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摘要

碎片化、无关信息干扰、 信息过载只是我们适应这一互联网这一阅读新媒介的过程, 也是互联网化的阅读未来发展将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没有弱化阅读, 只是改变了阅读的模式。

技术的进步往往会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无论是印刷术的发明, 汽车的出现, 还是电脑 / 互联网的兴起, 我们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每当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出现的时候, 总会有人为其带来的便利和大众化应声喝彩, 也总会有人谴责其可能对人类智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苏格拉底曾经担忧写作的普及会带来人类记忆能力的退化; 17世纪的作家Barnaby Rich也曾将那时大量发行的书籍比喻为那个时代最大的顽疾。

今天, 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为了我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通过互联网, 人们可以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通讯, 而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为我们带来所有我们需要的信息。 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出现让我们更加方便的连接到这海量的数据之中。 在生活的各方各面, 互联网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p1

一、互联网时代阅读的利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媒介, 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 互联网阅读在很多领域拥有巨大的优势:

  1. 更大量的信息

    从各种常识信息, 到形形色色的晦涩话题。 你几乎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你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相比纸媒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更加平等的为所有人开放。 这无疑扩展了各种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广度。

  2. 更及时的资讯

    通过互联网, 我们能够更快的得知最新发生的动态, 传统的报纸 / 电视新闻在这个时代显得步履蹒跚。 Twitter, Facebook等实时社交网络使这一过程更大大加速, 我们甚至可以在事件发生后马上得知现场的最真实的报道, 无论是阿拉伯革命, 还是日本地震, 都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3. 更快的阅读速度

    得益于互联网的基本架构和超链接等功能, 信息得以在互联网上以一种更易于快速获取和阅读的方式组织起来, 这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4. 更便于数据的研究

    互联网便利了各种数据的查询和研究, 海量的学术数据通过方便的检索和链接为学者们所用, 为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省下大量精力。

  5. 更容易发现新的信息

    我们在互联网上浏览时, 往往会意外的获取我们意料之外的有用信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6. 更方便的互动交互

    互联网上进行阅读, 我们可以加入很多传统阅读无法实现的要素, 例如加入音乐 / 视频 / 动画等多媒体内容, 强化阅读的体验; 同时我们还可以方便的发表我们对该材料或观点的看法, 并与大量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对于阅读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交流过程。

  7. 更少的花费

    我们可以省下不少购书的花费…当然那些好书仍然值得我们购买。

二、互联网时代阅读的弊

尽管互联网上的阅读拥有众多优点, 但不能忽视的是, 当前互联网上的阅读也有其不能回避的问题存在:

  1. 更多的信息, 但低质量内容泛滥

    互联网上拥有海量的信息, 但其中可谓鱼龙混杂, 既有优质的内容, 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简单的分辨处哪些有价值, 哪些没有。 另外, 人们在互联网上更多的只是简单的浏览或是浅阅读, 造成的结果是网上的内容很多只是一些摘要或总结, 而缺乏那些必要的详细内容和附加信息。

  2. 更快的浏览, 更多的遗漏

    人们倾向于快速的扫过一遍页面的信息, 如果没有明显的感兴趣的内容, 就迅速跳转到别的内容。 而有价值的信息可能就藏在这些被忽视的文字中。

  3. 过多的干扰

    互联网上存在过多的干扰, 如广告 / 超链接 / 视频 / 图片 / 弹出窗口 / 电子邮件/ 聊天信息。 当你在网上阅读时, 往往会有大量让人分心的干扰因素。 这使读者很难保持专注的阅读状态, 也很难能够安静的去进行深入的思考。

  4. 硬件的限制

    试试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 你就会知道对阅读来说, 电子屏幕和纸质书相比是多么的不舒适。

    如果电脑闹崩溃了, 或是浏览器 / 应用意外退出, 你还能找回之前的阅读内容吗? 很多时候, 即使能够找回来, 那也会花去我们大量的精力, 其他一些情况下我们甚至没法将其找回来。 此外, 如果设备没在身边, 甚至电力中断, 那么那些云中的数据就与我们绝缘了。

