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科技圈驶离「避风港」

摘要

科技公司改变了世界,但面对世界提出的新问题,他们还没有答案。

刚刚翻篇的 2020 年,对中国的科技圈来说该如何定性?这可能是个令人精神分裂的问题。

一方面,中大型科技公司股票高涨,业务继续向前。另一方面,他们遭遇的公关危机、政策约束、以及面对的社会情绪也历史性的到达高峰。

他们突然不再是被包容的「科技先锋」,被向往的「创业英雄」,被崇拜的「商业偶像」、而成为了被认真审视,不断诘问的「未知力量」。

据我了解,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复盘 2020 年出现的这些现象,因为这已不是个「明日天气」如何的问题,更像是要面临一个「季节」的更替,这需要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调整。

所以,为什么在 2020 年科技公司们失去了多年来的「避风港」?而 2021 年的科技圈,又将面临什么?

「蜜月期」是怎么结束的?

互联网发展初期,著名的「避风港原则」成为了保护这个新生力量发展的「温室」。

这来自美国 1998 年制定的《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 法案)。美国当时规定所谓的「避风港原则」主要面对的是侵权问题。考虑到未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网络公司没有能力和时间对他人上传的作品进行逐一且全面的审查,无法知道侵权事实的存在。所以如果出现侵权问题的时候,在著作权人通知的情况下,对于侵权内容进行移除就可以不承担责任。

「通知+移除」这种避风港原则,本质上是「知错就改」、「不知则无罪」的原则。这降低了网络空间提供型、搜索链接型等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刺激了这些公司的发展壮大。

2001 年,中国著作法的修订过程中,涉及网络著作权以及网络侵权的问题已经开始大量出现。中国也是这个时候引入了避风港原则,也客观上助推了新浪、搜狐、网易、百度等众多企业的发展。

这一包容和鼓励发展的思路,后来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对于互联网和科技创新领域之后的一场场变革,监管层和社会也采取了「鼓励探索、见错改错」的心态。于是「技术中立」论成了主旋律,除非某件事严重违反「公信良俗」,或者冲撞国家基本政策。

但经过 20 年的发展,如今似乎情况不一样了。当年要鼓励的科技互联网公司,已经从可爱的孩子,长成了精壮的少年,甚至有的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巨头。这时候「包容和鼓励」显然会被「责任与约束」所取代。

但这还不是社会心态变化最核心的原因,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尾声,「数据智能」红利期的消失。

2007 年苹果第一代 iPhone 面世,智能手机时代拉开序幕。iOS 和 Android 两分天下,实现了系统层面的标准化;在硬件层面,智能手机的零部件的通用化程度不断加强,智能手机在 10 年内快速实现了平价化和普及化。整个行业的价值点开始由硬件转向「数据」。或者说,不断丰富的商业数据和用户数据,带来了真正的商业变革。

10 年来,现实世界不断被折叠到互联网中。社交、电商、生活服务、内容消费被不断重新定义,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也给用户带来大量便利,而那些能给用户便利的公司,也积累了大量「用户资产」和「数据资产」。

紧接着,行业的价值点进一步转移到对于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层面,这也引爆了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红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对数据资产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效率,某种程度上这完成了「数据化-效率提升」的往复循环。

而之前赢得了用户资产和数据资产的巨头,当然也更有机会给数据加上智能,进而在价值创造上再上一个台阶。

直到 2018 年的时候,互联网用户的渗透率进入平台期,同时科技互联网领域产业格局基本也已经形成。因为巨头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用户和数据资产,新一代的创业者已经很难再有跑马圈地的机会,大多是在细分领域寻求运用数据智能的机遇。

正是这个历程,最终也让中国社会广大用户与科技互联网企业的「蜜月期」,走向了终结。

过去 10 年,科技互联网公司的竞争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无论是「薅羊毛」的时代,还是日新月异的创新产品,以及用户体验的进步,这些都源于企业之间为了抓住时代机遇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背后资本的加持和催化。

为了赢得用户资产和数据资产,科技互联网公司聚焦在与用户建立了非常好的「双边关系」,对用户展现了最美的一面。

但如今格局已定,这些企业的当年耳目一新的服务,已经变成日常「油盐酱米」的相处。于是这场变革中未完善,过去被忽视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哪怕是只是概率上无法避免的局部问题,也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双边」到「多边」

科技互联网这些年的发展,一直是以和用户的「双边关系」为主导的。解决用户的痛点,就解决了问题的核心,让用户有利益可拿,用户就可以包容各种不完美。

但科技互联网实际上也遗留了不少现在依然无解的问题。可以预料这些问题会越来越多地被讨论。比如关于用户数据的资产归属问题、使用权限和规则问题。过去用户无意识也不关心,但过了蜜月期,该说清楚的不说清,一定会持续爆发矛盾。

而更复杂的,还是科技互联网公司开始要面对复杂的「多边关系」——对整个价值链、对社会,甚至是社会上每个个体来说,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比如当年共享单车为了用户体验和自己的市场份额,无限制的投放车辆,带来巨大的浪费和对城市空间的挤占,最终被政府强约束。这就是过于强调和用户的双边关系,而忽视多边关系的典型案例。

随着科技公司力量越来越强,而给用户的服务成为日常化的体验,再加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只取悦用户的双边关系越来越不能支撑一个企业之于社会的意义。

一个科技企业是否建设了一个系统,让尽可能多的人也能有创造价值的机会?还是只完成了效率的提升和价值向自己的集中?

