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偶然」成为「必然」,大疆的「超饱和」技术之路 | IF19

摘要

在一个创新者扎堆的地方,做出什么样的创新,是有偶然性的,但这个创新者扎堆的地方一定会诞生技术上的突破,甚至产生商业上的机遇,那是必然的。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大疆早已成为了绝对的霸主。2017 年底,大疆宣布销售额突破 180 亿。但是大疆并未懈怠,2018 年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影像产品的想象,推出了大疆灵眸 Osmo 口袋云台相机,被誉为新一代 VLOG 神器。

大疆创新品牌负责人谢阗地却在极客公园 IF2019 创新大会现场透露,口袋灵眸的诞生充满了偶然,一个不循规蹈矩的小团队,颠覆了之前计划好的技术项目,原本作为下一代预研储备的「新产品」,替换了原本马上要推向市场的「老产品」,刷新了用户的便携视频拍摄体验。

正如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大疆只是想把很多单点做到最好,当技术做得足够好、足够深入,那么市场一定无限大,这是他们所推崇的技术「超饱和」。

大疆拥有了现在看起来「必然」的成果,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一蹴而就。就像口袋灵眸 Osmo 的「偶然」出现一样,大疆在近十年前就开始在农业、电力等行业中尝试,无数的「偶然」创新最终汇集成为了「必然」。

以下是大疆创新品牌负责人谢阗地在极客公园 IF2019 创新大会上的演讲实录(经过极客公园编辑):

大家好,我是大疆创新的谢阗地,大疆是极客公园的老朋友了。过去的 2018 年,大疆可能是第一次把自己发展的逻辑和思考,通过极客公园的大会公布出来。

在 2018 年,我们说,大疆走的是一个 T 字形的发展模型,不断深化技术,当技术取得突破之后,自然会有一个市场的横向延展。只要技术足够过硬,能真实的解决问题,市场落地应该不是难题。

在 2018 年,我们分享了我们眼中的无人机技术的未来。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应该是通往未来的铺路石。当下我们热议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部署到无人机上,成为率先落地解决问题的案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创新的偶然与必然」,这个题目也是得到了鹏总的启发。鹏总在元旦写了一篇文章,说他曾经历过的不确定性的时代,以及在偶然中必然出现的新技术新公司。这让我很有感触。鉴以往可以知未来。

我不知道现在算不算又是「不确定」的时代,但我们内心知道有科技行业有许多人正在经历挑战。有的人说,这是周期,是回归理性;也有的人说这是风口结束了。大疆对此的感受并不真切,其实从我们 T 字型的模型里,可以看出来我们对市场的认知很简单朴素,我们用了一个很用力的方式去发展:如果市场没有达到预期,我们会认为是技术还不够深入,那么继续深入就好;不把技术突破到可用可靠,一定不会有市场。

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让我想到了这样一张照片,这是一位大疆用户,一位天津的摄影师,2018 年在杭州拍下的西湖杨公堤。这张照片很神奇,杨公堤两岸,一边是盛夏郁郁葱葱,一边是难得一见的冬雪皑皑。

这张照片当然不是一次拍成的,是一张合成的照片。

杭州下雪是很少见的,也算是一种偶然吧。但是如果他一年四季都去航拍拍杨公堤,各个角度拍了很多很多张。

最后只待下雪的这偶然一刻,就能合成出这张视觉效果令人称奇的照片。

西湖雪景,因为偶然,甚至引起全国的关注,杭州的摄影师拍了无数的雪景照片。但是能把同一个场景的夏季和雪景合成的,并不多,因为大部分摄影师对一个景色,拍的并不够多。

做摄影,要做出令人称奇的照片,可能不是偶然下雪的那一刻,而是平常看不见的积累,拍大量的照片,超饱和的拍。那么出这样的照片就是必然。

同样,我们相信,做技术也是同样道理。在看得见的地方用功的偶然,会因为超饱和的技术积累,最终达到一个又一个的必然。

大疆的发展经历让大疆有了这样的认知,一定要把技术做到「超饱和」。不是说这个技术能用了就行,要持续的深入,要有多个不同技术平台密集地解决突破我们发现的问题。

大疆发展之初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深圳的杂志社仓库、在民房创业时期,说大疆默默无闻都是客气了。条件艰苦所以招人很难,早期员工也走了很多,因为条件艰苦,感觉没有快速发财致富的机会。

