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科技的碰撞,能产生怎样的艺术火花?

摘要

音乐+科技=艺术

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人类的创造性物种。人类发现音乐、模拟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直至今日还在创造着各类美妙的音乐。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们在音乐与任何行业或者专业事情结合,都能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另一种最流行的艺术形式——电影,就是在音乐加入之后大获好评,并逐渐淘汰了「默片」这个种类。我们所熟知的白噪音,将纯大自然的声音完整记录下来,也能成为一段独特但优美的音乐。 

         音乐与其他行业结合往往能产生不错的效果 | 视觉中国

中国艺术拓展计划(AEP-China)就向人们展示了音乐能与其他行业结合产生的魅力。在名为「音乐地图课堂」的展示过程中,上海交响乐团用音乐 x 戏剧的形式描绘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的困境,以及「莫扎特死亡谜团」的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同时,用音乐 x 颜色,启发观众用色彩表达对声音第一无二的感受。

中国艺术拓展计划(AEP-China)是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上海交响乐团联合创办的创新文化项目,于 2017 年初正式启动,旨在为公众创造更多参与文化和艺术项目的机会,使更多人接触和感受文化艺术。 

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地图课堂」| 现场拍摄

在以「音乐 x 科技 燃趣无限未来」为主题的新一期「中国艺术拓展计划」当中,几项深入的跨界体验也让极客公园(ID:geekpark)看出,音乐 x 科技也许是未来又一次灵感火花的来源。


科技驱动艺术

通过技术,音乐在当下又能衍生无数花样。我们所熟知的白噪音,即利用高科技将自然的声音完整记录下来,成为一段优美的音乐。利用技术,完全不懂乐理的人们也可以来创造具有魅力的音乐。

这次在音乐 x 科技跨界体验之旅当中,极客公园就体验到了人、车与音乐之间的互动。

在跨界体验的现场,一辆白色的大众高尔夫停在一块巨大屏幕前。如果你靠近仔细查看的话,就会发现一些细节:车辆背后的 e-Golf 标志显示它并不是一辆燃油车,而是纯电动的高尔夫;大屏幕上正在变幻的图案和听上去随机响起的钢琴声,竟然是由车辆内司机来「操控」的。 

         操控一辆车来创造音乐 | 现场拍摄

没错,看似常规的驾驶动作,却能演绎出美妙音符。而在这背后,少不了科技的助力。

我们都知道,驾驶的体验由操作机械、路上的风景、路况反馈以及周围的声音组成,而在汽车内部,也有许多人们不知道的反馈在进行。现场这台 e-Golf 上搭载的大量传感器,可以为汽车本身带来许多宝贵的数据,数据又可以为驾驶和出行带来更好的体验。

根据驾驶员的操控可以谱写音乐 | 现场拍摄

燃趣驾驭环节,就是将汽车内部的反馈挖掘出来,体验者的每一次转动方向盘、每踩一脚油门、调动一次转向灯和雨刷器,其数据都被定制的开发系统记录下来,通过运算将数据同步转化为美妙音符和炫彩画面,给体验者实时的视觉和听觉反馈。 

         操控车辆系统就能给予实时反馈 | 现场拍摄

就像上面所说的,如果一位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人坐在车上,他同样可以体验创造一份独一无二的,具有冲击力的可视化艺术作品,枯燥的数据通过科技也可以呈现多彩美妙的音乐世界。更不用说,纯电动汽车的每一次出行,都是环保的。


「捕捉」音乐欣赏属性

站在一片有独特图案的瓷砖上,戴好智能头环,有金属的一小面贴在额头,另一侧挂在耳后,连接在尾端的小夹子夹住耳垂,被称作「思维捕捉器」的脑电波监测设备就准备好了。接下来,工作人员会播放四段不同类型的音乐,而体验者心中所思所想,都会被实时投射到面前的屏幕上。

别急,这里说的投射并不是真的把你在想的事情放上去,而是将你的情绪波动表达出来。比如播放平静的音乐时,大多数人的波动图案都趋于平缓;当音乐变得激昂澎湃,波动幅度也会随之变大,可见与你的心情直接挂钩。

脑电波实时投射在大屏幕上 | 现场拍摄

不同的人对于音乐欣赏的感觉不同,而脑电波转化成为数据,经由数据艺术家编写的函数,最终会生成可视化影像和结论。如果情绪与音乐的变化一样大开大合,那么机器最后给出的结论会是「我最摇摆」;波动一直平稳的话,可能会给出的性格为「波澜不惊」:成熟稳重的代言人,享受敏感而又深度的交流。

科技发展让我们有机会能探知大脑内的秘密。根据额头上佩戴的设备,以及头顶上方的监测仪器,脑电波就可以通过可视化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的脑电波大多在 9Hz-40Hz,如果处于放松但是精神集中的状态,那么你应该在慢速 β 波,即周波数为 12.5—16Hz/秒的脑波,「波澜不惊」的标语,大概就是为这个频率脑电波准备的。 

每人的音乐性格均不相同 | 现场拍摄

除了探知性格属性,脑电波在其他领域还有更实用的应用。在医疗健康领域,针对睡眠有问题的人群,脑电波信号可以让医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从而针对性提出改善睡眠的建议;残疾人可以利用脑电波控制义肢,实现自主生活。在教育方面,脑电波装置可以帮助训练提升注意力,也是技术改进行业的一项例子。 

         燃趣大脑环节 | 现场拍摄

大体说来,脑电波可分为监测与控制两个方向,如果用在出行方面,利用脑电波监测司机是否注意力集中在开车上,倒是与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更远的将来,如果有意念控制车辆行驶的功能出现,我也不会丝毫感到意外,毕竟这也算是另外一个类型的「无人驾驶」。

众所周知,音乐只需要几个简单的音符构成,但是在各种乐器和各类声音的协同作用下,它可以变得极其复杂庞大,变成一门专业的学科,甚至变成几百年来都不曾消逝的产业。而技术又在其之上注入了新的色彩,使其能有全新的玩法。如同出行一般,我们所说到的技术,在当下以及未来的出行场景上,或许都可以看到。

         大众眼中的未来智慧城市 | 现场拍摄

在音乐 x 科技跨界体验之旅当中,我们还通过 AR、3D 打印等一系列高科技,将音乐与人工智能等科技融入到互动里,将智慧出行生活方式带到公众面前。不同于科技馆以及专业实验室的是,体验者来到这里能够在各种场景中沉浸式体验音乐与科技的碰撞,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AR 演示 ID.3 行驶 | 现场拍摄

同时,以科技之名,通过音乐 x 科技跨界体验之旅来刷新体验者的认知,让每一位到访的人都能找到融入的场景,在交互中探索声音更多的可能性,亲身感受来自科技的无穷魅力。这不仅是音乐的延展,也是对于未来出行的展望。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