换句话说,过去大家只关注「数据智能」这个先进生产力——它如果跑的太快,又只被科技公司所拥有,会带来强烈的马太效应,进而带来对立。这就会面对「生产关系」的问题了。

比如在中国经济因为疫情而降速、低收入人群收入受损严重的大背景下,巨头争相入局社区团购引发的质疑,本质上就是这个情绪的体现。

「今年钱是不是挣的太多了?」、「市场份额是不是太大了」,这些听起来对商业公司有点「装」的问题,其实是个更大尺度的世界观问题。那些通向长期价值的企业,反而很有必要每年都问一问自己。

接受科技还有所不能

每一个人都有动物性和社会性,动物性让你生存、发展、占有、繁育;社会性让你创造、贡献、分享、传递。

一个公司恐怕也是如此。中国改革开放也才 40 多年,中国商业文明与中华文明相比还无比稚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实,科技互联网发展这 20 年,大部分企业都是「动物性」主导的,因为这个市场太有价值,玩家们都太聪明,竞争确实空前激烈。没有足够的「动物性」,你都无法生存下来。

但是科技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一个主旋律,当数字化浪潮开始重新绘制这个世界,而科技公司越来越成为主力军的时候,必须开始对「社会性」展开更多思考。

站在公司个体角度的「动物性」,科技是先进的武器和工具,只要不违法违规,你可以挑选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运用它。但是站在「社会性角度」,科技确实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一定有所摧毁有所创造,他的连锁反应极其复杂,你很难做到在自身利益最大化之上,也完美消灭一切问题。这时候如何理解科技并做出选择,是个全新的视角。

所以,与用户双边关系的「小系统」,很有必要提升到与社会「多边关系」的「大系统」来做重新运算。

比如外卖业务让用户以可接受的价格,30 分钟吃上热饭,进而生活更美好,这是个双边小系统问题。但是让骑手、餐馆都有收益上的提升,并且生活更美好,这就复杂了很多。如果再加上减少违章事故,提升环保、促进就业等等,就是更复杂的多边大系统问题。

这些都不是科技今天说解决就能解决的,他需要到最底层做思考和建设,而这些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进步。

过去,科技代表先进,总是一副炫酷、锐利、无所不能的样子。所谓「黑科技」的提法就是一种刻意塑造的锐利感。但今天,科技最需要的是「我们还有所不能」的坦诚。

当社会对科技企业提出质疑,对「社会性」提出新的要求,这时候简单认错说「没有借口」也是一种强行的装酷,不是一个平等沟通的态度,因为平等了才会坦诚。明明很多问题不是看到就能立即解决的,为什么要说「没有借口」呢?

这背后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要如何解决?准备先怎么做?一段时间后有什么进展?这些可能会体现出「有所不能」的坦诚,是科技互联网公司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重新学习的。

这不是一种话术,而是一种思维的变化。科技互联网的力量变了,社会对你的期待不一样了,那科技公司就必须主动坦诚的回应这个期待。你这时候不能简单去平复情绪,更无法抱怨这是我的责任吗?这是不是对一个企业来说不公平?

其实,公平是一个依托于规则的事情,但是规则会随着时代而变化。只有平等和公正,才是长期的社会价值观。这一点,特别需要科技圈在驶离避风港之后,细细品味。

很多时候,合理的事情无法行动,是因为一种「囚徒困境」——竞争如此激烈,容不得自我束缚。

我记得两年前曾经和几位朋友探讨确保「用户数据安全」,是不是竞争力的问题。大部分人认为这个想法是伪需求,意义不大。但 2020 年苹果更新了引发震动的用户数据授权的新规则,小米也放出了「照明弹」的功能,我认为这些正确的事情,通向的都是长期的竞争力。

现在每年大公司往往都会出 CSR 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现他们在公益领域所做的事情。其实如果把那些站在「社会性大系统」角度思考,最终选择增加的成本、损失的效率、少挣的钱写到财报里,更能证明这是一家「好公司」。

说到底,科技公司其实没有必要为丢掉避风港而惶恐,能做的事情很多,早点开干吧!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