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碳中和排名公布,腾讯赶超阿里百度

摘要

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碳中和,是互联网科技行业的重要课题。

4 月 21 日,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绿色云端 2021》排行榜(下称《排行榜》),综合梳理了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针对中国「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响应速度与实施力度,对行业领先的 22 家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进行排名。绿色和平表示,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在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有所提升,但整体的碳中和行动滞后。

排名方面,腾讯凭借能源信息披露、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影响力等方面的进展,超越阿里巴巴、百度成为互联网云服务企业首位。秦淮数据以「2030 年 100% 可再生能源目标」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采购实践稳居数据中心企业头名。万国数据由于可再生能源表现亮点不足、能源信息披露停滞不前,排名出现较大下滑。


在中国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碳排放问题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为 1,609 亿千瓦时,约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 2%,碳排放达到 9,855 万吨,预计到 2023 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将增长 66%,碳排放将达到 1.63 亿吨。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碳中和,是互联网科技行业的重要课题。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叶睿琪表示:「在中国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互联网科技行业既有赋能各行业节能减碳的重要使命,其自身脱碳发展也至关重要。100% 可再能源是互联网科技行业实现负责任碳中和的必经之路。中国互联网科技龙头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万国数据等亟需加快步伐,率先在 2030 年前实现 100% 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全面转型。

《绿色云端 2021》旨在推进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向 100% 可再生能源转型,加速行业的碳中和战略布局。基于公开信息,榜单以可再生能源表现、能源信息披露、节能减碳表现、影响力等四大维度对企业进行评分。2021 版排名增加了企业碳中和承诺及实施路径、公司环境治理等指标。

 《排行榜》发现,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在能源信息披露方面有所提升,采购可再生能源的企业也从 8 家增加到 13 家。但是行业整体在碳中和行动上仍然滞后。相比于电力、钢铁等传统行业中已经有多家企业响应碳中和规划,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中仅有秦淮数据提出 203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腾讯仅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并未公布时间线与实施计划。这与互联网科技行业塑造的创新者形象严重不符。

与此同时,互联网科技行业整体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尚未得到实质性突破,2020 年仅有两家企业披露的可再生能源用电比例超过 3%,分别是秦淮数据 51%,百度 8.6%。如何在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中,抓住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快速扩大应用规模,应当是企业现阶段发力的重点。

绿色和平对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提出建议:首先,企业应设立 2030 年前实现 100% 可再生能源目标,并进一步提出 2030 年前实现全范围(范围 1、2、3)的碳中和目标。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和支持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但不建议企业依赖购买碳汇等方式进行碳抵消。其次,扩大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规模,积极与关键利益相关方沟通,助力市场化可再生能源采购机制的进一步突破。另外,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能源信息披露机制,增加对于温室气体排放与用能信息的披露。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