    大量的人群反映自己已经无法阅读过于长篇的文章, 在阅读时很难保持注意力, 更习惯于阅读短文, 而不是完整的书籍等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承认, 他们浏览网页的时间已经大大超过了读书的时间。 事实上, 我们用”浏览”这个词已经最明显的表明了当前互联网上的阅读模式和其最大问题。

三、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毋庸置疑的是, 互联网带来了信息数量的爆炸和信息获取的平等, 更多人得以获取更广泛的知识。 但人们担忧的是, 这种浅层次的,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会不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不利的影响, 研究显示这种阅读方式对我们的抽象概念 / 内省 / 推理 / 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不良影响, 虽然我们无法断定长期的利弊, 但这些担忧的确不是杞人忧天,

那么,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 我们既能够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大量信息和交互手段, 同时也能够保持我们继续深入思考的习惯。 在很多方面, 人们做出了不少的尝试。

  1. 更好的阅读体验

    我们都遇到过那些糟糕的网站(或是应用), 字体不清晰 / 字号过小 / 页面混乱 / 广告充斥。 在这种时候, 即使其拥有优秀的内容, 我们往往也无法安心的进行阅读, 结果是读者要不迅速的看完离开, 要不干脆放弃, 这对内容创造者和读者来说, 无疑都是巨大的损失。

    内容本身无疑始终应该是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但如何让人们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创造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好的呈现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内容当中去, 内容也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而糟糕的呈现则会赶走众多潜在的读者, 造成信息的浪费。

    界面设计: 汲取了早期的设计经验, 当前的网站设计者们往往会选择更加适合在屏幕上阅读的字体和字号, 页面也尽量减少无关的干扰因素, 让读者能够舒适安心的进行阅读。 下面网站和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

    p2 p3

    信息重构: 对于那些读者希望更加专注的进行阅读的内容, 我们拥有像Readability, Safari Reader, Flipboard / Reeder / Pulse等各种新闻阅读应用等工具为我们服务。 这些工具对文章的呈现方式进行了优化,使其更适合我们的阅读。

    p4 p5

    广告优化处理: 广告无疑是在网上阅读时最大的干扰因素, 特别是那些故意嵌入内容中间的广告等。 我们理解网站(应用)开发者需要广告进行盈利的动机, 但过于明显和影响阅览体验的广告对开发者来说无疑有百害而无一利。各种广告拦截工具应运而生, 虽然这些工具大多都能实现良好的过滤效果, 但网站往往留下一些不自然的空白, 这有时候也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 而我们在网络上 / 应用里也偶尔能够看到很多设计优秀的广告, 它们既不会影响阅读的体验, 也会有更好的广告效果, 两全其美, 何乐而不为呢。

    p6 p7

  2. 更多元的阅读方式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拥有不止一件互联网终端, 人们常常根据情况在不同设备间不断的切换, 对于阅读活动来说, 这打断了连贯的阅读体验, 这也是造成互联网时代阅读效率不高的因素之一。 想象这样的情况, 我们在电脑上阅读一篇文章, 中途需要出门, 而我们希望在路上能够利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继续之前的阅读, 这样既将原本无用的碎片化的时间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同时也保持了我们连贯的阅读体验。

    p8

    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手段是通过互联网在不同设备间保持阅读状态的同步, 这样无论读者在哪种设备上, 都能简单的继续之前中断的阅读。 Google Reader桌面版网页 / 移动版网页 / RSS阅读应用间的同步, Kindle的Whisper Sync在Kindle电子书和各平台客户端之间的同步, Instapaper / Read It Later的标注及同步, Firefox Sync在桌面版与移动版的同步都是这一种应用的明显代表。

    p9

  3. 更方便的获取方式, 更个性化的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 我们不需出门半步即可获取天下资讯, 而书籍和报纸的电子化也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 但简单并不一定意味着方便。

