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做Uber司机是怎样一种体验

摘要

Uber 最近在中国掀起阵阵波澜,体验文章层出不穷,那么在美国做 Uber 司机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两周前我突发奇想,我何不注册一个 Uber 司机来体验一下。一是我的工作经常要开车外出见人,回来的路上可以正好拉一单,虽然硅谷的交通经常拥堵,当比起首堵北京来还是好太多;二是我开的丰田普锐斯(Pirus) 是混合动力车型,非常省油,开 Uber 甚是划算。值得一提的是在 Uber 的司机注册首页(下图)就是用的这款车作为背景图,跟我的车一模一样,除了那个模特不是我女朋友。

说干就干,走起!

Screen Shot 2015-04-20 at 8.59.04 AM.png

注册篇

首先进入注册流程。

其实注册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司机的注册,一部分是车辆的注册。

司机的注册比较简单,你只需要上传你的驾照即可;但它还要了我的社会安全号(social security number),目的是做背景调查。

车辆的注册有点复杂,你必须上传美国交管局 DMV 提供的车辆登记凭证 (Vehicle Registration),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凭证(Vehicle Insurance) 以及车辆检查凭证 (Vehicle Inspection Form)。前两个凭证我都有,但第三个我必须去汽车修理店 (Auto store) 去开。美国的汽车修理店到处都是,几乎每个街区都有一个。但我问了一下离我家最近的,发现要$130,我有点犹豫了。Uber 估计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提供了一项免费的检查服务。

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开车半个多小时去了 Uber 指定的一个位于旧金山的检查地点,我一开始以为是个高大上的维修站,过去一看却是一个位于高速路桥下的黑洞洞的停车场。我开进停车场后,就有一个穿着帽衫的年轻人把我拦下来,递给我一个 iPad,我在上面填写完信息后,年轻人接下来给我下达了一系列指令,比如开车灯,左转灯,右转灯,刹车等,然后飞快在一张表格上划了几笔递给我,让我去一个铁皮屋前面排队。

我一看表格,才发现我的检查已经完成了,前后不到三分钟。铁皮箱里面坐着是 Uber 的工作人员,她帮我把单据上传之后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我说没有,于是她就让我回家等背景调查结果。前后不到两分钟——我开了40分钟车来做检查,不到10分钟就结束了。当天我收到了 Uber 发来的关于这次检查的调查问卷。

两天后,我收到短信,我的背景调查通过,于是我就成为一名光荣的 Uber 司机啦。

WeChat_1429548333.jpeg

司机篇

当你注册完成后,在你的注册页面上,以及你也会收到短信提醒,让你去看一段15分钟的视频,这段视频讲了如何做好一个uber司机,印象比较深刻的点是司机到达指定地点后给客户发短信而不是打电话。我还按照视频上说的在车上备了矿泉水以及手机充电设备。我知道在国内的司机需要接受面对面的培训,这些在美国是没有的。

在注册成功的当天我就跃跃欲试,但我的第一单很不走运,我在开车前往指定地点的途中接到乘客的电话,很明显是一个喝醉酒的家伙,他问我什么时候到,我说很快就到。可当我到达指定地点后,却怎么也打不通他的电话了,我估计他已经醉倒在路边了。5分钟后我取消了订单,最后被补偿了5美元。

第二单是我上周四下午见人结束后拉到的,一个女孩让我把她从她位于Burlingame 的家中载到甲骨文位于红木城 (Redwood City) 总部去面试,而我正好住在红木城,终于可以感受到一个出租车司机拉顺路车时的心情了。这一单我差不多开了10英里,花了20分钟,乘客共付$20.51,其中Uber获得$4.9,我获得了$15.61。

2.pic.jpg

第三单是我在红木城的车站接到的,这个乘客因为不需要我导航,我忘记了在app上点击「开始」按钮,一直到把他送回家才发现,还好并不是很远的路途。最后我获得了5美元补偿。

几单下来,根据我之前做乘客的经验,我抑制住了作为记者爱问问题的习惯,没有主动跟乘客说话,而是等他们问我问题我再接话。比如第三个乘客明显是下班太累了,全程我们都没有交谈;而第二个乘客我们聊了不少,她告诉我她遇到的大部分 Uber 司机都不是全职的,而是像我一样有空才拉活,而职业也是各种各样。我后来在 Techcrunch 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组数据,佐证了这个乘客的说法。如果我们把每周 35个小时以上看作是全职司机的话,在美国只有不到20%的人达到这个时间。

screen-shot-2015-01-21-at-11-17-46-pm.png最后几单拉下来,我的评分还是 5 颗星,这让我深感欣慰。

总结篇

最近看到几篇国内科技圈人士吐槽 Uber 在中国运营乱象的文章,得到了很多国内用户的共鸣。但是我却觉得可以理解 Uber 在中国的策略,因为这正是一家硅谷互联网公司的典型做法。如果我们去翻 Uber 的发展历史,会发现这家公司早期被美国媒体曝出的所谓乱想并不比现在中国的少。其实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是国内想象的那样高大上,他们大部分起于草根,因为满足了某个大众需求才快速实现指数级增长。

让我们想想 Facebook 就知道了,他们的理念代表了硅谷公司的精髓 move fast,break things,要想快速增长,必须通过不断试错迅速适应环境。试想当时 Facebook 为了抢占校园市场无所不用其极,airbnb 的创始人们为了度过难关去卖麦片,这些都是鲜活的例子。所以 Uber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采取一些接地(diao) 气 (si) 的做法无可厚非——反而是那些高调进入中国的公司,雇佣一批光鲜的MBA和职业经理人,最后往往是狼狈收场。

如今 Uber 远说不上完美,但它仍然像早期那样保持着十足的冲劲,这才是最可怕的。在我看来, 四百亿美元的估值是对这家公司勇气的最好奖励。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