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起买保险,你知道保险行业在想什么吗?

摘要

短期便宜可以占,长期计划还是要准备。

盛世买古玩,乱世存黄金。当金价作为避险财产价值飙升的时候,在新冠肺炎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不得不说,身在疫区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如果之前买了一份保险,心里会安心很多。

没能及时上车的人们倒也不必担心,因为各大互联网保险平台都及时的推出了免费领取的新冠肺炎保险,不交分文的情况下,如果不幸感染肺炎,就能根据病情获得几万元不等的赔付。当然,这可能也是一个用户最不希望出险理赔的保险产品了。

「免费」绝不是保险产品的合格模式,但仔细推敲,其实免费的「新冠肺炎险」出险率并不会很高,毕竟现在国家对于疫情的控制已经很到位。那些领取了免费保险的用户,难保不在互联网保险平台的页面多停留一段时间,有很大可能,他们的目光会锁定在每月只需要几十块,每年几百块年费,但是却有数百万元保额的健康险上面。

事实上,以流量换用户的生意,恰恰是从「百万医疗险」开始的。

互联网探营保险业

2013 年成立的众安保险,由阿里巴巴、腾讯和平安保险合资成立,AT 科技巨头加上传统保险的「三马」(三家公司掌权人都姓马),让众安一时风头无两。保险业如何实现「互联网+」,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和传统保险公司主攻线下不同,众安选择的是主攻线上,产品也是和互联网用户人群关机紧密的例如电商和出行等等。倚靠电商巨头,众安推出了退货运费险;出行方面,有航班延误险。甚至人们手中的手机,也有和小米合作的碎屏险。这些保险产品的一个特征是不需要推销,在电商等交易中勾选即可购买,同时核保和出险也是完全自动化,省下大量人力。

众安刚刚成立的 2014 年开始,中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开始以每年 37% 的复合增长高速发展。互联网平台敏锐的捕捉到这一趋势,开始向健康险领域发力。

2015 年,众安保险推出了尊享 e 生短期健康险产品,以每年几百元的保费,最高 100 万元的赔付金额,使得这款一年期的短期健康险产品瞬间成为爆品。相比于一般医疗险的几十万元赔付,尊享 e 生的最高 100 万元赔付看起来诚意十足,同时每年几百元的保费对于用户来说也有极大的吸引力。截至 2019 年上半年,众安尊享 e 生系列产品的用户已经达到 460 万人。

尊享 e 生的成功,带红了互联网健康险产品,众安在线之后,多家平台和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健康险产品,赔付金额也从 100 万元起跳,逐渐升至 200 万元、300 万元、600 万元甚至 1000 万元。

2018 年,百万医疗险全年的新单保费规模达到了 170 亿元,预计 2019 年全年新单保费规模将达到 300 亿元。如果以平均保费 450 元/年的价格推算,百万医疗险的可能已经覆盖超过 6000 万用户。

为什么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健康险能在近年来获得高速发展。圆心惠保联席 CEO 彭煊认为,首先保险用户的目标人群已经年轻化,这些互联网原住民更习惯通过网络平台解决问题,甚至是之前一直倚重线下面谈的保险生意。

另外,低到每年几百元的保费,也是用户投保的重要原因。道理和买房差不多,之前的保险每年交付的保费较高,保险的时间通常以 20、30 年为期限。而互联网健康险将其分成每年提交保费,保险期限为一年,有点类似于分期付款。「不能买房总可以租房。」彭煊解释到。

凭着互联网优势,短期健康险迅速获得用户。2019 年双 11 期间,京东保险平台保障金额突破 1333 亿元,累计为 5838 万件商品提供保障服务,同比增长 618%。互联网健康险已经成为类似电商平台的消费电子类产品。

流量产品的宿命

每年几百元,赔付几百万,让很多囊中羞涩的用户也有机会购买高额健康险,听起来简直像「公益项目」。但显然,保险公司也要考虑成本,不可能真的亏本付出。为了控制成本,看起来很「丰满」的健康险产品,其实也有一些比较「骨感」的控制条件。