那个时候,包括大疆的创始人,包括大疆所招募的自动化人才、嵌入式开发的人才,在互联网大潮下有这样的技能其实有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最后大疆沉淀下来都是专注于技术,对大疆当时做的产品有兴趣和热情的人。这可能是大家所说的情怀吧。

在这种完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保持一个单纯朴素的环境,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靠情怀磕技术,这里非常偶然的,因为没有什么追赶风口的念想,大家不仅把最初想做的直升机悬停的程序磕出来了,还「从海陆空不同角度不同方式」,顺带开发了成体系的飞控系统、动力系统、图传通讯系统等等技术储备。但是有了这些技术储备之后,造出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又成为了必然。

而后来包括 MEMS 等一系列基础技术的突破,使得民用的消费级航拍无人机成为可能。这个时间如果早一点,或者再晚一点。先把精灵那样的产品做出来的,也还会是大疆。因为把消费级航拍无人机从 0 到 1 做出来所需要的全部技术平台,大疆都已经有了。这样的状态下,机遇是跑不掉的。

消费级航拍无人机的诞生,不仅仅使得销售无人机成为了一个不错的生意,其实是打开了将更多技术引向三维空间的「天窗」。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大疆的系统模块产品早在 2009 年开始就服务于农业应用,早在 2012 年就开始在电力、环保等行业应用领域使用。这些基础,为之后进入更多的技术领域打下了基础。这其中蕴含了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2009 年,大疆还不知道自己会做一体化的无人机,2012 年,精灵刚刚在实验室里做出来。这个时候投入工程师去一线尝试新的应用领域,划算么?

在干技术创新这个事上,对大疆来说,没有什么划算不划算,关键是能不能做出突破。

从 2009 到 2015 年,大家注意力还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从无到有,大疆开始崭露头角,其实面向农业应用的团队已经做了许多技术上的布局和储备。2015 年大疆农业品牌成立并在 2016 年正式销售大疆第一款植保无人机。可以说这是国内首款量产的开放购买的农用植保无人机产品。

我们不好说是不是大疆开启了无人机飞防植保这个市场,但在大疆之前,因为没有量产的植保无人机产品,无人机飞防是一个在试验、演示阶段徘徊了四五年的行业,那之前一台植保无人机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根本没有普及的可能。

2016 年大疆的第一代植保无人机开始批量销售,直接把市场锚定在了一个几万块钱的价格区间,并陆续定义了一系列的行业规则。从此植保无人机才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

而且大疆农业开启了「植保队」这样一个专业农业服务市场。因为有价格合适、开放购买的无人机产品,附以合适的培训、服务支持体系,许多农村的年轻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而这个模式,很快也被这个行业其他公司跟进学习。

在刚刚过去的 2018 年,大疆农业有两万台植保无人机在国内作业,占全国植保无人机总保有量的 2/3。

在 2009 年开始提供系统模块帮助科研院所用 DIY 的无人机做试验时,是想不到未来会有植保无人机这样一个市场的。而因为一开始就是不设限,甚至过饱和地开发技术,才能直接做出可以量产,并引领市场的产品。

包括在一个多月前,我们推出植保无人机的新品时,也有人说,大疆是不是用力过猛了。我们把有限元仿真用在农用无人机的设计上;我们为农机搭了一个空气动力学模型来解决风场问题使得药剂在更大喷幅下可以均匀分布;我们甚至给这台机器配备了其他无人机都没有的 DBF 雷达,用点云算法来解决智能绕障碍;包括原本存在与演示中的 AI 识别智能喷洒,这台量产的机器上实现了,而且它只卖三万多块钱。

当我们聊到中国的骄傲,歼 20 是自主研发的四代机的时候。其实在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我们也拥有了这样一个「二代机」,这就是用超饱和的方式去做技术产品的思路。

与过去的奋力追赶不同,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率先的技术突破。有时候可能这种突破并不是那么容易一眼就感知到。

大疆希望每次推出的新品都让人惊艳。比如这次在 CES 上我们推出的带屏遥控器,我听到不止一位媒体朋友和我反馈说,一开始觉得这个东西有什么意思啊?结果上手一用,真香。超饱和的技术投入,会给用户带来超预期的体验。

我记得去年我们入选极客公园极客之选的产品的 X7 相机系统,这是一套用悟 2 无人机上的航拍相机,也是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卡口和镜头群的国产相机。这是中国相机工业在此前停滞了很长时间之后,了不起的创新突破。而这次极客之选呢,这次会议上已经宣布了哈,Osmo Pocket 灵眸口袋云台相机。