    海量信息给我们带来的是严重的信息过载, 也造成了互联网上有用信息的极低信噪比, 读者需要的相关信息往往淹没在大量无用信息中而丢失, 这是网上阅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RSS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个尝试, 读者通过订阅某个RSS源即可在阅读器里自动收取到相关的更新, 但RSS在大众中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 而RSS本身也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订阅工具, 没有任何个性化筛选, 所以当订阅的源本身内容很多的时候也面临着一样信息过载的问题。

    新闻聚合类网站是第二波尝试, 通过人工或自动化的算法, 这类网站将各类信息进行分类, 并根据热度和时间等进行统一的呈现, 供不同的读者选择阅读。 Google News / Techmeme / Digg 等网站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 这一类网站在大众新闻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是不错的一个新闻统合渠道。 然而, 它们选取的新闻迎合的是大众人群的需求, 无法满足每个读者个性化的需求。

    社交网站的兴起原本是为了满足人们联系好友的需要, 但随着其引入链接分享等功能, 人们突然发现了其一个重要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 由于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好友, 或是感兴趣的人 / 组织 / 话题, 这些关注的人的推荐信息对用户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是与其个人相关度极高的内容。 就这样, Facebook / RenRen等社交网站的News Stream, Twitter / 新浪微博等微博服务的Time Line成为了人们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的最佳渠道。

    社交网站的好友推荐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个性化,相关度等问题, 但随着我们的好友数量的增加, 信息过载问题又再次涌现出来, 有太多关注对象的用户又变得难以跟随自己时间线上的内容。 作为应对方案, List / Group等功能被引入, 试图通过对关注对象进行分组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对于用户来说, 需要自己手动不断调整的分组未免过于复杂, 而分组虽然可以暂时的缓解信息过载问题, 但始终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p10

    这时, 基于用户对各类新闻和信息的行为进行分析来进行个性化内容推荐的应用粉墨登场, 根据介绍, 这一类应用通过分析用户对不同来源 / 不同主题的信息进行的收藏 / 转发 / 忽略 / 屏蔽等行为数据来计算出用户的喜好, 对用户的社交关注 / 新闻订阅等初次筛选的数据进行再次筛选, 为用户推荐相关度更高的信息, 从用户的Social Graphs推荐演变成Interest Graphs推荐, 模式上是音乐推荐服务Pandora / Douban Radio在阅读领域的扩展。 这一类应用包括My6Sense / Zite 等, 这一类应用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需要算法的不断调整。 但就我使用My6Sense几个月的体验来看, 其推荐的信息是非常符合我的需求的, 在未来我对这一种类型的应用也很看好。

  4. 更方便的互动

    我们阅读 / 学习的目的最终大多都是为了和他人交流, 而在这方面, 互联网阅读拥有先天的优势, 我们可以轻易和其他同样喜好的读者进行深度的交流, 即使我们身处世界的两极。 我们可以到特定的网络社区, 或在社交网络上进行相关的交流, 但更方便的是我们在阅读内容时就可以不跳转到其他地方, 即时的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社交网站, 微博的分享按钮 / 浏览器(应用)内分享功能等实现了信息发布的功能, 如果在接收反馈方面能有优秀的实现, 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硬件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 还有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比较有希望的是彩色E-Ink技术, 但前景如何仍然未知。

四、我们依旧在阅读

有人说, 互联网提供的只是无尽的信息, 真正的知识需要静心的思考和探索, 他们宣称这只能在传统书本上实现。 但在我看来, 书本还是互联网设备都只是获取信息, 学习知识的媒介。 诚然, 媒介拥有改变信息表现方式 / 参与者行为习惯等力量, 但有一样东西是其无法改变的, 那就是阅读的本质。 碎片化也好, 干扰也好, 信息过载也好, 也许它们只是我们适应这一新媒介的过程, 也许是互联网化的阅读未来发展将解决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 我们依旧在阅读, 更多的阅读。 互联网没有弱化阅读, 只是改变了阅读的模式。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