首先,目前市面上的健康险产品都设置了一万元的免赔金额,降低出险比率,一些常见的小病可能还是用户自费买单。

更重要的,和传统的医疗险不同,虽然不少互联网健康险产品都声称可以「连续续保」,但其中的条款还是有不同规定。例如,随着年龄增长,每年的保费金额也逐渐增加,而越接近年龄上限(60 岁左右),金额更是有大幅度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短期健康险是将用户在年轻时候的保费降低,随着年龄升高逐渐提高保费;传统保险产品是 20-50 年之内,每年保费相同。如果按照费率来算,其实短期健康险未必会比传统保险要低。

即便如此,推出健康险产品保险公司和平台其实并不赚钱。作为保险产品,健康险本身就是一个高赔付高风险的类别,其综合赔付率为 67.3%。虽然健康险的用户多位 20 岁到 40 岁的优质保险用户,但随着很多重症逐渐年轻化,很多本来风险较小的 90 后用户,也成为出险高发用户。根据行业数据,目前绝大部分健康险产品是亏损经营。

在电商平台上,经常会有一些 9 块 9 包邮的「爆品」,吸引用户点击购买,这些产品大多是赔本经营,商家的真目的其实是将用户吸引到店铺的其他商品上,利用后者来真正盈利。互联网健康险产品,从某种程度上和这些电商「爆品」非常类似。

为了降低健康险产品的风险和成本,保险平台的一个解决方案是不断将健康险产品升级,通过不断添加各种高附加服务,一方面获得更高的利润,一方面将用户分散到不同的「风险池」中,控制风险。同时,也有保险公司将百万医疗险和更高利润的年金险或者重疾险捆绑销售,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对于用户来说,互联网健康险可以作为医保的短时补充保险,在资金周转困难时作为临时保障,而如果希望获得比较稳定的长期保障,可能难免还是要和线下的保险经纪打交道。

线上线下平衡之道

健康险的「爆品」现象,是互联网平台对保险业「销售」环节改造的一个象征。

传统保险公司大多建立庞大的线下代理人制度,通过众多的线下代理接触潜在用户。互联网保险平台则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线上各种渠道来获得用户。近几年成立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不仅通过常规广告投放,而且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和小红书等各种媒体平台来吸引年轻用户购买保险产品,用户触达效率要比传统平台高出不少。

不过,互联网保险平台销售同样面临挑战。随着竞争日渐激烈,获取用户成本也快速升高。同时,从营收占比来看,平台的主要收入来自保险公司产品售出的佣金。其中潜在的问题是,平台难免会向佣金更高的产品倾斜,平台上的保险顾问也会向用户推荐佣金更高的产品,而非更适合后者的保险产品。

同时,虽然网络购买保险已经足够便利,但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质,对于很多合同和条款,用户更倾向于和保险经纪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保险平台更倾向于售卖「短平快」,更易于标准华的「互联网」保险产品。这些产品贵在走量迅速,缺点在于利润较低。

随着保险用户的逐渐年轻化,售卖保险的代理人也到了换代的时候。近几年,已经开始有不少年轻人加入保险队伍,并开始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经纪人转型,即通过为用户提供特定的保险搭配组合为目标,而非赚取固定保险公司的佣金。

薄荷保通过早期的「核保查查」小程序,积累了一批这样的新生代保险经纪人。平台通过撮合保险经纪人和用户的合作来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而保险经纪人则不用再通过各种平台来获取用户,只需要做好用户需要的保险计划即可。

「类似于保险行业的『滴滴』。「薄荷保联合创始人胡天睿说到,平台优先匹配同城的保险经纪人和用户,让双方可以在线下面对面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平台解决了用户对于长期保险的需求,也为新生代的保险经纪人提供了客户来源。

互联网落地线下,传统保险公司接入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和保险公司其实是在相向发展,未来的保险一定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胡天睿预测到。

责任编辑:卧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