无自信,这类人的本质就在于因恐惧失败而逃避尝试。

比如,他们很想与人接触,但因过度缺乏自信,非常担心被他人拒绝,久而久之就开始回避深层次的人际关系,这也是这群人的典型特征之一。

代表人物:你身边那些特别自卑、懦弱的朋友可能就有这个问题。

九、 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病人放弃了自主性,将一切决定权交与他人。这类人特别不擅长「自己拿主意」。他们会极度压抑自己的想法,因为怕与他人发生冲突,所以他们总会迁就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

20140822021649_86511.jpg

依赖型人格障碍分为两种,一种是「婴儿型」,这类患者是被动性依赖,自己生活能力低下;另一类则是「奉献型」,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但总是希望有人领导自己。

除此之外,他们也很害怕独处,也不会拒绝他人,同时还缺乏自信。

代表人物:虚竹

十、 强迫型人格障碍

与以上几种不同,强迫型人格障碍最不像「人格障碍」,他们做事一本正经,十分重视责任和义务。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想法,对自己过分严厉。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

perfeccionismo.jpg

他们非常勤奋,可不一定能得到好结果,因为他们不善创意,总是一板一眼。这倒也罢了,最让人头疼的是他们也会用这套标准来要求身边的人。

代表人物:maybe 你的上司…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奇葩」?

好了,到这时,看过了整整 10 种人格障碍,相信大家对自己及身边人的情况心里都有数了,到底你是有没有以上的某种人格障碍,反省一下自己就知道了。

那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小明这么自恋,整天自吹自擂,说自己是马云第二?为什么张三又这么依赖我,连上厕所用几张纸也要问我?这些人到底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奇葩?为什么???

没关系,下面就来为你解答。

为什么小明或者是张三会有人格障碍?这其实和小明或者张三本人关系不是太大,主要得怪他们的爹妈。

下载_meitu_1.jpg

首先,我们要明白,像这世界上的大多数疾病一样,人格障碍也有两方面的成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二者的比例大约一半一半。

其次,我们人格根基的行程过程是从我们出生到年满 2 岁之前这个过程。众多研究表明,人类婴幼儿时期被倾注的爱是我们人类自我意识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谈论人格障碍问题时必须从这一时期入手。

由于遗传因素与你的基因有关,这方面我们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解决。所以我们还是以环境因素为主要考虑的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父母。

在父母赋予孩子的所有东西中,最无可替代的莫过于「关爱自己的能力」。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孩子都能用心感觉到「我有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精神科医生们经过仔细的调查,发现那些有情绪问题或者行为问题的孩子,在他们的幼年时期没能得到母亲们的全心的爱。

Parent_Child_dedication_image2.jpg

因此,专家们发现,儿童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母性的全情投入」。有了「恰到好处的母亲」、温柔的母爱和体贴的关怀,孩子才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切实存在的人。

此处的「恰到好处」不是「不过分」的意思,而是要读懂婴幼儿的心思,恰当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与他们融为一体。否则,孩子的自我意识的连续性就无法发展起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个「假我」。

比如在幼年时受到过肉体虐待的人不仅会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也容易表现出偏执型、分裂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而受到过性虐待的人则容易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及表演型人格障碍。

当然,婴幼儿时期之后的人生经历也会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影响,但与早期时期的关爱相比,影响力微乎其微。总结一句话就是:人生经历对人格的影响与年龄成反比。

结语

说了这么多,这些都是这本书内容的一部分浓缩而已。对我来说,一个之前对人格心里问题毫无涉猎的文科生,却能很轻松地读懂这本书,而且从中获到了很重要的收获:虽然有些为时尚早,但我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小朋友婴幼儿时期的教育问题。这就很满足了。

同时,在了解这些问题之后,也许你会对你身边的人更加宽容一些,你会明白,他的某些问题不是他故意为之,而是他性格中无法避免的一些瑕疵;同时,书中还为我们列举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你会从中了解到如何同这些朋友们更好地相处。

所以,面对这样一本使人愉悦的科普书籍,你既可以把它送给你的那些「不正常」的小伙伴,也可以当作是教育孩子的一本反面教材,亦庄亦谐,多好啊!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