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〡「斜杠」品牌梦想加:差异化策略下的新机会

摘要

依靠智能办公体验,梦想加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壁垒。

提到联合办公空间,人们往往想到「设计+共享」的二房东模式。而这样的认知并不适用于梦想加。2019 年 1 月 9 日,梦想加以智能办公解决方案商的身份,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 PRO 上,与企业微信合作打造了一间智能会议室。显然,「智能」是梦想加的一个隐性关键词,但正是依靠智能办公体验,梦想加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壁垒。


在 2019 微信公开课 PRO 上,梦想加展示智能会议室方案

差异化带来的不仅是竞争壁垒,还有新的机会。据了解,梦想加的智能办公体系仍未正式发布,但已向不少大型企业进行了解决方案输出。联合办公+智能办公,这样的「跨界」,似乎使梦想加成为了流行语境下的一个「斜杠」品牌。但事实上,梦想加在 2018 年 8 月宣布 1.2 亿美元 C 轮融资时,也同步进行了品牌升级,成为一个专注智能办公体验的办公服务品牌。


不做「二房东」,甚至不止于「空间」

在联合办公市场中,不论是 1989 年成立的灵活办公空间雷格斯,还是 2010 年创立于纽约的共享社区 WeWork,乃至近几年在中国遍地开花的本土品牌,究其根本大多仍是「二房东」模式:将物理空间做出区隔,分开租赁给企业。所谓「共享」,仅仅是空间位置的共享。

从需求端角度来看,打造联合办公的关键词并非共享,而是灵活与高效。而智能办公同样具有这两个特质,这也是梦想加选择智能突围的主因。传统的智能办公产业链条冗长复杂,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很难从需求端口去整合所有的设备与系统,所以当新技术应用到办公场景中,往往反而会导致办公管理的复杂化。每引入一个新设备,管理人员要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再去学习和应用一个新的系统。

从供应商角度来看,单个产品的供应商的很难做到将企业里所有的设备都移动化。例如:一个做传统指纹打卡门禁的公司很难把门禁和视频会议、打印机都关联起来。


强调智能联动而非散点功能的梦想加智能办公体系

梦想加却选中了这个「无人区」作为切入点,通过物联网连接人、空间、管理系统和智能设备,对办公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不仅提升联合办公运营效率,更推动办公服务行业的智能升级。

为此,梦想加建立了超过百人的软硬件技术团队,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研发。由此打造出的智效智能办公体系,不仅为自己建立起了差异化竞争壁垒,同时也使梦想加迈入了更广阔的 ToB 办公服务市场。


 带「大脑」的办公室

梦想加打造的「智效」智能办公体系,从客户端的日常使用,到整个大后台的管理,再到人与设备的智能联动,这三者的基础是对办公里不同场景的管理和构建。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 ID 掌握所有办公资源」。用户端,办公者通过一个 ID(如微信账号)可进行场地通行、会议预约、访客邀请等办公动作;而智效体系拥有的整合后台,使得管理者无需在不同系统中往返切换,在一个系统中便能进行权限、考勤、场地和设备管理。梦想加的目标是所有智能产品都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提高使用效率、优化体验。同时,为管理方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员成本。

以「通行」为例,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提前分配给用户一个静态二维码。而这样做的安全隐患是,任何人拿到这个二维码都可以进入空间,系统却无法识别是不是用户本人。梦想加则采用动态权限管理,将临时或长期通行权限与用户 ID(如微信账号)绑定,只有用户本人到达现场之后,才能根据 ID 的权限通行相关区域。

只需一个微信账号即可管控所有办公资源

梦想加的「智效」智能办公体系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管理者。之前,不同的办公资源与管理系统间是割裂的,门禁、屏幕、打印机等等都有各自的供应商和后台,供应商管理和设备管理是一个琐碎和复杂的流程。而梦想加提供的,则是一个智能服务集成解决方案,不仅为客户一站式解决智能办公部署,在管理上也可以通过统一的后台进行,更加便利、高效。

而对空间运营者来说,管理一个联合办公空间可能比管理单一公司的办公空间更加困难。应用智效体系则能节约整个管理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同时,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对平台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反馈给管理者,利于空间产品的优化和迭代。

梦想加智效智能办公体系业务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就受到了众多企业的追捧。至今,梦想加已先后向龙湖、铂涛、中信、玖富等企业输出智效体系解决方案,为其实现跨区、异地甚至跨国的办公空间与办公资源管理,全面提升办公效率和员工办公体验。


绕不开的 BAT

IDG 资本牛奎光认为,数据跟企业管理或者流程相结合,应该是接下来的大趋势。也就是说,To B 的金矿依然存在。中国工商登记的企业数量近 3000 万家,市场红利非常丰厚。

BAT 是中国嗅觉最敏锐的公司,面对企业服务领域庞大的市场留白机会,BAT 不满足于 C 端、挺进 B 端的野心渐露。比如阿里的钉钉和腾讯的企业微信。BAT 的入局,为办公服务这一新领域的发展潜力提供了更多的佐证。

拥有 700 万企业客户的阿里钉钉虽然从线上办公系统入手,如今也极其希望切入线下场景,不仅逐步推出了多款智能办公硬件,更是开设了自营的联合办公空间「钉钉空间」。

而梦想加和钉钉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钉钉从线上切线下,做的是「点」,梦想加从线下切线上,做的是「场景」。

「点」意味着,虽然钉钉的签到机等智能设备和钉钉的系统可以连接,但这个签到机依旧是一个独立的机器,和办公室其他的系统难以智能联动,提供的更多是单点功能升级。

梦想加的优势则是一直在实际运营线下「场景」,所有的数据和构成这些智能的点位都是真实的,以这个为基础可能生发出很多场景来。

正是这种差异化,让梦想加和钉钉、企业微信存在同台竞技的空间。BAT 的入局说明了企业服务市场的前景和空间巨大,但是,进入不代表形成垄断。企业市场是一个重产品、重服务的市场,只有深度服务客户,获得客户认可才有可能成功。

以联合办公空间业务近距离服务企业,不断洞察企业用户核心需求,完善智能办公体系;再以智能办公体系提升空间业务运营效率和能力,同时对外输出,开辟新的市场。梦想加正用这套独特的商业逻辑打造出科技壁垒,不仅成为联合办公市场的头部玩家,也即将搅动看似平静的智能办公市场。

不论是梦想加的「场景」模式,还是钉钉的「点」模式,在企业服务市场中都有充分的机会。而这些不同模式的未来,是竞争还是合作,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