这款产品惊艳了最广大的短视频玩家,但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在全球范围内,短视频消费者正在爆发式的增长,那些第一次尝试拍 vlog 记录生活的年轻人,需要一个简单好用能把他们的创意释放出来的工具。他们也许还不知道可以用口袋灵眸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

这是一款大家没有想到的产品,也是很难诞生在循规蹈矩的技术路径上的产品。我在这里分享一个口袋灵眸的秘密,大家之前肯定没有听说过:现在大家看到的口袋灵眸,并不是这个名字原本要做的产品。

这是一个 2017 年的故事了,在之前计划的口袋灵眸,并没有现在这个这么小巧、智能。我们按照自己技术发展的预期去设计了大致的框架。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有一组年轻的工程师有新的想法,这基本把原来的计划都颠覆掉了,但这个想法其实在 2017 年脑洞有点大。大家知道,大疆向来是鼓励年轻人创新的,所以当时讨论后,决定兵分两路,原来的产品继续做,新想法可以作为下一代产品的预研。

到了 2018 年初,其实原来产品已经开始采购原料进行试产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口袋灵眸原型做出来了,在内部都非常惊艳。

正常的技术发展选择是什么呢?老产品都到试产阶段了,继续做嘛,在市面上也有足够的竞争力,先卖一波,新产品作为第二代有充分的时间打磨。但是大疆式的技术选择是,新产品超过老产品太多,老产品不做了,已经准备的原料、制具全部停,研发团队投入到新产品上,整合后的研发团队,原本提不同意见的小组长,现在成为了主力项目 leader,最终带来了大家看到的这款口袋灵眸。

这种意料之外的突破,我们称之为偶然。但是整个公司都有这种对技术饱和布局的氛围,那么不断出现「意料之外」,又是必然的。

可能我这样口述大家没有直观的感受,我们用一分钟来看看 2018 年大疆发布另一款产品,是怎么在偶然中诞生的。在座可能有人听说过这个故事了,它发生在姜文导演《邪不压正》的片场。

(播放视频)

DJI 大师摇轮的诞生,就是在工作现场,根据实际的技术需求,做出一个高精度的无线控制器。从解决一个导演一个摄影指导的需求,到为全球的电影制作团队服务。做产品的机会真的很多,有好的人才,用超饱和的技术去解决问题,然后把解决方案产品化。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大疆的发展历程中,可以说,精灵一代的诞生是有偶然性的,御的诞生是有偶然性的,口袋灵眸的诞生,也有偶然性。

但是大疆对技术,公司以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对人才这种超饱和、过饱和的布局,保障了我们时不时能迎接这样的惊喜。这就是创新的必然性了。

说到人才,就不能不提大疆举办的 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2018 年已经办到了第四届。过去四年其实我们一直在解释「为什么要举办这个比赛」,我们说四年花了三个亿是为了全社会选拔人才,培养和输出工程师文化,这样的近乎公益的解释,似乎总是有人不相信。

其实这也是一种对技术的超饱和投入。只要是对技术有热情的年轻人,一定能在 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上找到自己施展的空间,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是团队。我们很高兴听到许多年轻人说 RoboMaster 不光改变了他们对未来生涯的考虑,甚至是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早在第一届 RoboMaster 时,我们说,把现场这些年轻人拉到一个地方做东西,十年内一定会出来几家不得了的公司。现在第一届 RoboMaster 的选手,有一些已经走上社会,他们不少正在从事机器人领域的创业,他们的产品也许现在还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可以预见到未来几年机器人领域会有一批非常厉害的新玩家登上舞台。

这些年轻人的创意与热情,与大疆没有什么直接的商业关联,但这种大技术生态的延展,把更多天才年轻人纳入到大的技术生态中,鼓励他们成为优秀的工程师,会给大疆乃至全社会的未来带来无限机会。

还记得大疆的 slogan 么?「未来无所不能」。

2019 年,大疆会持续投入去支持无论是公司内还是公司外的年轻人做去技术创新。大疆早期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创新者聚集在一起,走到了今天。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最终是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组成的,创新者在哪里,创新的公司就会在那里,创新的机会就会在那里。

在一个创新者扎堆的地方,做出什么样的创新,是有偶然性的,但这个创新者扎堆的地方一定会诞生技术上的突破,甚至产生商业上的机遇,那是必然的。

前提是,这里真的是创新者超饱和的地方。

我们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创新者超饱和的国家。

谢谢大家。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