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用户的陌陌,还在路上

摘要

3000万用户的陌陌,前路依然艰难。

昨晚,陌陌的 CTO 李志威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三千万用户,记录一下。宣布陌陌的用户已经达到 3000 万。陌陌于 2011 年8月正式推出,推出一年后用户量就达到 1000 万。在陌陌用户过 2000 万的时候,陌陌官方曾宣布,陌陌已经有10万个群组,每日群消息量接近 1000 万条。和以往不同的是,陌陌的官网不知道什么时候撤掉了网站页面的用户数量展示信息。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3000 万的陌陌在陌生人社交上正一步步走向稳健。

在用户爆发增长的同时,陌陌也不断推出新的功能。在 2.0 版本中,陌陌加入了群组的功能;在 3.0 版本中,陌陌加入了留言板,同时增加了用户状态更新的功能。在 3.3 版本中,增加查找通讯录好友功能,加入了熟人关系链。通过该功能,用户可通过查找自主添加已开通陌陌的通讯录好友,以实现从陌生人社交到熟人通讯的跨度,由此,陌陌正逐步退去其以“陌生人”为基准的社交方式。

1.0到2.0:社交关系的落地沉淀

陌陌在 1.0 版本的时候,主打陌生人交友,而到2.0的时候,加入了群组,群组功能将为用户在很多场景下的交流提供平台,庞大的位置数据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群组社交思路。从陌生社交转到熟人社交。基于 LBS 的群组功能将有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交组织形态。陌陌也将完成由点对点的社交工具逐渐向平台型产品的转变

另外,基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沉淀,都是在彼此都比较了解的生活环境里建立,可以通过这样的群组方式把以前完全陌生的网友转化为自己的熟人关系,就像陌陌的愿景里提到的那样:想让擦肩而过却还能彼此认识的人认识,想让不善言辞你变得开阔、善言、分享、乐于助人,并改变你的生活。

2.0到3.3:从陌生到熟悉——不是约炮

如果 2.0 的群众功能让陌生人之间通过群组将关系转化得到沉淀,那 3.0 就开始更多的加入了用户的个人属性,将个人动态作为用户的窗口进行展示,而不是凭介绍或者 8 张照片给出的初印象。个人属性让用户彼此间不再是 8 张美图秀秀处理出来的照片和一段似懂非懂的介绍,更加真实的还原了用户生活本来的模样,在陌生人社交里加入了真实属性。

陌陌版本和功能的更迭都是以 LBS 为核心来做,2.0 到 3.0 完成了从附近的群到附近的信息整合,先有人,再聚合,然后是人所发信息的聚合,产品的节奏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真实性让陌陌脱离了约炮的气质。

在3.3版本上线之后,增加查找通讯录好友功能,加入了熟人关系链。从过去的陌生人专属引入了熟人机制。而这也跟陌陌各阶段所承担的产品属性和定位不同,在第一阶段的核心功能是解决陌生人之间的认识问题,那这一阶段则承担起了 IM 的功能,既然是 IM,那引入熟人也无可厚非,陌陌开始从陌生人的认识工具转向熟人通讯。当然,或许现在的熟人之间通讯用的都是微信,但陌陌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剩下的就是用户的选择了。

商业化的考虑

从产品层面来说,陌陌的用户量增长迅速,但还是面临诸多挑战。从 IM 这个功能来说,微信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目前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而陌陌在微信的阴影下成长起来,只有不做微信才有可能超越微信,微信的强 IM 属性已经无法超越,或许陌陌在产品层面的考量更应该慎重。

抛开产品问题,更令人关注的就是如何商业化了。微信背靠腾讯,短期内并没有盈利压力,且依然没有找到更好的商业化模式,在张小龙看来也并不急着商业化。同属社交的 Path,在 3.0 版本加入应用商店之后,3.0版 Path 24 小时内创造的收入已超过 Path 诞生2年以来的总和,在商业化上做出了尝试。而陌陌至今仍然没有商业化的迹象,但作为一个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商业化是必然要考虑的一步。

对于 2013 年陌陌在商业化方面的考虑,陌陌 COO 王力在接受 Techweb 采访时表示: 2013 年确实会考虑一些商业化的内容,但商业化不是陌陌重点考虑的方向,不会考虑 O2O 的形式。

在王力看来,陌陌的重点还是产品本身,让陌陌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用户的问题,成为一款有生命力的产品,而非昙花一现的APP。陌陌本身的产品形态、天然的位置属性致使商业化有很大想象空间,但商业化前提是不过多的影响用户体验,商业化的引入会跟用户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而非生硬的去做信息推送。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